啶氧菌酯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
發(fā)布時間:2017-06-24 15:16
本文關鍵詞:啶氧菌酯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通過富集培養(yǎng)法篩選分離到1株能以啶氧菌酯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PID-1,采用形態(tài)學、生理生化方法,并結合16S r DNA序列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將菌株PID-1初步鑒定為沼澤紅假單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菌株PID-1降解啶氧菌酯的最佳條件為p H 7和35℃。在該降解條件下,培養(yǎng)5 d,菌株PID-1對100mg·L-1啶氧菌酯的降解率可達83.54%。將啶氧菌酯經PID-1降解后的物質經質譜掃描,通過譜庫檢索,發(fā)現(xiàn)其降解中間產物包括1-(1,5-dimethylhexyl-)-4-methyl-benzene、2,5-bis(1,1-dimethylethyl)-phenol、butyl 2-methyoxyethyl ester、bis(tert-butyldimethylsilyl)ester、1-(3-n-propoxyphenyl)-2-propanone oxime和2-nitro-4-(trifluoromethyl)phenol。
【作者單位】: 湖南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
【關鍵詞】: 啶氧菌酯 沼澤紅假單胞菌 降解途徑
【基金】: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20120309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72067) 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專項資金(CARS-25-B-05)
【分類號】:X592;X172
【正文快照】: 啶氧菌酯是一種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廣譜、內吸性殺菌劑,在我國2008年獲得臨時登記,主要用于防治麥類葉面病害,如座枝孢屬(Ramulispo-ra)導致的葉斑病等[1]。與現(xiàn)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如嘧菌酯、肟菌酯等相比,啶氧菌酯對座枝孢屬(Septoria)、絲核菌屬(Rhizoctonia)等導致的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江;啶氧菌酯的合成及其相關中間體的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啶氧菌酯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8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4786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