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機物料對潮土團粒結構形成和生物學特性變化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11-01 18:25
以河南省潮土區(qū)中低產田供試土樣為研究對象,用不同有機物料不同用量還田的處理方法,通過土壤呼吸強度測定、土壤微團粒結構分級及之后有效養(yǎng)分含量測定,確定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微團聚體數(shù)量特征、有機質、速效養(yǎng)分含量分布和土壤酶的影響。結果如下: (1)秸稈還田處理的土壤呼吸速率遠遠大于糞便類處理的。單施情況下,秸稈處理的微生物呼吸量達到0.9~1.9mg/g·d,而糞便處理呼吸量僅為0.17~0.26mg/g·d。秸稈雙倍量處理的比單倍量處理顯著地提高,同時期呼吸速率提升范圍普遍為13%~91%;而糞便處理的提升范圍只有1%~46%;混合配施的情況下,雙倍量處理是單倍量處理的0.83~1.98倍。土壤呼吸速率符合指數(shù)衰減方程,R為0.687~0.987。而土壤呼吸積累符合一級降解方程和雙常數(shù)方程,R為0.940~0.968。 (2)土壤分形維數(shù)在2.524~2.723之間,隨有機物料使用量增加,分形維數(shù)一般降低;與對照相比,秸稈類處理土壤的分形維數(shù)減小了1.80%,糞肥類的減小了2.69%,單倍混施的減小了5.05%,倍量混施的分形維數(shù)減少了5.47%。 (3)不同處理間顆粒有...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1 文獻綜述
1.1 秸稈還田和有機肥料施用的現(xiàn)狀與作用
1.2 潮土區(qū)中低產田的改造
1.3 不同有機物料與土壤呼吸強度、有機質轉化、分解和積累的關系
1.4 土壤團粒結構與分形特征模型
1.5 土壤顆粒有機碳
1.6 土壤團粒結構與土壤有機質及有效氮、磷、鉀的關系
1.7 土壤酶活性指標
1.7.1 過氧化氫酶
1.7.2 脲酶
1.7.3 熒光素二乙酸酯酶
1.7.4 堿性磷酸酶
2 引言
3 材料與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內容
3.3 實驗方法
3.3.1 土壤樣品培養(yǎng)處理
3.3.2 土壤呼吸強度的測定
3.3.3 土壤微團聚體的分級
3.3.4 土壤顆粒有機碳的測定
3.3.5 土壤有效養(yǎng)分的測定
3.3.6 土壤酶的測定
3.4 模型應用
3.5 數(shù)據(jù)分析
4 結果分析
4.1 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呼吸強度的影響
4.2 有機物料對土壤呼吸的影響
4.2.1 糞便對土壤呼吸的影響
4.2.2 秸稈對土壤呼吸的影響
4.2.3 秸稈與糞便混合施用的效應
4.3 不同有機物料處理對土壤團粒結構及速效養(yǎng)分的影響
4.3.1 不同有機物料處理對土壤微團粒結構的影響
4.3.2 土壤微團粒結構與分形維數(shù) D 的關系
4.3.3 不同有機物料影響下土壤團粒結構與速效養(yǎng)分的關系
4.4 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顆粒有機碳的影響
4.5 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5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Abstract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期施肥對小麥-玉米輪作土壤微團聚體組成和分形特征的影響[J]. 龔偉,顏曉元,蔡祖聰,王景燕. 土壤學報. 2011(06)
[2]紫花苜蓿改良鹽漬土對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J]. 元炳成.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1(03)
[3]農田土壤團聚體研究進展[J]. 任鎮(zhèn)江,羅友進,魏朝富.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1(02)
[4]不同施肥條件下小麥田土壤呼吸特征研究[J]. 吳會軍,蔡典雄,武雪萍,姚宇卿,呂軍杰.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0(06)
[5]雞糞有機肥改良鹽化潮土的效果[J]. 董印麗,杜云良.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0(02)
[6]玉米秸稈還田培肥效果研究[J]. 董印麗,樊慧敏,王建書,王金鳳. 廣東農業(yè)科學. 2010(02)
[7]土壤顆粒有機質研究進展[J]. 謝錦升,楊玉盛,陳光水,楊智杰,高人,毛艷玲,鄒雙全. 亞熱帶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 2009(04)
[8]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礦質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J]. 劉益仁,徐陽春,李想,郁潔. 江西農業(yè)學報. 2009(11)
[9]免耕與留茬對土壤微生物量C、N及酶活性的影響[J]. 孫建,劉苗,李立軍,劉景輝,張星杰. 生態(tài)學報. 2009(10)
[10]搞好玉米秸稈還田 提升土壤有機質[J]. 武元. 科技信息. 2009(15)
本文編號:3699878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1 文獻綜述
1.1 秸稈還田和有機肥料施用的現(xiàn)狀與作用
1.2 潮土區(qū)中低產田的改造
1.3 不同有機物料與土壤呼吸強度、有機質轉化、分解和積累的關系
1.4 土壤團粒結構與分形特征模型
1.5 土壤顆粒有機碳
1.6 土壤團粒結構與土壤有機質及有效氮、磷、鉀的關系
1.7 土壤酶活性指標
1.7.1 過氧化氫酶
1.7.2 脲酶
1.7.3 熒光素二乙酸酯酶
1.7.4 堿性磷酸酶
2 引言
3 材料與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內容
3.3 實驗方法
3.3.1 土壤樣品培養(yǎng)處理
3.3.2 土壤呼吸強度的測定
3.3.3 土壤微團聚體的分級
3.3.4 土壤顆粒有機碳的測定
3.3.5 土壤有效養(yǎng)分的測定
3.3.6 土壤酶的測定
3.4 模型應用
3.5 數(shù)據(jù)分析
4 結果分析
4.1 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呼吸強度的影響
4.2 有機物料對土壤呼吸的影響
4.2.1 糞便對土壤呼吸的影響
4.2.2 秸稈對土壤呼吸的影響
4.2.3 秸稈與糞便混合施用的效應
4.3 不同有機物料處理對土壤團粒結構及速效養(yǎng)分的影響
4.3.1 不同有機物料處理對土壤微團粒結構的影響
4.3.2 土壤微團粒結構與分形維數(shù) D 的關系
4.3.3 不同有機物料影響下土壤團粒結構與速效養(yǎng)分的關系
4.4 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顆粒有機碳的影響
4.5 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5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Abstract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期施肥對小麥-玉米輪作土壤微團聚體組成和分形特征的影響[J]. 龔偉,顏曉元,蔡祖聰,王景燕. 土壤學報. 2011(06)
[2]紫花苜蓿改良鹽漬土對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J]. 元炳成.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1(03)
[3]農田土壤團聚體研究進展[J]. 任鎮(zhèn)江,羅友進,魏朝富.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1(02)
[4]不同施肥條件下小麥田土壤呼吸特征研究[J]. 吳會軍,蔡典雄,武雪萍,姚宇卿,呂軍杰.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0(06)
[5]雞糞有機肥改良鹽化潮土的效果[J]. 董印麗,杜云良.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0(02)
[6]玉米秸稈還田培肥效果研究[J]. 董印麗,樊慧敏,王建書,王金鳳. 廣東農業(yè)科學. 2010(02)
[7]土壤顆粒有機質研究進展[J]. 謝錦升,楊玉盛,陳光水,楊智杰,高人,毛艷玲,鄒雙全. 亞熱帶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 2009(04)
[8]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礦質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J]. 劉益仁,徐陽春,李想,郁潔. 江西農業(yè)學報. 2009(11)
[9]免耕與留茬對土壤微生物量C、N及酶活性的影響[J]. 孫建,劉苗,李立軍,劉景輝,張星杰. 生態(tài)學報. 2009(10)
[10]搞好玉米秸稈還田 提升土壤有機質[J]. 武元. 科技信息. 2009(15)
本文編號:36998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6998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