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OH材料的砒砂巖治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03 22:18
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其中每年土壤的侵蝕總量達到50億t。尤其是位于黃土高原北部的晉陜蒙接壤地區(qū),這里是砒砂巖的集中分布區(qū),在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和重力侵蝕的作用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生態(tài)系統(tǒng)極為脆弱,有著“地球環(huán)境的癌癥”之稱。同時該地區(qū)每年會向黃河輸送大量泥沙,其中粗砂1億t,是造成黃河下游地區(qū)河道淤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砒砂巖的治理,對當?shù)丶訌娝帘3、保護珍貴的土地資源、減少泥沙入黃、恢復當?shù)厣鷳B(tài)體統(tǒng),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砒砂巖的分布范圍比較廣,總分布區(qū)面積1.67萬km2,其中內蒙古的準格爾旗的砒砂巖區(qū)面積最大,為5565.23km2,占整個砒砂巖分布區(qū)總面積的33%。論文以準格爾旗砒砂巖地區(qū)為例,在研究砒砂巖的各項特性的基礎上,結合當?shù)氐牡匦蔚孛病⒆匀画h(huán)境、氣候等條件,重點分析了造成砒砂巖易受侵蝕的各種影響因素。并分析研究了W-oH有機復合固化材料的各種性能:這種材料具有很好的抗侵蝕能力與耐久性,同時環(huán)保無污染,它的自然降解產物對環(huán)境沒有任何毒害作用,具有很好的保水性,可以為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提供條件。由于它具有很好的固土、固沙作用,加上植物的生態(tài)固...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砒砂巖治理的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研究地區(qū)概況
2.1 自然概況
2.1.1 地質地貌
2.1.2 氣候特征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土壤侵蝕類型
2.2 社會經濟概況
2.2.1 行政區(qū)劃
2.2.2 人口及分布
2.2.3 經濟情況
2.2.4 自然資源
2.3 小結
3 砒砂巖的特性研究
3.1 砒砂巖的化學組成、性質及分布
3.1.1 砒砂巖的組成
3.1.2 砒砂巖的性質
3.1.3 砒砂巖的分布
3.2 砒砂巖的侵蝕
3.2.1 自然因素對砒砂巖的侵蝕
3.2.2 砒砂巖本身性質對抗侵蝕的影響
3.3 小結
4 結合W-OH有機固化材料對砒砂巖治理的應用研究
4.1 W-OH有機固化材料特點
4.1.1 W-OH材料的物理性質
4.1.2 W-OH材料的耐久性
4.1.3 W-OH材料的安全性能
4.1.4 W-OH材料的抗侵蝕性能
4.1.5 W-OH材料的植生性能
4.2 W-OH材料在砒砂巖治理中的應用研究
4.2.1 基于W-OH材料的治理思路
4.2.2 W-OH材料治理的特點
4.3 基于W-OH有機復合固化材料的施工工法研究
4.3.1 植生作物的選擇依據
4.3.2 適宜作物選擇
4.3.3 施工工藝流程
4.3.4 施工注意事項
4.4 小結
5 結論
5.1 研究成果
5.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
本文編號:3655749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砒砂巖治理的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研究地區(qū)概況
2.1 自然概況
2.1.1 地質地貌
2.1.2 氣候特征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土壤侵蝕類型
2.2 社會經濟概況
2.2.1 行政區(qū)劃
2.2.2 人口及分布
2.2.3 經濟情況
2.2.4 自然資源
2.3 小結
3 砒砂巖的特性研究
3.1 砒砂巖的化學組成、性質及分布
3.1.1 砒砂巖的組成
3.1.2 砒砂巖的性質
3.1.3 砒砂巖的分布
3.2 砒砂巖的侵蝕
3.2.1 自然因素對砒砂巖的侵蝕
3.2.2 砒砂巖本身性質對抗侵蝕的影響
3.3 小結
4 結合W-OH有機固化材料對砒砂巖治理的應用研究
4.1 W-OH有機固化材料特點
4.1.1 W-OH材料的物理性質
4.1.2 W-OH材料的耐久性
4.1.3 W-OH材料的安全性能
4.1.4 W-OH材料的抗侵蝕性能
4.1.5 W-OH材料的植生性能
4.2 W-OH材料在砒砂巖治理中的應用研究
4.2.1 基于W-OH材料的治理思路
4.2.2 W-OH材料治理的特點
4.3 基于W-OH有機復合固化材料的施工工法研究
4.3.1 植生作物的選擇依據
4.3.2 適宜作物選擇
4.3.3 施工工藝流程
4.3.4 施工注意事項
4.4 小結
5 結論
5.1 研究成果
5.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
本文編號:36557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6557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