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生物結皮斥水性及其沿降水梯度變化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30 21:27
為探明黃土高原生物結皮土壤斥水性的影響因素及其沿降水梯度的變化特征,在黃土高原沿降水梯度布設了8個采樣區(qū),每個采樣區(qū)選擇恢復年限相近的草地或林地,采用滴水穿透時間法和微型盤式入滲儀法測定了生物結皮與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和斥水系數(shù),分析了生物結皮對斥水性的影響及其與結皮特性、土壤屬性和年均降水量的相關性。結果表明,與無結皮土壤相比,黃土高原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和斥水系數(shù)分別增加了54.85倍和5.80倍,但兩者沿降水梯度的變化規(guī)律相似,均呈自南向北先減小、后穩(wěn)定的變化趨勢,且生物結皮土壤斥水性的空間變異性高于無結皮土壤;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和斥水系數(shù)與結皮厚度、粉粒含量、黏粒含量、有機質含量、年均降水量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P≤0.032),與苔蘚生物量和砂粒含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P≤0.030);非線性回歸表明,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和斥水系數(shù)均可用結皮厚度和苔蘚生物量進行模擬(R2=0.97,NSE不小于0.99)。研究表明,黃土高原生物結皮的發(fā)育顯著增加了土壤斥水性,且斥水性沿降水梯度從南到北呈先減小、后逐漸穩(wěn)定的空間變化趨勢,年均降水量主要通過改變生物結皮厚度、苔蘚生物量和有...
【文章來源】: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20,51(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年均降水量梯度下生物結皮和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與斥水系數(shù)
基于黃土高原98個氣象站點30年(1981—2010年)降水數(shù)據(jù),在黃土高原沿降水梯度由南向北進行采樣,共8個采樣區(qū)(圖1,采樣區(qū)1~8從南到北依次為銅川市宜君縣、延安市安塞區(qū)、子長縣史家畔鄉(xiāng)、綏德縣田莊鎮(zhèn)、綏德縣趙家砭村、榆林市小壕兔鄉(xiāng)、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下同)。年均降水量從南端采樣區(qū)1(銅川市宜君縣)的595 mm下降到北端采樣區(qū)8(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292 mm。黃土高原的土壤主要是風成黃土,8個采樣區(qū)中從銅川市宜君縣到綏德市趙家砭鄉(xiāng)的土壤類型均為黃綿土,從榆林市小壕兔鄉(xiāng)到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土壤類型均為風沙土。2017年7月進行了樣品的野外采集。在每個采樣點采集2種典型地表覆蓋類型(生物結皮和無結皮)的土壤樣品。為了減小土地利用類型對研究的影響,選擇大致相同退耕年限的自然演替草地或林地作為代表采樣點(表1)。采樣時,選取發(fā)育良好且具有代表性的蘚結皮作為研究樣地,并在其周圍選擇無結皮樣地(原狀土)作為對照,每個采樣點的坡度和坡向要相近或一致。
生物結皮和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WDPT)和斥水系數(shù)(Ri)如圖2(圖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生物結皮和無結皮處理之間差異顯著(P<0.05),下同)所示。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為44.77 s,表現(xiàn)為輕微斥水性,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小于5 s,不具有斥水性。生物結皮與無結皮土壤的斥水系數(shù)分別為19.32和2.81。與無結皮土壤相比,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和斥水系數(shù)分別增加了54.85、5.80倍,統(tǒng)計分析表明,生物結皮與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F=57.637,P<0.001)和斥水系數(shù)(F=10.358,P=0.002)均有顯著差異。黃土高原生物結皮的發(fā)育顯著提高了表層土壤的斥水性。2.2 生物結皮土壤斥水時間和斥水系數(shù)的變化趨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土高原水蝕風蝕交錯區(qū)生物結皮的地表粗糙度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王國鵬,肖波,李勝龍,孫福海,姚小萌. 生態(tài)學雜志. 2019(10)
[2]黃土高原農(nóng)地草地林地土壤團聚體穩(wěn)定性沿降水梯度的變化特征[J]. 耿韌,張光輝,洪大林,李振煒.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9(03)
[3]草原土壤斥水性與土壤理化因子的相關性分析[J]. 王海,高永飛,劉洪林,吳洪新,阿拉木斯. 中國草地學報. 2019(01)
[4]黃土高原草地土壤水分和物種多樣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J]. 張欽弟,衛(wèi)偉,陳利頂,楊磊. 自然資源學報. 2018(08)
[5]媯水河流域土壤斥水性分布與影響因素研究[J]. 任長江,趙勇,龔家國,王建華,李海紅,顧金普.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17(10)
[6]基于變量選擇的堆肥胡敏酸含量近紅外光譜分析[J]. 李自剛,岳曉禹,李長濱,張春輝,魏慶葆,劉世亮.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17(02)
[7]黃土高原苔蘚結皮斥水性及其對火燒時間的響應[J]. 郭成久,陳樂,肖波,賈玉華,王慶海.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8]黃土丘陵區(qū)表層土壤有機碳沿降水梯度的分布[J]. 孫龍,張光輝,欒莉莉,李振煒,耿韌.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2)
[9]酸性溶液對紅壤水分入滲特征影響及其模擬研究[J]. 龔恩磊,王輝,胡傳旺,沈紫燕. 水土保持學報. 2015(01)
[10]生物結皮的發(fā)育演替與微生物生物量變化[J]. 吳麗,張高科,陳曉國,蘭書斌,張德祿,胡春香. 環(huán)境科學. 2014(04)
碩士論文
[1]禽畜糞便堆肥化過程碳氮轉化規(guī)律及其受調(diào)控措施的影響[D]. 張雪辰.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12156
【文章來源】: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20,51(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年均降水量梯度下生物結皮和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與斥水系數(shù)
基于黃土高原98個氣象站點30年(1981—2010年)降水數(shù)據(jù),在黃土高原沿降水梯度由南向北進行采樣,共8個采樣區(qū)(圖1,采樣區(qū)1~8從南到北依次為銅川市宜君縣、延安市安塞區(qū)、子長縣史家畔鄉(xiāng)、綏德縣田莊鎮(zhèn)、綏德縣趙家砭村、榆林市小壕兔鄉(xiāng)、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下同)。年均降水量從南端采樣區(qū)1(銅川市宜君縣)的595 mm下降到北端采樣區(qū)8(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292 mm。黃土高原的土壤主要是風成黃土,8個采樣區(qū)中從銅川市宜君縣到綏德市趙家砭鄉(xiāng)的土壤類型均為黃綿土,從榆林市小壕兔鄉(xiāng)到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土壤類型均為風沙土。2017年7月進行了樣品的野外采集。在每個采樣點采集2種典型地表覆蓋類型(生物結皮和無結皮)的土壤樣品。為了減小土地利用類型對研究的影響,選擇大致相同退耕年限的自然演替草地或林地作為代表采樣點(表1)。采樣時,選取發(fā)育良好且具有代表性的蘚結皮作為研究樣地,并在其周圍選擇無結皮樣地(原狀土)作為對照,每個采樣點的坡度和坡向要相近或一致。
生物結皮和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WDPT)和斥水系數(shù)(Ri)如圖2(圖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生物結皮和無結皮處理之間差異顯著(P<0.05),下同)所示。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為44.77 s,表現(xiàn)為輕微斥水性,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小于5 s,不具有斥水性。生物結皮與無結皮土壤的斥水系數(shù)分別為19.32和2.81。與無結皮土壤相比,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和斥水系數(shù)分別增加了54.85、5.80倍,統(tǒng)計分析表明,生物結皮與無結皮土壤的斥水時間(F=57.637,P<0.001)和斥水系數(shù)(F=10.358,P=0.002)均有顯著差異。黃土高原生物結皮的發(fā)育顯著提高了表層土壤的斥水性。2.2 生物結皮土壤斥水時間和斥水系數(shù)的變化趨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土高原水蝕風蝕交錯區(qū)生物結皮的地表粗糙度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王國鵬,肖波,李勝龍,孫福海,姚小萌. 生態(tài)學雜志. 2019(10)
[2]黃土高原農(nóng)地草地林地土壤團聚體穩(wěn)定性沿降水梯度的變化特征[J]. 耿韌,張光輝,洪大林,李振煒.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9(03)
[3]草原土壤斥水性與土壤理化因子的相關性分析[J]. 王海,高永飛,劉洪林,吳洪新,阿拉木斯. 中國草地學報. 2019(01)
[4]黃土高原草地土壤水分和物種多樣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J]. 張欽弟,衛(wèi)偉,陳利頂,楊磊. 自然資源學報. 2018(08)
[5]媯水河流域土壤斥水性分布與影響因素研究[J]. 任長江,趙勇,龔家國,王建華,李海紅,顧金普.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17(10)
[6]基于變量選擇的堆肥胡敏酸含量近紅外光譜分析[J]. 李自剛,岳曉禹,李長濱,張春輝,魏慶葆,劉世亮.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17(02)
[7]黃土高原苔蘚結皮斥水性及其對火燒時間的響應[J]. 郭成久,陳樂,肖波,賈玉華,王慶海.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8]黃土丘陵區(qū)表層土壤有機碳沿降水梯度的分布[J]. 孫龍,張光輝,欒莉莉,李振煒,耿韌.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2)
[9]酸性溶液對紅壤水分入滲特征影響及其模擬研究[J]. 龔恩磊,王輝,胡傳旺,沈紫燕. 水土保持學報. 2015(01)
[10]生物結皮的發(fā)育演替與微生物生物量變化[J]. 吳麗,張高科,陳曉國,蘭書斌,張德祿,胡春香. 環(huán)境科學. 2014(04)
碩士論文
[1]禽畜糞便堆肥化過程碳氮轉化規(guī)律及其受調(diào)控措施的影響[D]. 張雪辰.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121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3121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