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崩崗區(qū)鐵路工程棄渣場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6 01:12
在借鑒南方崩崗區(qū)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經驗的基礎上,基于現(xiàn)場調查和資料分析,以龍巖至武平鐵路為例,研究南方紅壤區(qū)鐵路工程在崩崗侵蝕背景下的棄渣場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旨在為同地區(qū)鐵路工程棄渣場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提供解決思路。
【文章來源】:鐵路節(jié)能環(huán)保與安全衛(wèi)生. 2020,10(0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概述
2 棄渣場地質條件及堆置方案
2.1 地層巖性
2.2 水文地質特征
2.3 地震動參數(shù)
2.4 棄渣場堆置方案
3 崩崗區(qū)棄渣場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3.1 設計依據
3.1.1 截排水溝斷面選擇
3.1.2 擋渣墻型式及斷面尺寸選擇
3.2 工程措施
3.2.1 徑流排導工程
3.2.2 坡面防護工程
3.2.3 攔擋工程
3.3 植物措施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方崩崗侵蝕機理及治理淺見[J]. 劉洪鵠,謝浩,錢峰. 人民長江. 2019(02)
[2]綠色施工條件下鐵路棄渣場的綜合效益分析[J]. 鄭雨茜,鮑學英. 水土保持通報. 2019(01)
[3]復雜山區(qū)鐵路選線思路及理念[J]. 王爭鳴. 鐵道工程學報. 2016(10)
[4]中國南方紅壤丘陵區(qū)土壤侵蝕量與泥沙輸移比研究[J]. 景可,焦菊英,李林育,張世杰. 水利學報. 2010(12)
[5]南方花崗巖區(qū)各種崩崗的整治途徑[J]. 曾國華,謝金波,李彬粦,賴燕飛. 中國水土保持. 2008(01)
[6]根溪河小流域的崩崗特征及其治理措施[J]. 陳志彪,朱鶴健,劉強,鐘炳林,岳輝. 自然災害學報. 2006(05)
[7]加快花崗巖區(qū)崩崗治理的措施建議[J]. 魯勝力. 中國水利. 2005(10)
[8]我國南方紅壤丘陵區(qū)崩崗侵蝕的分布及其環(huán)境背景分析[J]. 牛德奎,郭曉敏,左長清,李相璽.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0(02)
[9]再論崩崗侵蝕的成因與防治─—以德慶、五華兩地為例[J]. 江金波. 中國水土保持. 1995(01)
[10]南方花崗巖區(qū)的土壤侵蝕及其防治[J]. 史德明. 水土保持學報. 1991(03)
本文編號:3213284
【文章來源】:鐵路節(jié)能環(huán)保與安全衛(wèi)生. 2020,10(0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概述
2 棄渣場地質條件及堆置方案
2.1 地層巖性
2.2 水文地質特征
2.3 地震動參數(shù)
2.4 棄渣場堆置方案
3 崩崗區(qū)棄渣場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3.1 設計依據
3.1.1 截排水溝斷面選擇
3.1.2 擋渣墻型式及斷面尺寸選擇
3.2 工程措施
3.2.1 徑流排導工程
3.2.2 坡面防護工程
3.2.3 攔擋工程
3.3 植物措施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方崩崗侵蝕機理及治理淺見[J]. 劉洪鵠,謝浩,錢峰. 人民長江. 2019(02)
[2]綠色施工條件下鐵路棄渣場的綜合效益分析[J]. 鄭雨茜,鮑學英. 水土保持通報. 2019(01)
[3]復雜山區(qū)鐵路選線思路及理念[J]. 王爭鳴. 鐵道工程學報. 2016(10)
[4]中國南方紅壤丘陵區(qū)土壤侵蝕量與泥沙輸移比研究[J]. 景可,焦菊英,李林育,張世杰. 水利學報. 2010(12)
[5]南方花崗巖區(qū)各種崩崗的整治途徑[J]. 曾國華,謝金波,李彬粦,賴燕飛. 中國水土保持. 2008(01)
[6]根溪河小流域的崩崗特征及其治理措施[J]. 陳志彪,朱鶴健,劉強,鐘炳林,岳輝. 自然災害學報. 2006(05)
[7]加快花崗巖區(qū)崩崗治理的措施建議[J]. 魯勝力. 中國水利. 2005(10)
[8]我國南方紅壤丘陵區(qū)崩崗侵蝕的分布及其環(huán)境背景分析[J]. 牛德奎,郭曉敏,左長清,李相璽.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0(02)
[9]再論崩崗侵蝕的成因與防治─—以德慶、五華兩地為例[J]. 江金波. 中國水土保持. 1995(01)
[10]南方花崗巖區(qū)的土壤侵蝕及其防治[J]. 史德明. 水土保持學報. 1991(03)
本文編號:32132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2132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