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東北三省熱量資源與水稻冷害特征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東北三省熱量資源與水稻冷害特征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東北三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水稻是東北三省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較易受到氣候變化以及低溫冷害等災害天氣的影響。因此,研究該區(qū)氣候熱量資源的變化特征及其對水稻低溫冷害發(fā)生發(fā)展狀況的影響,對于降低糧食生產損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采用1961-2014年東北三省83個氣象觀測站逐日平均氣溫資料,通過5天滑動平均法得出每年穩(wěn)定通過0℃和10℃的起止日期、持續(xù)天數(shù)和積溫,進而利用各種統(tǒng)計分析方法分析東北三省熱量資源變化情況。采用水稻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氣象影響模式計算出的東北三省1961-2010年水稻空殼率作為判定障礙型冷害的基礎資料,以模式計算出1961-2008年各站水稻灌漿程度作為判定水稻延遲型冷害的基礎資料,利用累積距平曲線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東北三省水稻孕穗期障礙型冷害和延遲型冷害的空間分布特征及時間變化規(guī)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近54年東北三省熱量資源整體仍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但是2005年前后出現(xiàn)轉折,年均溫、穩(wěn)定通過0℃和10℃的積溫和持續(xù)天數(shù)均轉為逐漸減小的趨勢,穩(wěn)定通過0℃和10℃起始日期略有延后,終止日期略有提前,東北三省整體熱量資源進入緩慢減少的階段。2.東北三省水稻孕穗期障礙型低溫冷害主要發(fā)生在吉林省東北部和黑龍江省東南部。近50年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水稻障礙型低溫冷害具有較相似的階段性變化特征;遼寧省冷害的階段性變化不明顯。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冷害分別存在24a、16a和24a、8a左右的準周期變化,遼寧無顯著的準周期。進入21世紀后,東北三省水稻孕穗期障礙型冷害明顯增多。3.東北三省延遲型冷害主要發(fā)生在黑龍江省東北部、東南部地區(qū)和吉林省東北部地區(qū)。東北三省延遲型低溫冷害總體呈現(xiàn)減少的趨勢,冷害集中出現(xiàn)在1996年以前,1997年后此類型冷害明顯減少?傊,本文研究揭示了近54年東北三省熱量資源的時空變化特征,明確指出2005年前后出現(xiàn)轉折,東北三省整體熱量資源進入緩慢減少的階段。特別是本文通過水稻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影響模式對水稻冷害進行了數(shù)字化,采用水稻空殼率和灌漿程度兩個指標將水稻障礙型冷害和延遲型冷害徹底區(qū)分開,為定量化定義和深入研究水稻冷害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關鍵詞】:東北三省 熱量資源 水稻冷害 時空變化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511;S426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6
-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9-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1-14
- 1.3 本研究的目標及特點14-16
- 第二章 資料和方法16-19
- 2.1 資料16-17
- 2.1.1 熱量資源分析資料16
- 2.1.2 水稻模型冷害分析資料16-17
- 2.2 方法17-19
- 2.2.1 確定穩(wěn)定通過界限溫度的方法17-18
- 2.2.2 水稻冷害確定方法18-19
- 第三章 東北三省熱量資源變化特征分析19-39
- 3.1 東北三省熱量資源時間規(guī)律特征19-24
- 3.2 東北三省熱量資源空間分布特征24-30
- 3.2.1 東北三省穩(wěn)定通過 0℃和 10℃積溫變化的空間分布24-26
- 3.2.2 東北三省穩(wěn)定通過 0℃和 10℃持續(xù)天數(shù)變化的空間分布26-27
- 3.2.3 東北三省穩(wěn)定通過 0℃和 10℃起止日期變化的空間分布27-30
- 3.3 2000年后東北三省熱量資源氣候變化轉折性分析30-38
- 3.3.1 年代際變化分析30-34
- 3.3.2 9 年滑動斜率分析34-38
- 3.4 小結38-39
- 第四章 水稻障礙型低溫冷害的時空變化特征39-47
- 4.1 水稻障礙型冷害的空間分布39-41
- 4.2 水稻障礙型冷害時間變化分析41-45
- 4.2.1 年際變化41-42
- 4.2.2 階段性變化42-44
- 4.2.3 周期分析44-45
- 4.3 小結45-47
- 第五章 水稻延遲型冷害氣候變化特征47-52
- 5.1 東北三省水稻延遲型冷害空間分布特征47-48
- 5.2 東北三省水稻延遲型冷害時間變化分析48-51
- 5.2.1 東北三省IDC值年際變化及氣候傾向分析48
- 5.2.2 東北三省延遲型冷害的年代際變化分析48-49
- 5.2.3 東北三省IDC值的階段性變化分析49-51
- 5.3 小結51-52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52-56
- 6.1 全文總結與討論52-55
- 6.2 本文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55
- 6.3 不足與下一步研究計劃55-56
- 參考文獻56-59
- 附錄 水稻空殼率和灌漿程度的計算方法59-63
- 1.水稻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氣象影響模式介紹59
- 2 水稻模式模擬空殼率確定方法59-61
- 3 水稻模式模擬灌漿程度確定方法61-63
- 碩士在讀期間的研究成果63-64
- 1 發(fā)表的論文63
- 2 承擔科研項目63-64
- 致謝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對寧夏水稻冷害的初步分析[J];氣象;1977年07期
2 楊維揚;;云南水稻冷害研究展望[J];云南農業(yè)科技;1983年05期
3 魏喜陸,閆立春,陳慶彬;關于水稻冷害指標調整問題的商榷[J];墾殖與稻作;2000年02期
4 魏喜陸,周紹斌,趙德清;水稻冷害夜防及指標調整問題的商榷[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01年01期
5 鄧國軍;水稻冷害的田間診斷及其防治[J];云南農業(yè);2001年02期
6 鄧國軍;水稻冷害的田間診斷及防治[J];農村實用技術;2005年02期
7 廖咸康;龔小松;;陜南水稻冷害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12期
8 王連敏;曾憲國;王立志;姜麗霞;王春艷;李忠杰;李銳;;黑龍江省水稻冷害 Ⅰ冷害發(fā)生的時間規(guī)律[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9年01期
9 許顯濱;卞景陽;譚賀;李煒;王立志;中本和夫;;黑龍江省水稻冷害產量試驗模型研究[J];北方水稻;2009年01期
10 中本和夫;李麗原;矯江;;黑龍江省水稻冷害風險經營對策研究[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連敏;王立志;王春艷;李忠杰;李銳;;黑龍江省水稻冷害 Ⅰ.冷害發(fā)生的時間規(guī)律[A];2008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王春艷;王連敏;王立志;李銳;李忠杰;;黑龍江省水稻冷害 Ⅱ.品種間耐障礙型冷害的差異[A];2008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防御水稻冷害咋施肥?[N];人民日報;2007年
2 曹一平;防御水稻冷害應采用的施肥措施[N];中國縣域經濟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麗文;基于GIS和遙感的東北地區(qū)水稻冷害風險區(qū)劃與監(jiān)測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馮喜媛;我國東北三省熱量資源與水稻冷害特征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2 鄧衡山;黑龍江省水稻冷害風險管理[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東北三省熱量資源與水稻冷害特征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16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8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