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黑土肥力的變化及土壤酶對肥力的指示作用研究初探
本文關鍵詞:寒地黑土肥力的變化及土壤酶對肥力的指示作用研究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土壤肥力是能夠直接反映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標,而土壤酶是土壤中生物化學反應的生物催化劑,對土壤肥力的轉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土壤肥力的變化。因此,在2002年寒地黑土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數據的基礎上,于2014年對相同樣點的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進行測定,分析寒地黑土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的變化,并與2002年數據進行比較,探討土壤酶對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為寒地黑土肥力的保持及合理生產提供理論依據。研究得到如下結論:1.2014年土壤有機質含量、胡敏酸含量、富里酸含量、全氮含量、銨態(tài)氮含量、硝態(tài)氮含量處于較高水平,土壤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有機磷含量、無機磷含量處于中等水平。其中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一級水平,土壤全氮含量達到二級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處于四級水平,與2002年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分別為19.96%、25.93%、80.00%;土壤全磷含量處于三級水平,與2002年相比,升高了65.85%。2.2014年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轉化酶活性與2002年相比增加,增加率分別為115.76%、209.34%;脲酶活性、硝酸還原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與2002年相比下降,下降率分別為64.72%、96.17%、65.72%。3.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土壤碳素含量間及碳素與磷素含量間有很好的相關性,而氮素含量與碳素、磷素間的相關性較差。將土壤養(yǎng)分含量和酶活性作為肥力因子進行主成分分析后發(fā)現,2014年寒地黑土土壤中占主要地位的肥力因子有有機質、胡敏酸、富里酸、全磷、有機磷;與2002年相比,氮素不再是土壤肥力中的主要因子。以土壤酶學指標為自變量,以肥力指標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分析后,可以將轉化酶、纖維素酶作為指示寒地黑土土壤碳、氮、磷變化的指標。
【關鍵詞】:土壤酶 土壤肥力 指示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158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1章 前言8-19
- 1.1 土壤酶的研究8-12
- 1.1.1 土壤酶的研究簡史8
- 1.1.2 土壤酶的基本特性8-12
- 1.2 土壤酶活性的影響因素12-16
- 1.2.1 土壤理化性質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12-13
- 1.2.2 土壤生物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13-14
- 1.2.3 人類農業(yè)生產活動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14-16
- 1.3 黑土土壤酶與土壤肥力關系的研究進展16-17
- 1.4 研究的目的、意義17-19
- 第2章 研究方法19-34
- 2.1 研究區(qū)域概況19
- 2.2 土壤樣品采集與處理19-22
- 2.2.1 土壤樣品采集19
- 2.2.2 土壤樣品的處理19-22
- 2.3 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測定方法22-34
- 2.3.1 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測定方法22-27
- 2.3.2 土壤酶活性的測定方法27-33
- 2.3.3 數據分析方法33-34
- 第3章 寒地黑土土壤肥力變化34-43
- 3.1 寒地黑土土壤碳素含量的變化34-35
- 3.1.1 寒地黑土土壤有機質含量的變化34
- 3.1.2 寒地黑土土壤胡敏酸含量的變化34-35
- 3.1.3 寒地黑土土壤富里酸含量的變化35
- 3.2 寒地黑土土壤氮素含量的變化35-37
- 3.2.1 寒地黑土土壤全氮含量的變化35-36
- 3.2.2 寒地黑土土壤銨態(tài)氮含量的變化36-37
- 3.2.3 寒地黑土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的變化37
- 3.3 寒地黑土土壤磷素含量的變化37-41
- 3.3.1 寒地黑土土壤全磷含量的變化37-38
- 3.3.2 寒地黑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變化38
- 3.3.3 寒地黑土土壤有機磷含量的變化38-39
- 3.3.4 寒地黑土土壤無機磷含量的變化39-41
- 3.4 寒地黑土土壤肥力變化的綜合分析41-43
- 第4章 寒地黑土土壤酶活性的變化43-51
- 4.1 寒地黑土碳素催化酶活性的變化43-45
- 4.1.1 寒地黑土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的變化43
- 4.1.2 寒地黑土土壤轉化酶活性的變化43-44
- 4.1.3 寒地黑土土壤淀粉酶活性的變化44
- 4.1.4 寒地黑土土壤纖維素酶活性的變化44-45
- 4.2 寒地黑土氮素催化酶活性的變化45-47
- 4.2.1 寒地黑土土壤脲酶活性的變化45
- 4.2.2 寒地黑土土壤硝酸還原酶活性的變化45-46
- 4.2.3 寒地黑土土壤亞硝酸還原酶活性的變化46-47
- 4.3 寒地黑土磷素催化酶活性的變化47-49
- 4.3.1 寒地黑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變化47-48
- 4.3.2 寒地黑土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的變化48
- 4.3.3 寒地黑土土壤堿性磷酸酶活性的變化48-49
- 4.4 寒地黑土土壤酶活性變化的綜合分析49-51
- 第5章 寒地黑土土壤肥力與土壤酶的關系51-56
- 5.1 寒地黑土土壤碳素含量與酶的關系51
- 5.2 寒地黑土土壤氮素含量與酶的關系51
- 5.3 寒地黑土土壤磷素含量與酶的關系51-52
- 5.4 寒地黑土土壤碳、氮和磷各循環(huán)之間的關系52-55
- 5.4.1 寒地黑土土壤碳和氮循環(huán)之間的關系52-53
- 5.4.2 寒地黑土土壤碳和磷循環(huán)之間的關系53
- 5.4.3 寒地黑土土壤氮和磷循環(huán)之間的關系53-55
- 5.5 寒地黑土土壤肥力與土壤酶相關關系的綜合分析55-56
- 第6章 寒地黑土土壤酶對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56-61
- 6.1 寒地黑土土壤肥力與土壤酶的主成分分析56-58
- 6.2 寒地黑土土壤肥力與土壤酶的回歸分析58
- 6.3 寒地黑土土壤酶對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58-61
- 第7章 結論及建議61-63
- 7.1 結論61-62
- 7.2 建議62-63
- 參考文獻63-7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70-72
- 致謝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萬勤,王開運;土壤酶研究動態(tài)與展望[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2年05期
2 張詠梅,周國逸,吳寧;土壤酶學的研究進展[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4年01期
3 孟立君,吳鳳芝;土壤酶研究進展[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4 杜偉文,歐陽中萬;土壤酶研究進展[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5年05期
5 李文革;劉志堅;譚周進;謝桂先;;土壤酶功能的研究進展[J];湖南農業(yè)科學;2006年06期
6 韓新寧;;土壤酶對土壤環(huán)境質量的作用及影響[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8年04期
7 徐雁;向成華;李賢偉;;土壤酶的研究概況[J];四川林業(yè)科技;2010年02期
8 何君;;淺談植物生長與土壤酶的關系[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年16期
9 劉善江;夏雪;陳桂梅;卯丹;車升國;李亞星;;土壤酶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1年21期
10 王百慧;焦浩;劉寶林;田宇;鄭景瑤;岳中輝;;土壤酶對農藥降解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2年3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周禮愷;陳冠雄;陳利軍;武志杰;;土壤酶學研究的新近進展[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面向農業(yè)與環(huán)境的土壤科學綜述篇)[C];2004年
2 陳利軍;武志杰;張麗莉;周禮愷;;第三章 中國土壤酶學研究:成就、問題及建議[A];中國土壤科學的現狀與展望[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嚴金龍;濕地、稻田土壤酶分布與活性及生態(tài)功能指示[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文磊;寒地黑土肥力的變化及土壤酶對肥力的指示作用研究初探[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2 邱莉萍;培肥土壤酶的空間變異規(guī)律[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3 張翼;連作煙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王娟;鉻和銅對土壤生物化學活性影響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5 梁艷茹;不同價態(tài)鉻對土壤生物化學活性影響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6 蔡少華;土壤Cr(Ⅵ)與土壤生化活性關系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7 譚向平;黃土高原溝壑區(qū)土壤生物學特征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8 夏棟;向家壩水電站工程擾動區(qū)不同恢復方法土壤pH值、養(yǎng)分及酶活性分析[D];三峽大學;2011年
9 張國慶;土壤—小麥系統(tǒng)中汞和鉻生態(tài)毒理效應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10 孟昭虹;城市經濟半徑內土壤性質的演變[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2年
本文關鍵詞:寒地黑土肥力的變化及土壤酶對肥力的指示作用研究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78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7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