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結線蟲生防細菌的作用效果及機制初探
【圖文】:
圖 1.1 根結線蟲的生活史(引自馮志新 等,2001)Figure 1.1 Life cycle of Melonidogyne spp. (Zhixin Feng, 2001)根結線蟲繁殖一代的時間一般需要 4~6 周,但隨溫度影響而有很大變化,例如線蟲在 27.5~30℃從侵染到產卵在需要 17 d,在 15.4℃時需要 57 d(Tyler1933)。我國南方緯度低,年平均溫度在 26℃左右,更易于根結線蟲病害的發(fā)生,
圖 5.1 生防細菌 16S rDNA 序列 PCR 擴增產物Fig 5.1 Electrophoresis patterns of PCR amplified biocontrol bacteria對 EPN 共生菌和土壤細菌 16SrDNA 序列進行擴增后,得到 1500bp 左右的明亮單一的目標片段,如圖 5.1 所示,,如圖 5.2 所示,圖 5.2 的進化樹是基于線粒體基因 16S rDNA 的數(shù)據(jù)矩陣以最大簡約法構建的。進化樹以致病桿菌屬 X.bov 作為外群,通過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樹可以看出發(fā)光桿菌屬 Photorhabdus 的 4 個種 P.lum、P.sp.、Hb-IGA 和 Hb-NJ 在一個進化枝中,形成一個單系群,這些種基于線粒體基因的系統(tǒng)演化關系比較明確,與傳統(tǒng)的形態(tài)學分類相吻合。致病桿菌屬 Xenorhabdusnematophila 的 7 個種在同一進化枝中,形成一個單系群,這個屬的分子學分類與傳統(tǒng)的形態(tài)學分類表現(xiàn)為一致性。發(fā)光桿菌屬與致病桿菌屬之間為明顯的單系性,表明昆蟲病原線蟲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432.45;S47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霍建飛;任文來;郝永娟;劉春艷;王勇;王萬立;;蔬菜根結線蟲生防細菌的篩選及菌株HJT2-1種類的初步鑒定[J];北方園藝;2015年08期
2 高淋淋;劉志明;;植物根結線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廣西植保;2015年01期
3 陳澤斌;黃麗;王海燕;李健文;王如蘭;徐勝光;夏振遠;;具殺線蟲活性煙草內生細菌的篩選及鑒定[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5年01期
4 沈亞娟;夏云;;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鑒定非典型細菌的實驗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年01期
5 李戌清;鄭經武;鄭積榮;阮松林;;番茄根結線蟲研究進展[J];浙江農業(yè)學報;2012年04期
6 趙磊;段玉璽;白春明;陳立杰;王媛媛;朱曉峰;;遼寧省保護地蔬菜根結線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對策[J];植物保護;2011年01期
7 翟乃家;盧振宇;;黃瓜根結線蟲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措施[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0年11期
8 趙曉燕;李紀順;黃玉杰;王貽蓮;陳凱;扈進冬;楊合同;;BtR05懸浮劑制備及其對南方根結線蟲卵孵化的影響[J];中國生物防治;2010年S1期
9 許華;阮維斌;高玉葆;宋曉艷;魏宇昆;;根結線蟲接種對黃瓜植株根際土壤pH和微生物的影響[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0年05期
10 楊敬輝;陳宏州;朱桂梅;吳琴燕;潘以樓;;根際細菌對南方根結線蟲的生防活性[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0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路平;生防細菌X-20對根結線蟲的生防機制及應用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6年
2 陳芳;根結線蟲生防菌的篩選及其生物有機肥研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馬麗麗;發(fā)光桿菌NJ菌株發(fā)酵條件及對大豆胞囊線蟲的作用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08年
4 李春杰;昆蟲病原線蟲大量繁殖技術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624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62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