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不同林齡橡膠林土壤各組分碳的垂直分布及其相關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9-03-18 10:58
【摘要】:以開割橡膠無性系PR107為研究對象,研究1,6,11,16,21,26,31 a不同林齡膠園土壤有機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礦化碳含量以及土壤碳有效率的垂直變化及其相關關系。結果表明:土壤有機碳(SOC)、礦化碳(CM)以及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含量變化呈現(xiàn)相似的規(guī)律性,表現(xiàn)為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而碳含量下降,但不同林齡在不同土層的碳含量差異表現(xiàn)有所不同。不同林齡膠園土壤礦化碳有效率在4.15%~8.39%之間;土壤微生物量碳有效率在1.24%~7.55%之間。土壤有機碳和礦化碳以及微生物量碳均表現(xiàn)為線性正相關。
[Abstract]:The vertical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oil mineralized carbon content and soil carbon efficiency in rubber plantations of different forest ages at 1,6,11,16,21,26,31 years after cutting rubber clone PR107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mineralized carbon (CM)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content in soil profile showed similar regularity, which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carb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of carbon content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were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forest ages. The soil mineralized carbon efficiency was between 4.15% and 8.39%, and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efficiency was between 1.24% and 7.55%. Soil organic carbon showed 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ineralized carb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作者單位】: 海南省農(nóng)墾科學院;海南天然橡膠產(chǎn)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陽江分公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基金】: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資助項目(CARS-34-GW10) 海南省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ZDYF2016105)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2016年度科研項目(RHDXB201615)
【分類號】:S71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林希昊;陳秋波;華元剛;楊禮富;王真輝;;不同樹齡橡膠林土壤水分和細根生物量[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1年02期

2 魏孝榮;邵明安;;黃土高原溝壑區(qū)小流域坡地土壤養(yǎng)分分布特征[J];生態(tài)學報;2007年02期

3 白軍紅,鄧偉,朱顏明,欒兆擎,張玉霞;霍林河流域濕地土壤碳氮空間分布特征及生態(tài)效應[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3年09期

4 王淑平,周廣勝,呂育財,鄒建軍;中國東北樣帶(NECT)土壤碳、氮、磷的梯度分布及其與氣候因子的關系[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2年05期

5 袁可能;張友金;;土壤腐殖質(zhì)氧化穩(wěn)定性的研究[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1964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黨亞愛;黃土高原南北主要類型土壤有機碳氮庫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商素云;亞熱帶不同林分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其結構特征研究[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2年

2 劉桂林;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機碳動態(tài)與碳吸存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SUN Guojun;LI Weihong;ZHU Chenggang;CHEN Yaning;;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Ili River Valley,Xinjiang,Northwest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7年04期

2 王春燕;李建華;劉漢文;彭宗波;;不同林齡橡膠林土壤各組分碳的垂直分布及其相關關系[J];林業(yè)資源管理;2017年03期

3 趙同謙;趙陽;賀玉曉;肖春艷;李鵬;王翠連;;不同植被恢復類型對礦山廢棄地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以焦作縫山公園為例[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4期

4 劉強;楊東;;基于GIS和地統(tǒng)計學的干旱綠洲地區(qū)土壤水分時空變化[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17年05期

5 邰繼華;楊恒山;張玉芹;張瑞富;范秀艷;張麗娟;;秸稈還田對科爾沁地區(qū)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其穩(wěn)定性的影響[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2期

6 牛政洋;閆伸;郭青青;何寬信;肖先儀;劉典三;劉國順;;生物炭對兩種典型植煙土壤養(yǎng)分、碳庫及烤煙產(chǎn)質(zhì)量的影響[J];土壤通報;2017年01期

7 鄒蜜;李妍均;辜彬;;巖石邊坡生態(tài)恢復研究綜述[J];中國水土保持;2016年12期

8 侯貫云;翟水晶;樂曉青;仝川;;潮汐對閩江口感潮濕地孔隙水及土壤中硅、氮濃度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7年01期

9 董林水;宋愛云;周金星;;青藏鐵路沿線土壤有機碳和速效養(yǎng)分空間分異特征[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6年11期

10 張亞冰;呂文強;易武英;周傳艷;吳永貴;周少奇;;貴州月亮山5種森林類型土壤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研究[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16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程曼;黃土丘陵區(qū)典型植物枯落物分解對土壤有機碳、氮轉(zhuǎn)化及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胡曉航;土壤供氮特征與甜菜(Beta vulgaris L.)碳代謝關系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3 崔星;西北灌區(qū)與旱作區(qū)土壤理化性狀對苜蓿輪作方式的響應[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賈荔;川南竹林表層土壤有機碳氮組成特征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2 臧彩婷;氮沉降對沐川縣幾種林分土壤碳素組分的影響[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3 姚小萌;子午嶺植被恢復下土壤碳庫演變特征及影響機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4 付姍;鄱陽湖天然濕地開墾前后土壤C、N、P化學計量特征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馬文濟;浙江寧波常綠闊葉林演替對土壤碳庫結構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昌亮;間伐強度對落葉松人工林土壤碳的影響[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7 李俠;封育對寧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及團聚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D];寧夏大學;2014年

8 管利民;海南西部橡膠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碳收支研究[D];海南大學;2012年

9 王春燕;不同樹齡橡膠人工林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碳貯量及土壤呼吸研究[D];海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江華;劉國彬;陳淑蕓;;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與林下植物生物量的關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3期

2 楊鑫;曹靖;董茂星;馬曉軍;;外來樹種日本落葉松對森林土壤質(zhì)量及細菌多樣性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8年10期

3 楊麗韞;羅天祥;吳松濤;;長白山原始闊葉紅松(Pinus koraiensis)林及其次生林細根生物量與垂直分布特征[J];生態(tài)學報;2007年09期

4 姚月鋒;滿秀玲;;毛烏素沙地不同林齡沙柳表層土壤水分空間異質(zhì)性[J];水土保持學報;2007年01期

5 成向榮;黃明斌;邵明安;;神木水蝕風蝕交錯帶主要人工植物細根垂直分布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7年02期

6 韋蘭英;上官周平;;黃土高原不同演替階段草地植被細根垂直分布特征與土壤環(huán)境的關系[J];生態(tài)學報;2006年11期

7 王曉燕,田均良,劉普靈,楊明義;~(137)Cs示蹤法研究坡度與土壤流失的關系[J];核農(nóng)學報;2004年05期

8 徐文鐸,何興元,陳瑋,劉常富;長白山植被類型特征與演替規(guī)律的研究[J];生態(tài)學雜志;2004年05期

9 查小春,唐克麗;黃土丘陵林地土壤侵蝕與土壤性質(zhì)變化[J];地理學報;2003年03期

10 袁東海,王兆騫,陳欣,郭新波,張如良;不同農(nóng)作方式紅壤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2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守龍;亞熱帶稻田土壤有機碳氮循環(huán)[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2 王百群;黃土區(qū)侵蝕與干旱環(huán)境中土壤有機碳氮的變化與遷移[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關松;特定培養(yǎng)條件下土壤腐殖質(zhì)形成與轉(zhuǎn)化的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憲海;安鋒;謝貴水;曹建華;王岳坤;林位夫;;中國橡膠林的水土保持效應[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0年03期

2 劉曉娜;封志明;姜魯光;張景華;;西雙版納橡膠林地的遙感識別與數(shù)字制圖[J];資源科學;2012年09期

3 張克映;;林地增溫效應與熱帶橡膠林抗寒結構[J];農(nóng)業(yè)氣象;1982年01期

4 王醇儒,羅仲全,趙仕遠;西雙版納地區(qū)降雨和橡膠林內(nèi)雨養(yǎng)分含量的初步研究[J];生態(tài)學報;1984年03期

5 潘超美,楊風,鄭海水,楊曾獎,李幼菊;橡膠林在間種砂仁與咖啡的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J];土壤與環(huán)境;2000年02期

6 吳志祥;謝貴水;陶忠良;周兆德;王旭;;海南島西部不同林齡橡膠林土壤有機碳和全氮特征研究(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1期

7 陳永川;楊春霞;趙志平;李春麗;湯利;;不同管理方式下橡膠林土壤氮動態(tài)特征[J];生態(tài)學雜志;2012年04期

8 吳志祥;杜蓮英;蘭國玉;謝貴水;楊川;周兆德;;海南島橡膠林輻射通量特征[J];熱帶地理;2012年06期

9 吳志祥;謝貴水;楊川;周兆德;陳幫乾;;海南島西部不同林齡橡膠林土壤養(yǎng)分特征[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范美莉;王旭;吳志祥;陳德祥;楊鋒;;海南島儋州橡膠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氮儲量研究[J];廣西植物;201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柯興彬;張志英;;橡膠林施肥方式的價值分析[A];中國價值工程輝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2 李金濤;劉文杰;;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和橡膠林林下土壤斥水性比較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一鯤;;從西雙版納土地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討論橡膠樹與水[A];中國熱帶作物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一平;王馨;王玉杰;劉文杰;劉玉洪;;西雙版納地區(qū)熱帶季節(jié)雨林與橡膠林林冠水文效應比較研究[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農(nóng)業(yè)氣象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分會論文集[C];2003年

5 劉文杰;張一平;劉玉洪;李紅梅;段文平;;熱帶雨林和橡膠林截留霧水的比較研究[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6 田耀華;李國華;倪書邦;原慧芳;;橡膠樹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進展[A];云南省熱帶作物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2009年學術年會會議材料[C];2009年

7 田耀華;李國華;倪書邦;;橡膠樹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進展[A];第五屆中國青年生態(tài)學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郭紅彥;啟動墾區(qū)橡膠林風災保險工作[N];海南農(nóng)墾報;2009年

2 趙飛飛;橡膠林種下的危機[N];西部時報;2013年

3 盛堆;橡膠林地開墾的質(zhì)量要求[N];云南科技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顧若琪;橡膠林里流淌的財富與希望[N];國際商報;2013年

5 惠強乾 生麗煌;詔安建設農(nóng)場又見橡膠林[N];閩南日報;2006年

6 曹茸;讓橡膠樹成為農(nóng)民的“搖錢樹”[N];農(nóng)民日報;2007年

7 記者 符耀彩 通訊員 若石;四條舉措可助橡膠林防臺風[N];海南日報;2005年

8 陳文達 楊萬文;黃嶺采取4項措施抓冬春管工作[N];海南農(nóng)墾報;2006年

9 張雅 何偉;技術培訓增效 橡膠種植富民[N];經(jīng)濟日報;2007年

10 蔣朝暉;云南實現(xiàn)橡膠籽綜合利用產(chǎn)業(yè)化[N];云南科技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寇衛(wèi)利;基于多源遙感的橡膠林時空演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阮云澤;刺激割制下海南儋州橡膠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氮磷循環(huán)研究[D];海南大學;2013年

3 沙麗清;西雙版納熱帶季節(jié)雨林、橡膠林及水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和土壤碳排放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風雅;橡膠林土壤中真菌PCR-RFLP多樣性分析及橡膠樹白粉病菌檢測[D];海南大學;2014年

2 董安濤;西雙版納不同林齡橡膠林土壤特征及水源涵養(yǎng)功能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3 楊帆;熱帶雨林轉(zhuǎn)變?yōu)橄鹉z林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4 金龍;海南儋州橡膠林凋落葉分解特性研究[D];海南大學;2015年

5 賈開心;西雙版納三葉橡膠林生長隨海拔高度變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2006年

6 劉珉;海南島橡膠林水分循環(huán)的特征研究[D];海南大學;2012年

7 夏朝旭;云南西雙版納橡膠林時空變化特征及其地理背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8 范美莉;海南省橡膠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氮、磷、鉀儲量研究[D];海南大學;2012年

9 秦鐘;橡膠林土壤水分平衡的研究[D];華南熱帶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10 龐家平;西雙版納橡膠林的碳儲量及其分配格局[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2009年

,

本文編號:244279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44279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d16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