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流域高含沙水流的尺度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30 13:02
本文選題:涇河流域 切入點:高含沙水流 出處:《水土保持學報》2017年04期
【摘要】:基于涇河流域1965—2014年5—9月的逐日降雨量、逐日徑流量和逐日含沙量數據,選取日含沙量≥100kg/m3作為高含沙水流,分析了涇河高含沙水流的空間特征及其變化,并參考降雨量探討變化成因。結果表明,研究期內涇河流域的高含沙水流變化可以分為3個階段:1965—1978年為多發(fā)期,1979—1990年為略微減少期,2006—2014年為顯著減少期。將涇河流域分為南北兩個分支,高含沙水流具有明顯的尺度效應,北支的產沙模數隨流域面積增加而減少,產流模數隨流域面積增加而增加,南支的產沙模數隨流域面積增加而增加,產流模數也隨流域面積增加而增加。南北兩個分支的產流模數和產沙模數在3個階段經歷了相似的變化,先是1979—1990年略微減少,之后在2006—2014年顯著減少,使最初的復雜尺度效應轉變?yōu)楹笃诤唵蔚木性尺度效應。分析結果說明涇河流域內部各區(qū)域在水土保持措施長期實施下高含沙水流均得到有效控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rainfall , daily runoff and daily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ata from 1965 to September 2014 in Jinghe river basin ,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ediment flow in Jinghe river basin and its change are analyzed .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陸地水循環(huán)及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371037,41671278)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016YFC0402503)
【分類號】:S15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何小武,吳欽孝;高含沙水流及其植被防治效益研究綜述[J];陜西林業(yè)科技;1998年02期
2 許炯心;黃土高原的高含沙水流侵蝕研究[J];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報;1999年01期
3 閆云霞;許炯心;;黃河多沙粗沙區(qū)高含沙水流發(fā)生頻率的空間分異及其與侵蝕產沙的關系[J];泥沙研究;2010年03期
4 閆云霞;許炯心;廖建華;馬興平;;黃土高原多沙粗沙區(qū)高含沙水流發(fā)生頻率的時間變化[J];泥沙研究;2007年04期
5 廖建華;李丹勛;王興奎;許炯心;閻云霞;;黃土高原侵蝕產沙與高含沙水流空間分異對比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10年01期
6 李倬;論林木的固溝減蝕作用[J];泥沙研究;1994年01期
7 左大康;筆談:治理黃河的若干問題[J];地理學報;1990年03期
,本文編號:16860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6860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