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形匯聚激波誘導點火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3 03:25
激波誘導點火由于能夠充分利用激波獨特的動力學特性,對于研究預混可燃氣體點火及燃燒波傳播過程具有顯著優(yōu)勢。在激波誘導點火研究中,平面激波誘導點火由于實驗上較為容易通過激波管實現(xiàn)而受到廣泛應用。通過開展平面激波誘導點火相關研究,可以對預混可燃氣體的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特別是點火延時特性等機理認識提供可靠依據(jù)。截至目前,平面激波誘導點火的研究相對較為成熟,本文關注的是激波誘導點火的另一形式——匯聚激波誘導點火。與平面激波不同,匯聚激波在匯聚過程中,隨著波面面積的減小,激波強度不斷增加,激波波后可構建氣體狀態(tài)參數(shù)連續(xù)變化的流場,利用這種熱力環(huán)境連續(xù)變化的特點,可望為參數(shù)變化劇烈的點火與火焰?zhèn)鞑サ臋C理揭示提供一種新的途徑。基于以上考慮,本文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本文提出一種實現(xiàn)匯聚激波誘導點火的新方案。該方案依據(jù)激波動力學理論設計管道構型以求最大程度減弱激波匯聚過程中產(chǎn)生的擾動,從而構建理想的點火環(huán)境,并且通過改變相應參數(shù)可以對該點火環(huán)境進行有的放矢的控制。對于該研究方案,實驗結果驗證了其可行性,而實驗與準一維歐拉數(shù)值計算結果吻合較好則進一步說明點火及火焰?zhèn)鞑ミ^程具有良好的一維特征,表明...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1激波誘導點火??就前人的研究而言,平面激波誘導點火由于實驗上較為容易通過激波管實現(xiàn)??[2_9]
y?=?(1?+?y〇M〇)?-?(y〇M^)x?1.5??式中y為比熱比,燃燒波相對于波前氣體運動馬赫數(shù)。如圖1.2所示,在x-??y狀態(tài)平面上,丨.5式定義了跨過燃燒波從初始狀態(tài)(1,】)到終態(tài)(x,y)的直線,稱??為Rayleigh線,Rayleigh線的斜率為-直接與燃燒波運動馬赫數(shù)M〇相關。??另一方面,將1.4式改寫為:??,.2_?1?^i-^o??U〇?—? ̄??Po?V〇?-?vx??和:??2?^?Pi-P〇??Ul_^^??帶入丨.3式能量方程中消去速度項可得:??^1?-?(^0?+?^?(P1?-?^o)(vo?+?ui)??又量熱完全氣體狀態(tài)方程可以表示為:??h=丄?f?1.7??K-l?P??將1.7式帶入1.6式并無量綱化后得到:??(y?+?a)(x?—?a)?=?p?1.8??其中:??7i?-?1??a?=????Ki?+?1??g?-又1?_?1?,〇?+?l?_?7i? ̄?1??_?yi?+?1?Vo? ̄?1?+?1?P〇v〇??在x-y狀態(tài)平面,1.8式定義的曲線如圖1.2實線所示,被稱為Ranldne-Hugoniot??曲線,獲得一定熱量q的氣體的終態(tài)必將落在該曲線上。而對于某一特定燃燒??波
恒定熱力學狀態(tài)氣體中燃燒波傳播獲得充分認識的基礎年最先關注氣體熱力學狀態(tài)連續(xù)變化的點火環(huán)境中燃燒ovich之后,大量學者對此開展了進一步研宄工作。2000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了階段性的概括總結[78]。之后ClaVin[7一步理論分析,并且?Kapila1811、Sharpe?and?Short^、Liber、兩步以及詳細化學反應機理開展了進一步數(shù)值討論。對化點火環(huán)境中燃燒波的傳播,前人的研宄表明,需要考察波。一類是由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決定的自發(fā)燃燒波。Zel燃氣體熱力學狀態(tài)沿空間連續(xù)變化將導致氣體的點火敏感空間發(fā)生變化,因此繼最。撄c發(fā)生點火后,將形成以速播的自發(fā)燃燒波。該自發(fā)燃燒波作為相波理論上速度可程中,其速度將取決于空間點火環(huán)境。更具體的,如果間狀態(tài),反應進程參數(shù)X取不同值對應的時空軌跡(具體)將表征不同相的自發(fā)燃燒波。另一方面,不同屬性的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激波聚焦及起爆爆震波的研究進展[J]. 何立明,榮康,曾昊,陳鑫,張強,于鵬祥. 推進技術. 2015(10)
[2]可燃氣體中激波聚焦的點火特性[J]. 滕宏輝,王春,鄧博,姜宗林. 力學學報. 2007(02)
[3]激波聚焦引燃可燃混合氣體的實驗研究[J]. 王春,韓肇元,司徒明. 推進技術. 2004(01)
博士論文
[1]燃燒加熱污染組分對高超氣動/推進性能影響研究[D]. 劉坤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72944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1激波誘導點火??就前人的研究而言,平面激波誘導點火由于實驗上較為容易通過激波管實現(xiàn)??[2_9]
y?=?(1?+?y〇M〇)?-?(y〇M^)x?1.5??式中y為比熱比,燃燒波相對于波前氣體運動馬赫數(shù)。如圖1.2所示,在x-??y狀態(tài)平面上,丨.5式定義了跨過燃燒波從初始狀態(tài)(1,】)到終態(tài)(x,y)的直線,稱??為Rayleigh線,Rayleigh線的斜率為-直接與燃燒波運動馬赫數(shù)M〇相關。??另一方面,將1.4式改寫為:??,.2_?1?^i-^o??U〇?—? ̄??Po?V〇?-?vx??和:??2?^?Pi-P〇??Ul_^^??帶入丨.3式能量方程中消去速度項可得:??^1?-?(^0?+?^?(P1?-?^o)(vo?+?ui)??又量熱完全氣體狀態(tài)方程可以表示為:??h=丄?f?1.7??K-l?P??將1.7式帶入1.6式并無量綱化后得到:??(y?+?a)(x?—?a)?=?p?1.8??其中:??7i?-?1??a?=????Ki?+?1??g?-又1?_?1?,〇?+?l?_?7i? ̄?1??_?yi?+?1?Vo? ̄?1?+?1?P〇v〇??在x-y狀態(tài)平面,1.8式定義的曲線如圖1.2實線所示,被稱為Ranldne-Hugoniot??曲線,獲得一定熱量q的氣體的終態(tài)必將落在該曲線上。而對于某一特定燃燒??波
恒定熱力學狀態(tài)氣體中燃燒波傳播獲得充分認識的基礎年最先關注氣體熱力學狀態(tài)連續(xù)變化的點火環(huán)境中燃燒ovich之后,大量學者對此開展了進一步研宄工作。2000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了階段性的概括總結[78]。之后ClaVin[7一步理論分析,并且?Kapila1811、Sharpe?and?Short^、Liber、兩步以及詳細化學反應機理開展了進一步數(shù)值討論。對化點火環(huán)境中燃燒波的傳播,前人的研宄表明,需要考察波。一類是由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決定的自發(fā)燃燒波。Zel燃氣體熱力學狀態(tài)沿空間連續(xù)變化將導致氣體的點火敏感空間發(fā)生變化,因此繼最。撄c發(fā)生點火后,將形成以速播的自發(fā)燃燒波。該自發(fā)燃燒波作為相波理論上速度可程中,其速度將取決于空間點火環(huán)境。更具體的,如果間狀態(tài),反應進程參數(shù)X取不同值對應的時空軌跡(具體)將表征不同相的自發(fā)燃燒波。另一方面,不同屬性的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激波聚焦及起爆爆震波的研究進展[J]. 何立明,榮康,曾昊,陳鑫,張強,于鵬祥. 推進技術. 2015(10)
[2]可燃氣體中激波聚焦的點火特性[J]. 滕宏輝,王春,鄧博,姜宗林. 力學學報. 2007(02)
[3]激波聚焦引燃可燃混合氣體的實驗研究[J]. 王春,韓肇元,司徒明. 推進技術. 2004(01)
博士論文
[1]燃燒加熱污染組分對高超氣動/推進性能影響研究[D]. 劉坤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729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34729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