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天平測量電路退化及失效檢測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08:09
針對振動、溫度應力等引起的風洞應變天平檢測電路(惠斯登電橋)的退化或失效,提出一種檢測方法。基于不同時刻在電橋不同節(jié)點施加激勵并測量其響應,通過理論計算實現電橋的參數解析,基于聚類實現失效檢測。研制了原理樣機,并開展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有效,可以實現電橋的失效檢測,電橋電阻的測量精度可以達到0. 2‰以上;谠摲椒ㄔO計的樣機,可以實現應變天平檢測電路的退化及失效的自動檢測,節(jié)省故障診斷時間,提高風洞試驗的可用時間。
【文章來源】:國防科技大學學報. 2020,42(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天平測量電路基本結構
針對上述可能的故障失效模式,建立如圖2所示失效檢測電路模型:電阻R1~R4為電橋本身的電阻,R5~R8為引出的4條線的線電阻,R9為測量電路與大地(天平本體)的隔離電阻。一般情況下,R1~R4為百歐姆量級,R5~R8的大小與線纜的長度等有關,常用的AWG30銅線電阻約為0.34Ω/m,R9一般可認為為無窮大。該模型對外有5個輸入輸出節(jié)點,與物理結構相符:節(jié)點0對天平本體,通過依次連接的支桿—攻角機構—風洞本體與大地連接,節(jié)點1~4分別對應電橋的4條引線端點;陔娐穼ΨQ結構,為下文論述方便,如無特殊說明,假定R1為測量應變片,R2為溫度補償電阻,R3和R4為另一橋臂。表1給出了不同退化或者失效在模型中的表現形式。
采用圖3所示基本原理對測量電路進行檢測:將開關SW1和SW2連接到不同位置,分別在電橋的節(jié)點1或2與節(jié)點3或4之間施加激勵,并測量節(jié)點0~4、a1和a2這7個節(jié)點之間的電壓差,通過解算得到各參數。圖中V為電源,Ra1和Ra2為高精度低溫漂參考電阻。首先在節(jié)點1與4之間添加電壓,設電流為I14,基于基爾霍夫定律可以得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應變天平零點溫度漂移補償研究[J]. 李純,李琦,姚程煒,于常安. 傳感器世界. 2016(07)
[2]高超聲速風洞多天平測力試驗技術研究[J]. 舒海峰,許曉斌,孫鵬. 實驗流體力學. 2014(04)
[3]桿式風洞應變天平動態(tài)解耦-補償[J]. 楊雙龍,周全,徐科軍. 儀器儀表學報. 2011(07)
本文編號:3389197
【文章來源】:國防科技大學學報. 2020,42(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天平測量電路基本結構
針對上述可能的故障失效模式,建立如圖2所示失效檢測電路模型:電阻R1~R4為電橋本身的電阻,R5~R8為引出的4條線的線電阻,R9為測量電路與大地(天平本體)的隔離電阻。一般情況下,R1~R4為百歐姆量級,R5~R8的大小與線纜的長度等有關,常用的AWG30銅線電阻約為0.34Ω/m,R9一般可認為為無窮大。該模型對外有5個輸入輸出節(jié)點,與物理結構相符:節(jié)點0對天平本體,通過依次連接的支桿—攻角機構—風洞本體與大地連接,節(jié)點1~4分別對應電橋的4條引線端點;陔娐穼ΨQ結構,為下文論述方便,如無特殊說明,假定R1為測量應變片,R2為溫度補償電阻,R3和R4為另一橋臂。表1給出了不同退化或者失效在模型中的表現形式。
采用圖3所示基本原理對測量電路進行檢測:將開關SW1和SW2連接到不同位置,分別在電橋的節(jié)點1或2與節(jié)點3或4之間施加激勵,并測量節(jié)點0~4、a1和a2這7個節(jié)點之間的電壓差,通過解算得到各參數。圖中V為電源,Ra1和Ra2為高精度低溫漂參考電阻。首先在節(jié)點1與4之間添加電壓,設電流為I14,基于基爾霍夫定律可以得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應變天平零點溫度漂移補償研究[J]. 李純,李琦,姚程煒,于常安. 傳感器世界. 2016(07)
[2]高超聲速風洞多天平測力試驗技術研究[J]. 舒海峰,許曉斌,孫鵬. 實驗流體力學. 2014(04)
[3]桿式風洞應變天平動態(tài)解耦-補償[J]. 楊雙龍,周全,徐科軍. 儀器儀表學報. 2011(07)
本文編號:33891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33891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