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冰云霧參數(shù)對冰與固壁間剪切強度影響的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5 09:10
基于結冰風洞實驗段,建立了冰與固壁間黏附界面剪切強度測量實驗裝置,獲得了合理的剪切強度范圍。在0.3m×0.2m結冰風洞實驗段內開展了冰與固壁間黏附界面剪切強度的測量實驗。掌握了結冰環(huán)境溫度、平均水滴直徑等結冰云霧參數(shù)對冰與固壁間黏附剪切強度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表明:結冰環(huán)境溫度為-15~-10℃間出現(xiàn)了剪切強度極大值。來流速度越大,水滴的慣性力越大,水滴間的間隙越容易被填充,冰與固壁間剪切強度也就越大。平均水滴直徑(MVD)為35μm附近出現(xiàn)了剪切強度極小值,水滴直徑越小,水滴之間的間隙就越小,結冰就越致密。水滴直徑越大,水滴越容易發(fā)生平鋪,水滴之間的間隙就容易被填充,反而造成剪切強度增大。
【文章來源】:航空動力學報. 2019,34(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0.3m×0.2m結冰風洞的示意圖
實驗裝置示意圖
實驗模型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并列雙方柱的疏水涂層防冰效果結冰風洞實驗評估[J]. 肖春華,程堯,喬寶英,唐喬喬. 航空動力學報. 2018(03)
[2]電脈沖除冰系統(tǒng)的除冰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J]. 李清英,朱春玲,白天. 航空動力學報. 2012(02)
[3]三維內外熱耦合計算熱氣防冰系統(tǒng)表面溫度[J]. 卜雪琴,林貴平,郁嘉. 航空動力學報. 2009(11)
[4]改進的電熱除冰系統(tǒng)仿真[J]. 常士楠,艾素霄,霍西恒,袁修干. 航空動力學報. 2008(10)
本文編號:3211874
【文章來源】:航空動力學報. 2019,34(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0.3m×0.2m結冰風洞的示意圖
實驗裝置示意圖
實驗模型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并列雙方柱的疏水涂層防冰效果結冰風洞實驗評估[J]. 肖春華,程堯,喬寶英,唐喬喬. 航空動力學報. 2018(03)
[2]電脈沖除冰系統(tǒng)的除冰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J]. 李清英,朱春玲,白天. 航空動力學報. 2012(02)
[3]三維內外熱耦合計算熱氣防冰系統(tǒng)表面溫度[J]. 卜雪琴,林貴平,郁嘉. 航空動力學報. 2009(11)
[4]改進的電熱除冰系統(tǒng)仿真[J]. 常士楠,艾素霄,霍西恒,袁修干. 航空動力學報. 2008(10)
本文編號:32118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321187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