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缺陷PMMA介質(zhì)的定向斷裂控制爆破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爆破工程 + 定向斷裂 ; 參考:《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以PMMA為試驗材料,采用新型數(shù)字激光動態(tài)焦散線方法試驗系統(tǒng),從試驗角度將裂紋缺陷和空孔缺陷納入同一研究體系,進一步研究缺陷對定向斷裂控制爆破裂紋擴展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缺陷形態(tài)對爆生主裂紋擴展長度的影響并不明顯。爆生主裂紋的擴展分為2個階段,Ⅰ階段(0~120μs):爆生主裂紋的擴展速度和尖端動態(tài)應力強度因子均迅速減小;Ⅱ階段(120μs~止裂):從缺陷處反射的應力波對裂紋尖端的作用效應逐漸明顯,加強了裂紋尖端的能量積聚和應力集中,使得速度和動態(tài)應力強度因子均有較大程度的躍升;隨著試件缺陷兩側(cè)曲率的增加,Ⅱ階段的爆生主裂紋速度峰值和動態(tài)應力強度因子峰值均逐漸減小。
[Abstract]:Taking PMMA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a new digital laser dynamic caustic line test system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defects on the crack propagation of directional fracture controlled blasting. The crack defects and empty hole defects were brought into the same research system from the experimental point of vie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defect morphology on the propagation length of the main crack is not obvious. The propagation of the main crack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120 渭 s / s: the propagation speed of the main crack and th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t the tip of the crack decrease rapidly;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effect of the stress wave reflected from the defect on the crack tip is gradually obvious, which strengthens the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crack tip and makes the velocity and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jump to a large ext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vat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specimen, the peak value of the main crack velocity and th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in the second stage gradually decrease.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TD23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剛鋒;傅孝龍;;表面彈性對裂紋尖端場的影響[A];損傷、斷裂與微納米力學進展:損傷、斷裂與微納米力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傅孝龍;王剛鋒;;表面效應對Ⅰ型裂紋尖端場的影響[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貞德;陳章華;;含應變梯度影響的裂紋尖端場的假設應變有限元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13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富東慧;侯振德;秦慶華;盧晨霞;;骨裂紋尖端壓電研究[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盧宸華;劉波;桑建兵;王文嘉;;基于冰類材料的純Ⅰ型裂紋尖端場的研究[A];力學與工程應用(第十三卷)[C];2010年
6 袁荒;馬松云;;梯度塑性理論中裂紋尖端場的表征[A];第十五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shù)會議摘要及論文集[C];2010年
7 虞吉林;鄭哲敏;;一種非局部彈塑性連續(xù)體模型與裂紋尖端附近的應力分布[A];鄭哲敏文集[C];2004年
8 劉寧;朱維申;張春生;;裂紋尖端屈服條件下的圍巖劈裂破壞判據(jù)研究[A];第2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9 趙文彬;張雪霞;楊維陽;;彎曲載荷下各向異性復合材料板的裂紋尖端場[A];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shù)交叉研究進展——2010(13)卷[C];2010年
10 錢華山;;黏彈塑性材料Ⅰ型動態(tài)裂紋尖端場[A];疲勞與斷裂2000——第十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勇;壓力敏感性材料裂紋尖端場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靳志和;考慮板厚效應或材料損傷的裂紋尖端場[D];清華大學;1988年
3 唐立強;正交各向異性材料裂紋尖端場的研究[D];清華大學;1988年
4 王鐘羨;缺口應力預測和裂紋尖端約束評估[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5 盧宸華;含孔洞壓力敏感性材料裂紋尖端漸近場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賈斌;冪硬化材料動態(tài)擴展裂紋尖端的彈粘塑性場[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1年
7 孫艷玲;木材裂紋尖端區(qū)域應力場的數(shù)值分析和測試[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4年
8 朱先奎;彈塑性材料動態(tài)裂紋尖端場研究[D];清華大學;1995年
9 梁文彥;動態(tài)擴展裂紋尖端場奇異性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10 楊大鵬;微彎延伸裂紋斷裂特性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易立;基于偶應力理論的裂隙巖體多種錨固方案分析[D];山東大學;2015年
2 劉暢;不同填料填充丁苯橡膠復合材料裂紋尖端擴展行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3 姚鴻;天然橡膠裂紋尖端形態(tài)演變的在線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4 黃裕龍;焊接條件對裂紋特性影響的DIC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劉帥華;T應力對工程斷裂的影響及其數(shù)值計算方法[D];河南理工大學;2014年
6 李寧;壓力敏感性材料準靜態(tài)擴展裂紋尖端場[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7 王永軍;壓—剪混合型定常擴展裂紋尖端的彈粘塑性場[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8 唐婧;Ⅲ型定常擴展裂紋尖端的彈—粘—理想塑性場[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9 韓東;裂紋尖端彈塑性場的有限元分析[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楊勁松;裂紋尖端應力應變場的數(shù)值模擬及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861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188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