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曲率彎曲巷道爆炸沖擊波傳播特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
本文選題:彎曲巷道 + 爆炸沖擊波 ; 參考:《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2016年12期
【摘要】:為研究爆炸沖擊波在不同曲率彎曲巷道內(nèi)的傳播規(guī)律,采用數(shù)值模擬手段建立了不同曲率彎曲巷道爆炸模型,分析了爆炸沖擊波在巷道內(nèi)的傳播特性及其變化規(guī)律,并結(jié)合沖擊波超壓對人體的傷害程度分類,研究了不同曲率彎曲巷道內(nèi)爆炸破壞效應分區(qū)。模擬結(jié)果表明,彎曲角度改變了巷道內(nèi)沖擊波超壓分布,隨著巷道彎曲角度的不斷增大,壁面反射對沖擊波超壓峰值分布起主要作用,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沖擊波超壓峰值衰減顯著,體現(xiàn)了超壓峰值變化的距離效應。此外,巷道彎曲角度的增加整體減小了爆炸損傷嚴重程度。研究結(jié)果可實現(xiàn)對不同曲率彎曲巷道內(nèi)沖擊波超壓分布的預測,并為巷道內(nèi)爆炸事故預防及應急救援提供借鑒。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pagation law of blast wave in the tunnel with different curvature,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explosion model of the tunnel with different curvature, and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law of the blast wave in the tunnel a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damage degree of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to human body, the zone of explosion damage effect in different curvature bend roadway is stud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ding angle changes the distribution of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in roadwa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unnel bending angle, wall reflec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peak distribution of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pagation distance. The peak attenuation of the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is significant, which reflects the distance effect of the change of the overpressure peak. In addition, the increase of roadway bending angle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explosion damag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in the tunnel with different curvatur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explosion accidents and emergency rescue in the roadway.
【作者單位】: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安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04029,51604031)
【分類號】:O3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邊小華;石少卿;康建功;杜麗霞;;一種新型防護結(jié)構(gòu)對爆炸沖擊波衰減特性的研究[J];后勤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姜濤;張可玉;詹發(fā)民;王興雁;;硬巖中爆炸沖擊波衰減規(guī)律的數(shù)值模擬[J];工程爆破;2005年04期
3 吳德義;爆炸沖擊波作用下液體拋撒不同階段運動規(guī)律分析[J];爆破器材;2005年02期
4 李加貴;邊小華;張雷;;爆炸沖擊波傳播的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數(shù)據(jù)對比[J];山西建筑;2006年08期
5 吳德義;孫榮榮;;爆炸沖擊波強度對液-氣界面穩(wěn)定性影響分析[J];煤礦爆破;2007年01期
6 楊鑫;石少卿;程鵬飛;龐嘉;;爆炸沖擊波在空氣中傳播規(guī)律的經(jīng)驗公式對比及數(shù)值模擬[J];四川建筑;2007年05期
7 鄧榮兵;金先龍;陳向東;杜新光;沈建奇;李政;;爆炸沖擊波作用下橋梁損傷效應的數(shù)值仿真[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11期
8 申祖武;龔敏;王天運;鄭力;張耀輝;;汽車炸彈爆炸沖擊波作用下建筑物的動力響應分析[J];振動與沖擊;2008年08期
9 申祖武;龔敏;王天運;鄭力;張耀輝;;爆炸沖擊波作用下建筑結(jié)構(gòu)動力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10 張廣福;劉玉存;王建華;;爆炸沖擊波無限空氣領域傳播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山西化工;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月桂;楊海杰;高明亮;姜浩;;防護門抗爆炸沖擊波的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爆炸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駱成漢;房奰柳;余征躍;張興裕;曹毅;;爆炸沖擊波強度檢測試驗裝置的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實驗流體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李鑫;吳桂英;;爆炸沖擊波遇到擋墻時反射超壓的分布[A];力學與工程應用(第十三卷)[C];2010年
4 常振政;張金泉;馬洪;;弱約束條件下爆炸沖擊波的傳播規(guī)律及其強度計算[A];第十一屆中國煤炭學會爆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姚哲芳;任輝啟;沈兆武;;爆炸沖擊波在粗糙坑道中的衰減規(guī)律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激波與激波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倪鴻禮;王惠玲;樂嘉陵;;坑道內(nèi)爆炸沖擊波載荷數(shù)值研究[A];第十屆全國激波與激波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7 韓紅彪;王冰;李濟順;尤彩虹;吳如兆;王文襄;;無線存儲式爆炸沖擊波壓阻壓力傳感器研制[A];第五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王樹有;蔣建偉;門建兵;王偉;;高海拔大氣環(huán)境爆炸沖擊波傳播數(shù)值模擬研究[A];第五屆全國計算爆炸力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2年
9 張秀華;朱新雨;吳燕燕;;室內(nèi)燃氣爆炸沖擊波的特性及傳播規(guī)律[A];第五屆全國計算爆炸力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2年
10 胡玉濤;蔣邦海;張舵;盧芳云;;爆炸沖擊波超壓場的快速計算與可視化[A];第七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周杰;爆炸沖擊波作用下的人體創(chuàng)傷及泡沫材料對沖擊波的衰減機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2 閆秋實;典型地鐵結(jié)構(gòu)內(nèi)爆炸流場分布及動力反應研究[D];清華大學;2011年
3 鄔玉斌;地下結(jié)構(gòu)偶然性內(nèi)爆炸效應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廣福;長壺高速公路的安全數(shù)值模擬[D];中北大學;2009年
2 劉國強;汽車炸彈爆炸沖擊波在城市街道傳播規(guī)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王寧;爆炸沖擊波在通海管路系統(tǒng)中的傳播規(guī)律及其防護[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董磊;障礙物體形對爆炸波傳播的影響[D];天津大學;2008年
5 鄭鵬;FCT方法在爆炸沖擊波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6 徐曼妮;汽車炸彈爆炸沖擊波超壓預測及其應用[D];湖南大學;2011年
7 張衍芳;沖擊波信號處理方法的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8 賈建偉;巖石中隧道內(nèi)爆炸動力響應分析[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0年
9 鄭洋;基于AUTO-DYN的大跨度連續(xù)剛構(gòu)橋的爆炸響應及破壞形態(tài)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10 李永琛;玻璃幕墻結(jié)構(gòu)抗爆炸性能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879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187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