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力學論文 >

橡膠粘結顆粒材料粘彈性性能的試驗研究與離散元模擬

發(fā)布時間:2018-04-29 21:05

  本文選題:橡膠粘接顆粒材料 + 離散元 ; 參考:《固體力學學報》2017年05期


【摘要】:制備了顆粒規(guī)則四方排列和六方排列的橡膠粘接顆粒材料試樣,實驗測試了所制備試樣在單向拉伸載荷下的應力松弛曲線和不同應變率時的應力應變曲線.基于所測試的應力松弛曲線,采用曲線擬合方法得到了所測試材料的宏觀Burger’s粘彈性本構模型參數(shù).采用離散元模型中單元間連結模型代表顆粒間橡膠粘接劑的作用,并基于試樣的宏觀Burger’s模型參數(shù)與離散元模型中細觀Burger’s連結模型參數(shù)間的關系,建立了橡膠粘接顆粒材料的無厚度膠結離散元分析模型.最后采用所建立的離散元模型計算了所測試試樣的松弛和拉伸力學性能.離散元預測結果與實驗結果的對比表明,采用無厚度膠結離散元模型能較好的計算顆粒規(guī)則排列的橡膠粘接顆粒材料松弛和拉伸力學性能,但基于應力松弛實驗擬合而來參數(shù)不能準確反應橡膠粘接劑在高應變率條件下其力學性能的應變率相關性.
[Abstract]:Rubber bonded granular materials with regular tetragonal and hexagonal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The stress-relaxation curves and stress-strain curves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under uniaxial tensile loading and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 were experimentally tested. Based on the measured stress relaxation curv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acroscopic Burger's 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of the tested materials are obtained by curve fitting method. In the discrete element model, the interunit connection model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effect of the rubber adhesive between particles, an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croscopic Burger's model parameters of the sample and the mesoscopic Burger's connection model parameter in the discrete element model. A discre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of rubber bonded granular materials without thickness is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relaxation and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ed sample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established discrete element model.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discrete ele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relaxation and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ubber bonded particles with regular grain arrangement can b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odel without thickness. However, based on the stress relaxation experiment fitting, the parameters can 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train rate dependence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ubber adhesiv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strain rate.
【作者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新材料力學理論與應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理學院工程結構與力學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1202154)資助
【分類號】:O3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C.S.Campbell,程屏芬;快速顆粒流動[J];力學進展;1990年04期

2 季順迎;;非均勻顆粒材料的類固-液相變行為及本構方程[J];力學學報;2007年02期

3 楚錫華;李錫夔;;顆粒材料的離散顆粒及間隙水滲流模型與數(shù)值模擬[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12期

4 黃俊宇;徐松林;王道榮;胡時勝;;脆性顆粒材料的動態(tài)多尺度模型研究[J];巖土力學;2013年04期

5 楚錫華;沈順;余村;姜清輝;;考慮破碎影響的顆粒材料亞塑性模型及應變局部化模擬[J];計算力學學報;2012年03期

6 夏建新;毛旭鋒;曹斌;;非均勻顆粒流動垂向分選實驗研究[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08年06期

7 楚錫華;李錫夔;;含液顆粒材料液固耦合分析的離散顆粒模型及特征線SPH法[J];計算力學學報;2007年06期

8 楚錫華;李錫夔;張明龍;徐遠杰;;基于2nd P-K應力率的顆粒材料亞塑性模型[J];力學學報;2010年05期

9 秦建敏;張洪武;;顆粒材料內(nèi)部滑動變形局部化的離散元模擬[J];計算力學學報;2011年S1期

10 魯正;呂西林;閆維明;;顆粒阻尼技術研究綜述[J];振動與沖擊;2013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楚錫華;常江芳;徐遠杰;;基于應變能極限概念的顆粒材料增量本構模型[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2 秦建敏;遲璐璐;;顆粒材料多尺度力學行為的離散元模擬[A];顆粒材料計算力學研究進展[C];2012年

3 李錫夔;;顆粒材料多尺度計算力學的若干問題[A];顆粒材料計算力學研究進展[C];2012年

4 李錫夔;張俊波;;顆粒材料耦合問題數(shù)值方法及破壞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楊榮偉;程曉輝;;光彈顆粒材料直剪性能和局部化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趙朝發(fā);楊仲軒;蔡袁強;;隨機凸多邊形顆粒材料的DDA試樣生成[A];顆粒材料計算力學研究進展[C];2012年

7 楚錫華;徐遠杰;張明龍;余村;;基于ABAQUS的顆粒材料亞塑性模型的數(shù)值實現(xiàn)及探討[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萬柯;李錫夔;;顆粒材料水力-力學多尺度耦合分析的連接尺度方法[A];顆粒材料計算力學研究進展[C];2012年

9 劉海濤;程曉輝;;無黏性顆粒材料尺寸效應的離散元模擬——對試樣特征長度比值的討論[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胡茂彬;徐寧;厚美瑛;姜銳;吳清松;;輕度Jam和深度Jam體系的力網(wǎng)絡結構[A];顆粒材料計算力學研究進展[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楚錫華;顆粒材料的離散顆粒模型與離散—連續(xù)耦合模型及數(shù)值方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2 余村;基于Cosserat連續(xù)體模型的顆粒材料宏細觀力學行為數(shù)值模擬[D];武漢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小娜;振動顆粒滲流流量與滲孔數(shù)目的超線性關系[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2 王會;料倉卸料過程中顆粒脈動特性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3 王雨婷;摩擦特性對顆粒材料宏細觀力學特征的影響[D];武漢大學;2017年

4 楊榮偉;光彈顆粒材料直剪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5 黃植萍;考慮顆粒靜水壓縮性的飽和顆粒材料DEM-SPH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6 馬歡萍;“Intruder”在振動顆粒床中的動態(tài)行為[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8215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18215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257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