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飛行數(shù)值模擬關鍵技術及初步驗證
本文選題:機動飛行 + 動導數(shù); 參考:《飛行力學》2017年01期
【摘要】:建立飛機機動飛行仿真及飛行性能評估能力是未來航空CFD發(fā)展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此,對機動飛行數(shù)值模擬的方法、原理、關鍵技術及潛在的應用方向進行了探討。采用慣性系下任意拉格朗日-歐拉(ALE)形式描述的Navier-Stokes方程與機體運動學方程相耦合的方法,結合動網(wǎng)格技術建立了通用的機動飛行數(shù)值模擬應用框架。從微分方程形式的運動學方程出發(fā),建立了與流動控制方程進行緊耦合和松耦合計算的兩套計算方案,并提出了利用預報-校正技術提高耦合計算精度的方法。計算結果表明,所提方案合理、可行,為單自由度/多自由度機動飛行模擬、動導數(shù)分析等計算提供了可靠的新工具。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ircraft maneuvering flight simulation and fligh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apabi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eronautical CFD. Therefore, the methods, principles, key technolog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directions of maneuvering flight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discussed.Using the coupling method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 and kinematics equation of airframe described in any Lagrangian Eulerian form under inertial system, a general 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neuvering flight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dynamic grid technique.Based on the kinematics equations in the form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wo sets of calculation schemes for tight coupling and loosely coupled calculation with flow control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and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oupled calculation by using the predictor-correction technique is presented.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and provides a new reliable tool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ingle / multi-degree-of-freedom maneuvering flight simulation and dynamic derivative analysis.
【作者單位】: 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第七研究室;
【基金】: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2012AA01A304) 航空科學基金資助(2015ZA31002)
【分類號】:V21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曹義華;直升機機動飛行旋翼的氣動力模擬[J];航空學報;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高立寧;龍騰;;空間機動飛行與空間機動平臺實時信息處理技術[A];全國第一屆嵌入式技術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白雪川;曹樹謙;楊蛟;李杰;郎作貴;張文德;;機動飛行條件下航空發(fā)動機雙轉子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十一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摘要集與會議議程[C];2013年
3 林富生;孟光;;機動飛行對飛行器內(nèi)SFD—轉子系統(tǒng)動力學特性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摘要[C];2003年
4 楊云軍;崔爾杰;周偉江;;翼搖滾及滾轉/側滑耦合運動的數(shù)值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侯磊;陳予恕;;機動飛行時航空發(fā)動機轉子動力學分析[A];第九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學術會議會議手冊[C];2012年
6 嚴德;楊超;;彈性體飛機縱向機動飛行軌跡計算[A];第八屆全國空氣彈性學術交流會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廖孟豪;英專家驗證無人機無控制面機動飛行[N];中國航空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侯磊;機動飛行環(huán)境下轉子系統(tǒng)的非線性動力學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楊藝;靜不穩(wěn)定飛翼無人機機動飛行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永鋒;機動飛行下裂紋轉子的非線性特性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劉凱;小衛(wèi)星自主臨近作業(yè)機動飛行制導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3 任澤玉;先進殲擊機超機動飛行運動建模與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564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175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