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朱集井田現今地溫場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淮南朱集井田現今地溫場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現今地溫場 地溫特征 分布特征 影響因素 朱集井田
【摘要】:礦井熱害是目前淮南煤田煤礦地質工作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文中在匯總和分析井田內32個地面鉆孔井溫測井數據和2個井下巷道巖溫測試數據的基礎上,繪制了地溫-深度關系圖、地溫梯度-深度關系圖以及井田現今地溫梯度分布圖,并探討了該區(qū)現今地溫場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表明:朱集井田現今地溫梯度介于1.7~3.8℃/hm,平均2.83℃/hm,地溫整體較高,在垂向上表現為傳導型增溫特點,在平面上表現為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的特點;地質構造對區(qū)內現今地溫場起著主要控制作用,巖性特征和地下水活動對地溫場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響。
【作者單位】: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huán)境學院;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huán)境學院;
【關鍵詞】: 現今地溫場 地溫特征 分布特征 影響因素 朱集井田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2278) 安徽省國土資源科技項目(2011-K-13)
【分類號】:TD727.2
【正文快照】: 0引言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增加,地質條件愈發(fā)復雜,高溫問題突出,煤礦研究領域越來越關注礦區(qū)的地溫研究工作[1-2]。文中在系統(tǒng)收集和整理淮南朱集井田各類地面鉆孔井溫測井數據的基礎上,結合井下巷道巖溫測試結果,研究區(qū)內現今地溫場分布特征,對探索淮南煤田深部地溫的分布規(guī)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林,王英民;盆地古地溫場演化動態(tài)數值模擬方法及其應用[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1998年S1期
2 趙志根;平面穩(wěn)定地溫場的有限差分模擬[J];西部探礦工程;2002年01期
3 朱紹軍;孟召平;劉亮亮;于倩倩;;新鄭礦區(qū)鉆孔地溫特征及其受控機制[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8年02期
4 王炳山,王傳剛;我國晚古生代煤變質古地溫場與煤層氣賦存條件[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0年04期
5 李春先;王寶君;;黑龍江省莫霍面的深度與地溫場特征概略分析[J];雞西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6 張振飛;馮士安;陳貴祥;;耿皇井田地溫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2年06期
7 郭江峰;姚多喜;;基于ANSYS數值模擬的丁集礦地溫研究[J];煤礦安全;2014年09期
8 李萬程;華北晚古生代煤層變質成因的探討[J];中國煤田地質;1996年03期
9 張帥;田道春;劉文中;;渦北煤礦地溫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解有波;;地形復雜地區(qū)煤層地溫等值線繪制方法初探[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譚靜強;琚宜文;張文永;侯泉林;譚永杰;;淮北宿臨礦區(qū)現今地溫場的構造控制[A];中國軟巖工程與深部災害控制研究進展——第四屆深部巖體力學與工程災害控制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百年校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謝中朋;宋曉燕;;張雙樓高溫礦井地溫分布與反問題研究[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殷駿;基于區(qū)域地溫場的煤礦床溫度場數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曹瑜;三都礦區(qū)地溫分布規(guī)律及礦井冷負荷計算方法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91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89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