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駕嶺礦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云駕嶺礦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沿空留巷 礦壓顯現規(guī)律 圍巖穩(wěn)定性 巷旁充填體
【摘要】:隨著煤炭資源深部開采及科技進步,沿空留巷巷旁高水充填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無煤柱護巷技術正逐漸被推廣應用,這一技術的實施不僅能夠提高煤炭采出率,而且能夠改善采場工作環(huán)境,是煤礦安全高效開采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但作為一種新型技術,沿空留巷巷道需要經歷兩次采動及留巷期間頂板回轉下沉影響,致使巷道維護較為困難,尤其是針對不同的礦井,需要結合礦井地質及生產條件作出不同的留巷方案。本論文主要以云駕嶺礦12305工作面沿空留巷礦壓演化規(guī)律研究為背景,采用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及現場實測等手段在對沿空留巷巷道礦壓顯現規(guī)律及圍巖穩(wěn)定性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基礎上,主要針對云駕嶺礦12305運巷地質及生產技術條件,對留巷前后巷道礦壓顯現進行對比分析;對留巷前后巷道頂板裂隙發(fā)育及完整性進行觀測分析,對在留巷期間巷旁充填體不同切頂高度條件下充填體及巷道圍巖穩(wěn)定性進行分析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結論:(1)隨著沿空留巷留巷期間沿巷旁充填體切頂高度的增加,巷道下幫側向支撐壓力峰值減小,并有部分峰值向遠離巷道的煤幫頂板內轉移,這有利于巷道維護及提高留巷成功率。(2)采用礦用鉆孔成像裝置觀測并采集了留巷前后巷道頂板不同位置頂板巖層裂隙發(fā)育信息,并通過鉆孔電視視頻圖像分析系統(tǒng)對采集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得出一次采動、留巷期間上覆巖層運移及二次采動對巷道頂板裂隙發(fā)育及完整性影響。(3)對云駕嶺礦留巷前后巷道圍巖礦山壓力顯現及留巷期間巷旁充填體受力進行系統(tǒng)觀測,選取具有代表性測站數據進行分析,初步判斷一次采動超前影響范圍及留巷期間圍巖變形規(guī)律并對留巷期間充填體支護阻力與頂板應力在充填體內傳遞規(guī)律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沿空留巷 礦壓顯現規(guī)律 圍巖穩(wěn)定性 巷旁充填體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D322.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2 沿空留巷研究現狀11-15
- 1.2.1 留巷期間上覆巖層運移規(guī)律研究11-12
- 1.2.2 沿空留巷巷內巷旁支護及圍巖控制研究12-15
- 1.3 研究內容及方法15-18
- 1.3.1 研究內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8
- 第2章 沿空留巷巷道圍巖活動規(guī)律分析18-26
- 2.1 沿空留巷上覆巖層的垮落形式18-19
- 2.2 沿空留巷頂板巖層運移規(guī)律19-21
- 2.3 沿空留巷巷道圍巖應力分布規(guī)律21-24
- 2.3.1 沿空留巷采動影響下超前支撐壓力研究21-22
- 2.3.2 沿空留巷留巷后煤幫應力分布研究22-24
- 2.4 影響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性的控制技術24-25
- 2.5 本章小結25-26
- 第3章 切頂對留巷期間巷道圍巖影響模擬研究26-36
- 3.1 云駕嶺礦沿空留巷技術概述26-28
- 3.1.1 云駕嶺礦12305工作面概況26
- 3.1.2 留巷工作面生產技術條件26-28
- 3.1.3 支護設計28
- 3.2 模型建立28-29
- 3.3 模擬結果分析29-34
- 3.3.1 切頂不同高度垂直應力云圖對比分析29-31
- 3.3.2 切頂不同高度不同層位垂直應力對比分析31-34
- 3.4 本章小結34-36
- 第4章 沿空留巷頂板巖層裂隙演化分析36-50
- 4.1 礦用鉆孔窺視儀簡介36-38
- 4.1.1 ZXZ20礦用鉆孔成像裝置簡介36-37
- 4.1.2 鉆孔電視視頻圖像分析系統(tǒng)簡介37-38
- 4.2 觀測目的及測站布置38-39
- 4.3 觀測結果分析39-48
- 4.3.1 1#鉆孔窺視結果分析39-40
- 4.3.2 2#鉆孔窺視結果分析40-42
- 4.3.3 3#鉆孔窺視結果分析42-43
- 4.3.4 4#鉆孔窺視結果分析43-44
- 4.3.5 5#鉆孔窺視結果分析44-46
- 4.3.6 6#鉆孔窺視結果分析46-47
- 4.3.7 4#鉆孔與 6#鉆孔鉆孔窺視結果對比分析47-48
- 4.3.8 4#鉆孔與 3#鉆孔鉆孔窺視結果對比分析48
- 4.3.9 1#鉆孔與 3#鉆孔鉆孔窺視結果對比分析48
- 4.4 本章小結48-50
- 第5章 云駕嶺礦沿空留巷礦壓實測分析50-62
- 5.1 測點布置50-53
- 5.2 觀測結果分析53-60
- 5.2.1 巷道圍巖礦壓顯現觀測結果分析53-57
- 5.2.2 留巷期間充填體受力觀測結果分析57-60
- 5.3 本章小結60-62
- 第6章 結論62-63
- 致謝63-64
- 參考文獻64-68
- 作者簡介68-69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69-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真洪;王炎冰;;新型支護技術在沿空留巷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2007年08期
2 馮改果;秦文強;李志強;李昆;張宏軍;;沿空留巷在裴溝14井的應用[J];煤;2011年02期
3 馮志祥;;對煤礦開采沿空留巷支護技術的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1年19期
4 周加啟;華興斌;劉光照;;綜采充填工作面沿空留巷支護技術[J];山東煤炭科技;2012年02期
5 劉海春;王羲;;寧煤集團某礦井下沿空留巷工程[J];中國科技信息;2013年15期
6 張貴山;;用小煤垛保護沿空留巷[J];煤炭科學技術;1990年10期
7 劉國輝;;沿空留巷技術應用研究[J];民營科技;2014年03期
8 張俊云,柴敬;沿空留巷研究中若干問題分析[J];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0年01期
9 勾攀峰;厚煤層底分層沿空留巷支架載荷的確定[J];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0年02期
10 趙祉君,王茂軍;應用穿峒法進行薄煤層沿空留巷[J];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繆協(xié)興;張東升;段慶芳;趙英利;;綜放沿空留巷充填巷幫變形機理分析[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2 鄭富洋;;探討解決沿空留巷注漿施工的幾個突出問題[A];第四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09年
3 武書泉;;柔模泵注混凝土沿空留巷技術方案設計[A];第五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10年
4 李晉平;;綜放大斷面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性研究[A];中國科協(xié)2004年學術年會第16分會場論文集[C];2004年
5 高明濤;;沿空留巷圍巖結構模型的建立及其穩(wěn)定性分析[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李學彬;曲廣龍;黃萬鵬;張國炎;陸侃;王軍;;高支承壓力區(qū)沿空留巷充填體強化支護的數值模擬研究[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李晉平;;綜放大斷面沿空留巷三維數值模擬研究[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第20分會場論文集[C];2005年
8 李永澮;張鴻斌;李建衛(wèi);;鳳凰山礦堅硬頂板條件下沿空留巷無煤柱回采的試驗[A];全國煤礦復雜難采煤層開采技術[C];2012年
9 李群;劉樹宏;李辰龍;李欣;;困難條件下錨網索支護沿空留巷Y形通風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A];煤炭開采新理論與新技術——中國煤炭學會開采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李晉平;;綜放大斷面沿空留巷三維數值模擬研究[A];采礦工程學新論——北京開采所研究生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常素莉邋通訊員 薛喜忠 梁軍;充填式沿空留巷新技術在陶一礦獲成功[N];河北經濟日報;2007年
2 張延穎;河北金牛葛泉礦沿空留巷創(chuàng)效近千萬元[N];科技日報;2008年
3 張慶良 賈世方;沿空留巷減少煤柱損失[N];科技日報;2008年
4 記者李仁堂 通訊員孔繁鋒 曹琰;沿空留巷“留”出效益 煤柱回收“榨”盡資源[N];中國煤炭報;2012年
5 任潤山 薛喜忠;給難題一個漂亮答案[N];中國煤炭報;2010年
6 首席記者 柳堯杰 通訊員 尹雪峰;鄂莊煤礦一項新技術創(chuàng)效千萬元[N];萊蕪日報;2009年
7 西山煤電(集團)公司屯蘭礦 朱國平;巷旁充填沿空留巷Y型通風無煤柱開采技術在屯蘭礦試驗成功[N];山西科技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耿夢濟 趙靜;綠色輸送助力沿空留巷無煤柱開采[N];中國煤炭報;2013年
9 常培亮 孫達佳;金信粉煤灰廠兩年“吃”掉電廠廢渣10萬立方米[N];太原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郭永躍 通訊員 彭忠 路鳳國;一個工作面生出兩個“胖娃娃”[N];中國煤炭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海;高瓦斯綜放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控制與瓦斯治理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5年
2 張自政;沿空留巷充填區(qū)域直接頂穩(wěn)定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3 李軍文;五陽煤礦綜放開采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5年
4 楊紅運;特定地質條件沿空留巷應用技術及理論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5 李迎富;二次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性控制機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
6 陳勇;沿空留巷圍巖結構運動穩(wěn)定機理與控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2年
7 楊綠剛;深部大采高充填開采沿空留巷礦壓規(guī)律及協(xié)同控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8 盧小雨;深井大斷面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控制機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3年
9 王新亞;煤礦新型沿空留巷模板支護技術及應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10 闞甲廣;典型頂板條件沿空留巷圍巖結構分析及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游小偉;赤峪礦高水材料沿空留巷技術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2 花錦波;近距重復采動無墻體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與控制技術[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3 楊帆;海石灣煤礦6113工作面深部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李鋼;沁新煤礦遺留煤柱內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5 陳進;鋼排樁法控制沿空留巷底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馮平海;葛泉礦厚層直接頂綜放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7 盧海超;三河尖礦千米深井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8 李建建;綜放沿空留巷錨注支護應用[D];山東大學;2015年
9 趙黨偉;余吾煤業(yè)綜放開采沿空留巷圍巖控制理論與技術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10 林郁清;沿空留巷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與控制關鍵技術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881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88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