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脫碳樣浸出過程離子行為及體系熱力學分析
本文關鍵詞:石煤脫碳樣浸出過程離子行為及體系熱力學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石煤脫碳樣 浸出 離子行為 熱力學分析 酸浸液體系
【摘要】:浸出過程是石煤提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釩被浸出的同時,鐵、鋁等雜質元素也會大量進入浸出液中,從而影響后續(xù)凈化富集和沉釩工序的正常進行。查明釩、鐵、鋁等在石煤提釩浸出過程中的離子行為,以及浸出液中主要離子的存在形式,對于優(yōu)化浸出液處理工藝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湖北某石煤脫碳樣為研究對象,在確定適宜浸出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熱力學方法研究了酸浸提釩過程中V、Fe、Al的浸出行為,并計算分析了浸出液中V、Fe、Al離子的存在形態(tài)。結果表明,酸浸過程中石煤脫碳樣的釩浸出率達到81.05%,但同時鐵、鋁浸出率分別為42.74%和85.44%。熱力學分析發(fā)現(xiàn),在氟化鈣-硫酸浸出體系中,白云母(主要的含釩礦物)溶解的同時,赤鐵礦和鉀長石等亦會發(fā)生溶解反應。硫酸濃度、浸出溫度、浸出時間、液固比等參數(shù)對V、Fe、Al的浸出率影響有相同趨勢,Al浸出率高于V和Fe;酸浸過程中主要礦物溶解的難易順序為:赤鐵礦、白云母、鉀長石,且赤鐵礦達到溶解平衡所需時間較長;要減少酸浸提釩過程中Fe的溶出,可在保證釩浸出率的前提下適當縮短浸出時間。以最佳試驗條件下獲得的酸浸液中各離子濃度為基準,計算分析了硫酸溶液體系、含氟離子的硫酸溶液體系以及實際酸浸液體系中V、Fe、Al的存在形式隨pH變化的熱力學平衡分布,發(fā)現(xiàn)體系中氟離子、硫酸根離子對V、Fe、Al的存在形式有較大影響。在酸浸液體系下,釩主要以VO~(2+)和VOSO_4的形式存在,亞鐵離子主要以Fe~(2+)和FeSO_4形式存在,鐵離子主要以FeSO_4~+和Fe(SO_4)_2~-的形式存在,鋁離子主要以AlF~(2+)、AlF_2~+、AlSO_4~+和Al(SO_4)_2~-的形式存在。由于氟離子會優(yōu)先與鐵鋁離子絡合,其引入不會導致浸出液中釩的存在形態(tài)復雜而影響后續(xù)萃取過程。研究確定的酸浸液中不同離子組分及其存在形式,對優(yōu)化后續(xù)凈化富集和沉釩工藝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石煤脫碳樣 浸出 離子行為 熱力學分析 酸浸液體系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D95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文獻綜述10-20
- 1.1 石煤資源概況10-12
- 1.1.1 含釩石煤組成10
- 1.1.2 含釩石煤資源儲量10-11
- 1.1.3 含釩石煤中釩的存在形式11-12
- 1.2 石煤提釩工藝研究現(xiàn)狀12-16
- 1.3 浸出過程中雜質離子的研究現(xiàn)狀16-18
- 1.3.1 浸出過程中雜質離子的浸出行為研究16-17
- 1.3.2 石煤提釩浸出過程中雜質離子研究現(xiàn)狀17-18
- 1.4 溶液中離子形態(tài)計算分析18-19
- 1.5 研究目的、意義和內(nèi)容19-20
- 1.5.1 研究目的及意義19
- 1.5.2 研究內(nèi)容19-20
- 第2章 試驗原料及研究方法20-26
- 2.1 試驗原料20-22
- 2.1.1 石煤脫碳樣20
- 2.1.2 石煤脫碳樣釩的價態(tài)分析20
- 2.1.3 石煤脫碳樣礦物組成分析20-22
- 2.2 試驗試劑、儀器及設備22-24
- 2.2.1 試驗試劑22-23
- 2.2.2 試驗儀器及設備23-24
- 2.3 試驗方案及分析檢測24-26
- 2.3.1 試驗方案24-25
- 2.3.2 分析及檢測方法25
- 2.3.3 試驗指標及計算方法25-26
- 第3章 石煤脫碳樣浸出過程中V、Fe、Al的浸出熱力學及機理研究26-40
- 3.1 浸出體系的確定26-29
- 3.1.1 不同酸浸條件對釩浸出的影響26-27
- 3.1.2 不同水浸條件對釩浸出的影響27-28
- 3.1.3 不同堿浸條件對釩浸出的影響28-29
- 3.2 V、Fe、Al的浸出行為研究29-33
- 3.2.1 酸濃度對釩鐵鋁浸出率的影響29-30
- 3.2.2 酸浸溫度對釩鐵鋁浸出率的影響30-31
- 3.2.3 酸浸時間對釩鐵鋁浸出率的影響31-32
- 3.2.4 酸浸液固比對釩鐵鋁浸出率的影響32-33
- 3.3 酸浸提釩過程中V、Fe、Al浸出的熱力學分析33-35
- 3.3.1 熱力學基本原理33
- 3.3.2 含釩鐵鋁礦物溶解反應33-35
- 3.4 浸出渣分析35-38
- 3.4.1 浸出渣SEM分析35-36
- 3.4.2 浸出渣的顯微鏡下分析36-37
- 3.4.3 浸出渣XRD分析37-38
- 3.5 浸出液分析38
- 3.6 本章小結38-40
- 第4章 石煤提釩酸浸液體系離子行為研究40-52
- 4.1 浸出液體系40
- 4.2 離子在溶液體系中的存在形式分析40-51
- 4.2.1 釩在溶液體系中的存在形式分析40-43
- 4.2.2 亞鐵離子在溶液體系中的存在形式分析43-45
- 4.2.3 鐵離子在溶液體系中的存在形式分析45-48
- 4.2.4 鋁離子在溶液體系中的存在形式分析48-51
- 4.3 本章小結51-52
- 第5章 結論、創(chuàng)新點及展望52-54
- 5.1 結論52
- 5.2 創(chuàng)新點52-53
- 5.3 展望53-54
- 致謝54-55
- 參考文獻55-60
- 附錄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60-61
- 附錄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洪桂;浸出過程的理論基礎及實踐——第二講 浸出過程的熱力學基礎[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1992年01期
2 李俊;超聲波對浸出過程的影響[J];云南冶金;2001年02期
3 胡廣浩;毛志忠;何大闊;;基于矢量基學習的浸出過程在線建模[J];控制與決策;2011年04期
4 江開忠;;金礦的吸離浸出[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1965年05期
5 З.САЛИМОВ,張惠康;在HД-1250型螺旋浸出器中加強油的浸出過程[J];油脂工業(yè);1977年04期
6 李洪桂;浸出過程的理論基礎及實踐[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1991年03期
7 李洪桂;浸出過程的理論基礎及實踐 第二講 浸出過程的熱力學基礎[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1992年02期
8 李洪桂;浸出過程的理論基礎及實踐[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1993年01期
9 李洪桂;浸出過程的理論基礎及實踐[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1993年02期
10 李洪桂;浸出過程的理論基礎及實踐[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199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冉俊;;粒度對含釩熟料浸出過程影響研究[A];第二屆釩產(chǎn)業(yè)先進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2 王璽;陳啟元;胡慧萍;尹周瀾;劉葵;;孔雀石在NH_4Cl-NH_3-H_2O體系浸出過程組元行為的研究[A];2010年全國冶金物理化學學術會議專輯(下冊)[C];2010年
3 鄧燕妮;桂衛(wèi)華;胡榮強;;鋅濕法冶煉浸出過程H_∞優(yōu)化控制研究與設計[A];1997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7年
4 閆麗;薛濟來;朱駿;達睿;;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和氧化硅工藝中浸出過程的研究[A];有色金屬工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牟望重;張廷安;古巖;呂國志;劉燕;;鉛鋅硫化礦富氧浸出過程的PbS-ZnS-H_2O系電位-pH圖[A];第十三屆(2009年)冶金反應工程學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周正華;;銅煙灰回收銦工藝研究[A];第五屆全國稀有金屬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國曉;浸出過程浸出率建模與校正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2 朱天沆;濕法冶金浸出過程系統(tǒng)綜合技術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3 許恒源;基于SysCAD浸出過程建模與優(yōu)化[D];東北大學;2013年
4 李道;石煤脫碳樣浸出過程離子行為及體系熱力學分析[D];武漢科技大學;2016年
5 句秋月;基于集成學習算法的浸出過程混合建模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6 王若飛;濕法冶金浸出過程監(jiān)測與故障追溯[D];東北大學;2012年
7 汪慶森;模型移植及其在浸出過程建模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8 黃瑛;濕法冶金浸出過程建模與優(yōu)化[D];東北大學;2009年
9 鄭煒煉;礦物浸出過程熱力學計算軟件的開發(fā)與應用[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10 范川林;低硫高冰鎳常壓選擇性浸出的動力學研究[D];東北大學 ;2009年
,本文編號:862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86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