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機理及參數(shù)研究
本文關鍵詞: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機理及參數(shù)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石灰?guī)r 堅硬頂板 沿空留巷 機理 參數(shù)優(yōu)化
【摘要】:堅硬頂板在我國分布廣泛。石灰?guī)r作為一種典型堅硬頂板,具有較高抗拉強度,另外其韌性好、難斷裂。在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石灰?guī)r頂板易“懸而不落”,安全隱患多。沿空留巷技術是我國煤炭開采的一個重要方向,其在提高煤炭回收率、降低巷道掘進率等方面具有諸多優(yōu)點。本文以石灰?guī)r頂板為研究背景,研究該條件下實施沿空留巷技術的機理,為確定沿空留巷各項技術參數(shù)提供依據(jù),在確保留巷成功的前提下,降低留巷成本,同時為其他礦井在石灰?guī)r頂板條件下實施沿空留巷技術提供借鑒。首先以石灰?guī)r頂板是否發(fā)生斷裂為依據(jù),將頂板運動劃分為頂板發(fā)生破斷,出現(xiàn)周期來壓和頂板未發(fā)生貫穿性破斷,出現(xiàn)緩慢下沉兩種情況。對兩種情況下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頂板活動規(guī)律進行研究。其次,分別利用“疊加層板”理論和“彈性基礎板”理論,建立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兩種力學模型,對兩種情況下沿空留巷支護—圍巖作用機理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對兩種情況下巷旁支護體各項參數(shù)進行理論計算。然后,將石灰?guī)r頂板達到其極限跨距時最大撓曲量與石灰?guī)r頂板下部自由空間量進行比較,從而對石灰?guī)r頂板是否發(fā)生破斷進行判定。之后,以顯德汪礦1493工作面石灰?guī)r頂板為施工背景,判斷其大青灰?guī)r屬緩慢下沉運動形式。通過經(jīng)濟比較,確定了充填包體架設在巷道內(nèi),另外在充填體一側進行掘巷的沿空留巷方案,并對巷道支護方案進行優(yōu)化。最后,通過數(shù)值模擬,對沿空留巷方案及參數(shù)進行預測驗證,結果表明,該沿空留巷方案及參數(shù)合理可行,能夠確保留巷順利實現(xiàn)。
【關鍵詞】:石灰?guī)r 堅硬頂板 沿空留巷 機理 參數(shù)優(yōu)化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D35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15
- 1.1 項目背景及研究意義11-12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2-13
- 1.2.1 采場覆巖活動規(guī)律研究綜述12
- 1.2.2 沿空留巷覆巖活動規(guī)律研究綜述12-13
- 1.2.3 沿空留巷巷旁支護阻力研究綜述13
- 1.2.4 存在的主要問題13
- 1.3 本論文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方法及技術路線13-15
- 第2章 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頂板活動規(guī)律15-21
- 2.1 采場覆巖運動規(guī)律理論15-16
- 2.2 石灰?guī)r頂板發(fā)生破斷的結構形式及規(guī)律16-18
- 2.3 石灰?guī)r頂板發(fā)生破斷時圍巖活動分期規(guī)律及特征18-19
- 2.4 石灰?guī)r頂板未發(fā)生破斷的運動形式及規(guī)律19-20
- 2.5 本章小結20-21
- 第3章 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支護-圍巖作用機理21-47
- 3.1 石灰?guī)r頂板發(fā)生破斷時沿空留巷力學模型21-22
- 3.2 石灰?guī)r頂板未發(fā)生破斷時沿空留巷力學模型22
- 3.3 石灰?guī)r頂板破斷時沿空留巷支護-圍巖作用機理22-35
- 3.3.1 頂板運動前期力學模型與支護-圍巖作用關系22-28
- 3.3.2 頂板運動過渡期力學模型與支護阻力計算28-32
- 3.3.3 頂板運動后期支護阻力計算32-33
- 3.3.4 巷旁支護體對沿空留巷頂板下沉的影響33-35
- 3.4 石灰?guī)r頂板未破斷時沿空留巷支護-圍巖作用機理35-40
- 3.4.1 石灰?guī)r頂板變形曲線分析35-37
- 3.4.2 巷旁支護體區(qū)石灰?guī)r頂板彎曲變形特征37
- 3.4.3 采空區(qū)石灰?guī)r頂板彎曲變形特征37-38
- 3.4.4 巷旁支護體支護阻力與頂板下沉的關系38-39
- 3.4.5 巷旁支護體支護阻力對頂板下沉的作用39-40
- 3.5 石灰?guī)r頂板破斷判定條件40-42
- 3.5.1 石灰?guī)r頂板達到極限跨距時最大撓曲量41-42
- 3.5.2 石灰?guī)r頂板下部自由空間42
- 3.5.3 石灰?guī)r頂板破斷判定42
- 3.6 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巷旁支護其他參數(shù)的確定42-45
- 3.7 本章小結45-47
- 第4章 顯德汪礦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技術研究47-67
- 4.1 采區(qū)概況及地質特征47-48
- 4.1.1 采區(qū)位置、范圍及邊界47
- 4.1.2 水文地質情況47
- 4.1.3 工作面地質條件47-48
- 4.1.4 地質構造特征48
- 4.2 工作面生產(chǎn)技術條件48-49
- 4.2.1 工作面巷道布置48
- 4.2.2 巷道支護設計及工程量48-49
- 4.3 沿空留巷技術實施必要性49
- 4.4 1493工作面大青灰?guī)r頂板破斷判定49-51
- 4.4.1 1493工作面大青灰?guī)r達到極限跨距時最大撓曲量50
- 4.4.2 1493工作面大青灰?guī)r下部自由空間50-51
- 4.4.3 大青灰?guī)r頂板破斷判定51
- 4.5 1493工作面沿空留巷參數(shù)確定51-59
- 4.5.1 1493工作面巷旁支護體材料的選擇51-52
- 4.5.2 充填硐室選擇以及充填設備布置52-53
- 4.5.3 充填體的幾何形狀及尺寸確定53-54
- 4.5.4 充填體位置的確定54-57
- 4.5.5 沿空留巷超前支護設計57-58
- 4.5.6 斷層區(qū)域(巷道高度異常區(qū)域)頂板支護設計58-59
- 4.5.7 坡度較大區(qū)域沿空留巷支護設計59
- 4.6 1493工作面沿空留巷成本計算59-64
- 4.6.1 沿空留巷煤柱回收及節(jié)約打鉆費用計算60
- 4.6.2 沿空留巷費用計算60-64
- 4.7 1493工作面沿空留巷礦壓監(jiān)測64-65
- 4.7.1 礦壓監(jiān)測內(nèi)容64-65
- 4.7.2 測站位置65
- 4.8 本章小結65-67
- 第5章 石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數(shù)值模擬研究67-74
- 5.1 FLAC~(3D)基本介紹67
- 5.2 1493工作面沿空留巷效果數(shù)值模擬預測67-72
- 5.2.1 數(shù)值分析模型67-68
- 5.2.2 生成原始應力場68-69
- 5.2.3 巷道開挖及支護模擬分析69-70
- 5.2.4 煤層回采及留巷模擬分析70-72
- 5.3 本章小結72-74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74-76
- 6.1 主要結論74-75
- 6.2 展望75-76
- 致謝76-77
- 參考文獻77-81
- 作者簡介8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81-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德磊;;采高對采空區(qū)下堅硬頂板運動規(guī)律影響特征分析[J];煤炭科學技術;2015年S2期
2 王俊杰;趙磊磊;;鳳凰山礦XV1304工作面石灰?guī)r堅硬頂板運動規(guī)律研究[J];煤炭工程;2014年11期
3 郭統(tǒng)一;張自政;馮平海;原曉杰;;厚煤層堅硬頂板工作面沿空留巷技術[J];煤礦安全;2014年09期
4 張農(nóng);韓昌良;闞甲廣;鄭西貴;;沿空留巷圍巖控制理論與實踐[J];煤炭學報;2014年08期
5 李小萌;孔德中;;堅硬厚頂板矸石充填工作面礦壓顯現(xiàn)特征[J];煤礦開采;2014年03期
6 孫春東;李永元;;超高水材料開放式充填開采技術優(yōu)化與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13年09期
7 高魁;劉澤功;劉健;鄧東生;高新亞;康亞;黃凱峰;;深孔爆破在深井堅硬復合頂板沿空留巷強制放頂中的應用[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08期
8 王建文;;堅硬灰?guī)r頂板沿空留巷技術研究及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13年S2期
9 蔣斌松;馮強;張強;;臥莊礦15~#煤石灰?guī)r頂板穩(wěn)定性判別計算[J];工程力學;2013年07期
10 馬民樂;孫春東;李永元;;新型高水材料沿空留巷技術的應用與研究[J];煤炭與化工;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勇;沿空留巷圍巖結構運動穩(wěn)定機理與控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2年
2 文志杰;無煤柱沿空留巷控制力學模型及關鍵技術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3 闞甲廣;典型頂板條件沿空留巷圍巖結構分析及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郭正超;堅硬頂板預制混凝土大砌塊沿空留巷技術研究及應用[D];西安科技大學;2014年
2 張飛;混凝土預制塊砌碹墻巷旁支護沿空留巷[D];重慶大學;2014年
3 亓佳利;薄煤層堅硬石灰?guī)r頂板條件下沿空留巷技術研究及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4 魏學松;臥龍湖礦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8年
5 楊百順;顧橋礦深井開采沿空留巷頂板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49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74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