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傾角煤層回采工作面終采線固漿防火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傾角煤層回采工作面終采線固漿防火技術研究
【摘要】:為了解決大傾角煤層在注漿防火時漿液的線性流動現(xiàn)象,在實驗室測試了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黃泥漿流變特性,在水土質(zhì)量比為4∶1的黃泥漿加入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固漿材料,測試了固漿材料的保水率、混合溶液的流變特性和沉降速率,進行了注漿模擬試驗,并在桃園煤礦Ⅱ1024工作面和Ⅱ1025工作面終采線進行注漿防火工業(yè)性試驗。結果表明,普通黃泥漿溶液類似于牛頓流體,而加入固漿材料后黃泥漿的黏性增大,當固漿材料質(zhì)量分數(shù)達到0.8%時混合溶液已變成帶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體,通過綜合保水率及沉降速率分析得到固漿材料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2%~0.8%時固漿效果最為良好,并且計算出了適用于現(xiàn)場試驗的固漿材料間隔距離為15 m。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安全工程學院;中國礦業(yè)大學煤炭瓦斯與火災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關鍵詞】: 大傾角煤層 固漿材料 流變性 防火技術
【分類號】:TD752.2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司磊磊,巨廣剛,王冕,等.大傾角煤層回采工作面終采線固漿防火技術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16,44(3):80-85.Si Leilei,Ju Guanggang,Wang Mian,et al.Study on fire prevention technology with grout consolidation at mining terminal line of coal mining facein s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鋮;;淺談大傾角煤層開采的特點及現(xiàn)狀[J];民營科技;2012年06期
2 伍永平,員東風,張淼豐;大傾角煤層綜采基本問題研究[J];煤炭學報;2000年05期
3 黃建功,樓建國;大傾角煤層走向長壁采面支架與圍巖系統(tǒng)分析[J];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3年04期
4 王曉亮;大傾角煤層綜采技術的應用[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2005年04期
5 李慧平,蒲文龍,郭守泉;淺談大傾角煤層優(yōu)化開采技術方向[J];煤礦開采;2005年01期
6 趙力;大傾角煤層群采煤設計初探[J];河北煤炭;2005年02期
7 李連海;;“兩硬”條件下大傾角煤層開采技術的研究[J];太原科技;2007年06期
8 伍永平;解盤石;任世廣;;大傾角煤層開采圍巖空間非對稱結構特征分析[J];煤炭學報;2010年02期
9 張建華;伍永平;葉平;蔡曉芒;;清水營煤礦大傾角煤層賦存特征綜合分析[J];神華科技;2011年01期
10 薛鳳強;;對大傾角煤層綜采關鍵技術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連金;王泳嘉;劉明遠;;大傾角煤層開采巖層運動的模擬研究[A];面向21世紀的巖石力學與工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四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1996年
2 孟憲銳;賀永強;張文超;;大傾角煤層的概念及其開采特征探討[A];煤炭開采新理論與新技術——中國煤炭學會開采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綠水洞煤礦大傾角煤層綜采開采[A];第五次全國煤炭科學技術大會文集匯編[C];2001年
4 李建民;;開灤礦區(qū)大傾角煤層開采技術的發(fā)展與實踐[A];煤炭開采新理論與新技術——中國煤炭學會開采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遲占國;;大傾角煤層綜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術實踐[A];第三屆全國煤礦機械安全裝備技術發(fā)展高層論壇暨新產(chǎn)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常進海;;大傾角煤層輕放開采實踐[A];第3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chǎn)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08年
7 ;俯偽斜“三軟”大傾角煤層輕型支架放頂煤回采工藝研究[A];河北省煤炭工業(yè)科學技術工作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李俊斌;;淺談大傾角煤層工作面頂板事故的防治[A];陜西煤業(yè)集團公司創(chuàng)立大會論文集[C];2004年
9 謝連銀;陳季斌;韓菲;;大傾角輕放支架防倒防滑開采技術[A];中國煤炭學會煤礦機電一體化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煤礦電工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尹光志;李小雙;郭文兵;;大傾角煤層工作面采場圍巖礦壓分布規(guī)律光彈性模量擬模型試驗及現(xiàn)場實測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何學道;急傾斜大傾角煤層綜采先進安全[N];科技日報;2009年
2 汪炳青;煤炭可望實現(xiàn)綠色開采[N];中國環(huán)境報;2009年
3 陳顯坤 賀全明;川煤一項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N];中國礦業(yè)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劉紀森 王建秉;靜樂大遠煤業(yè)資源整合項目[N];忻州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王麗麗 通訊員 胡安華 夏永斌;大傾角綜采之路[N];中國煤炭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溫明明;大傾角煤層綜采面圍巖活動規(guī)律與支架適應性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2 謝文堅(TA V(?)N KI(?)N);河林礦大傾角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3 伍永平;大傾角煤層開采“R-S-F”系統(tǒng)動力學控制基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3年
4 解盤石;大傾角煤層長壁開采覆巖結構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磊;大傾角煤層二氧化碳防滅火采空區(qū)流場分布規(guī)律模擬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曉光;大傾角煤層走向長壁綜采工作面系統(tǒng)可靠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3 張標;薛村礦雙向大傾角煤層放頂煤開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河北工程大學;2013年
4 周穎;大傾角煤層長壁綜采工作面安全評價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0年
5 李建;八寶煤礦大傾角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2年
6 李正剛;永凍層下大傾角煤層開采覆巖破壞規(guī)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7 韓占冰;大傾角煤層走向長壁綜采工作面系統(tǒng)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8 蔡瑞春;大傾角煤層開采礦壓特征及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09年
9 劉偉潔;大傾角煤層安全高效充填開采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10 常西坤;村莊下大傾角煤層條帶煤柱合理尺寸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695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69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