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板巖石受壓破壞過程中聲電熱效應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頂板巖石受壓破壞過程中聲電熱效應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頂板巖石 破裂 聲發(fā)射 表面電位 紅外輻射
【摘要】:利用煤巖破壞聲電熱效應多參量實驗系統(tǒng),測試研究了巖樣變形破壞過程中聲發(fā)射、表面電位和紅外輻射的變化規(guī)律及特征.結(jié)果表明:巖樣破壞的紅外輻射異常信號出現(xiàn)在溫度曲線的極大值或極小值點,并且和聲電異常信號有一定的對應關(guān)系,但不完全同步.巖樣受載過程中紅外輻射溫度曲線呈現(xiàn)典型的降轉(zhuǎn)升型;試樣破壞時,巖樣平均紅外輻射溫度增量為0.1~0.3℃,最高紅外輻射溫度增量為1.07~2.09℃;由聲發(fā)射、表面電位和紅外輻射測試結(jié)果反映出的試樣損傷前兆點對應的載荷比范圍分別為23.0%~52.6%,26.8%~56.2%和36.9%~49.2%,反映出的臨界前兆點對應的載荷比范圍分別為73.5%~88.7%,77.0%~94.8%和73.6%~95.8%.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礦業(yè)大學安全工程學院煤礦瓦斯與火災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guān)鍵詞】: 頂板巖石 破裂 聲發(fā)射 表面電位 紅外輻射
【基金】: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K09B01,2012BAK04B07) 全國博士學位論文專項資金項目(201055) 中國礦業(yè)大學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究課題項目(SKLCRSM15X03)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
【分類號】:TD326
【正文快照】: 巖體受力破壞現(xiàn)象在自然界經(jīng)常發(fā)生,許多自然和人類工程災害都與之相關(guān),如地震、滑坡、山體崩塌、礦山巖爆等[1],這些災害給國民經(jīng)濟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近年來,隨著煤礦開采強度和深度的日益增大,煤與瓦斯突出和沖擊地壓等煤巖動力災害日趨嚴重,成為威脅煤礦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立強;李奇奇;曹新奇;周燾;;煤巖受壓過程中內(nèi)部紅外輻射溫度變化特征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2 Jin Peijian;Wang Enyuan;Liu Xiaofei;Huang Ning;Wang Siheng;;Damage evolution law of coal-ro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年02期
3 Chen Peng;Wang Enyuan;Ou Jianchun;Li Zhonghui;Wei Mingyao;Li Xuelong;;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crack 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gas-containing coal extru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年01期
4 黎立云;謝和平;馬旭;鞠楊;唐鐵吾;房慶軍;;單向壓縮下巖石表面溫度與體積應變關(guān)系實驗[J];煤炭學報;2012年09期
5 左建平;裴建良;劉建鋒;彭瑞東;李岳春;;煤巖體破裂過程中聲發(fā)射行為及時空演化機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8期
6 李庶林;唐海燕;;不同加載條件下巖石材料破裂過程的聲發(fā)射特性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0年01期
7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strain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9年11期
8 趙毅鑫;姜耀東;祝捷;孫冠哲;;煤巖組合體變形破壞前兆信息的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9 趙毅鑫;姜耀東;韓志茹;;沖擊傾向性煤體破壞過程聲熱效應的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5期
10 逄煥東,張興民,姜福興;巖石類材料聲發(fā)射事件的波譜分析[J];煤炭學報;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忠輝;婁全;王恩元;孔彪;鈕月;李國愛;;頂板巖石受壓破壞過程中聲電熱效應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2 張艷博;李健;劉祥鑫;田寶柱;;側(cè)壓對巷道巖爆聲發(fā)射及損傷特性影響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6年05期
3 潘夢成;劉希靈;王金鵬;崔佳慧;;礦巖在動靜加載條件下聲發(fā)射特性的實驗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16年05期
4 鄒寶平;羅戰(zhàn)友;王建秀;王國濤;胡力繩;;爆破作用下隧道圍巖損傷紅外熱像分析[J];工程爆破;2016年04期
5 徐文彬;侯運炳;宋衛(wèi)東;周逸沛;殷天軍;;Resistivity and thermal infrared precursors associated with cemented backfill mas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6年09期
6 宋璐璐;趙志剛;賈志闖;高成章;;基于聲發(fā)射能量判定指標巖石破壞時刻預測研究[J];煤炭工程;2016年09期
7 李浩然;楊春和;趙維剛;劉博;尹雪英;;鹽巖三軸壓縮破壞與聲波聲發(fā)射特征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6年09期
8 付斌;周宗紅;王友新;劉松;肖迎春;;不同煤巖組合體力學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6年04期
9 王志國;李躍龍;王梅;李柱營;;基于聲發(fā)射定位的三軸受壓帷幕體試樣裂隙演化分析[J];金屬礦山;2016年08期
10 向天元;謝學斌;周瀚;;單軸壓縮及劈裂條件下巖石的聲發(fā)射特性試驗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6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立云;徐志強;謝和平;鞠楊;馬旭;韓智超;;不同沖擊速度下巖石破壞能量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J];煤炭學報;2011年12期
2 ;Micro-and macro-fractures of coarse granite under true-triaxial unloading conditions[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年03期
3 張艷博;劉善軍;;含孔巖石加載過程的熱輻射溫度場變化特征[J];巖土力學;2011年04期
4 黎立云;謝和平;鞠楊;馬旭;王利;;巖石可釋放應變能及耗散能的實驗研究[J];工程力學;2011年03期
5 ;Analysis of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s of rocks before and after water absorption[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年02期
6 左建平;謝和平;吳愛民;劉建鋒;;深部煤巖單體及組合體的破壞機制與力學特性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1期
7 ;Fractal analysis of thermal conduction of loose coal[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年06期
8 ;Microcrack analysis of Sanya grantite fragments from rockburst tests[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年02期
9 陳順云;劉力強;劉培洵;馬瑾;陳國強;;應力應變與溫度響應關(guān)系的理論與實驗研究[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9年10期
10 劉善軍;吳立新;張艷博;;巖石破裂前紅外熱像的時空演化特征[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思孟;紅外輻射干燥糧食[J];鄭州糧食學院學報;1983年03期
2 龐文琴,徐翊華,畢素香,王蘇寧,楊毅輝,付德才,陳彪;分子篩型選擇性紅外輻射材料的研究(Ⅲ)——超穩(wěn)沸石的合成及其性能[J];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83年02期
3 龐文琴,徐翊華,郭曄;分子篩型選擇性紅外輻射材料的研究(Ⅳ)——4~#分子篩的研制及其紅外性能[J];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83年03期
4 ;紅外輻射干燥[J];國際造紙;1986年01期
5 馮萬勇;特定紅外輻射的特殊性[J];自然雜志;1990年07期
6 肖漢寧;;陶瓷紅外輻射材料及其應用[J];中國陶瓷;1992年04期
7 徐衛(wèi)林,張保國,石天威,,曹俊周,姚穆;紡織纖維集合體與紅外輻射──對紅外輻射透射、反射、吸收的比較研究[J];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8 徐衛(wèi)林,張保國,石天威,曹俊周,姚穆;紡織纖維集合體與紅外輻射──對紅外輻射透射、反射、吸收的比較研究[J];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9 石成利,梁忠友;紅外輻射涂料的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中國陶瓷工業(yè);2005年04期
10 任曉輝;張旭東;何文;吳作貴;;紅外輻射材料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現(xiàn)代技術(shù)陶瓷;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琦;;紅外輻射材料的應用及研究現(xiàn)狀[A];第十三屆全國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本睿;錢麗勛;李卓;;高紅外輻射膜材料研制及性能實驗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全國發(fā)光分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宋本慶;;紅外輻射增效技術(shù)的新發(fā)展[A];第十三屆全國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素云;夏朝勇;朱文學;;紅外輻射在谷物干燥中的應用[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shù)學會第五屆年會暨第四屆東西方食品業(yè)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夏朝勇;朱文學;張仲欣;;紅外輻射在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中的應用與進展[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shù)學會第五屆年會暨第四屆東西方食品業(yè)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褚治德;諸凱;焦士龍;楊俊紅;孟憲玲;;紅外輻射與對流傳熱的節(jié)能減排研究[A];紅外輻射與對流傳熱的節(jié)能減排研究——全國第十一屆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侯峙云;周桂耀;侯藍田;;紅外輻射與物質(zhì)作用的熱過程研究[A];第八屆全國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摘要集[C];2001年
8 尹荔松;沈輝;;選擇性紅外輻射陶瓷微粉的納米技術(shù)改性及應用[A];第八屆全國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摘要集[C];2001年
9 薛戰(zhàn)理;;低背景紅外輻射校準裝置研究[A];第十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邵秀梅;于月華;方家熊;;紅外輻射及其測量方法[A];全國第十四屆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吳立新;固體地球災害遙感監(jiān)測基礎(chǔ)研究的進展[N];中國測繪報;2008年
2 范廣宏 任明偉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先進制造技術(shù)研究中心 吳元德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基礎(chǔ)學院 楊子彬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chǔ)醫(yī)學研究所 北京;技術(shù)創(chuàng)新促紅外線醫(yī)療保健作用凸顯[N];科技日報;2014年
3 ;抑菌紅外輻射陶瓷釉面磚[N];今日信息報;2003年
4 張連生;特征紅外輻射脫水技術(shù)及其應用領(lǐng)域[N];中國特產(chǎn)報;2001年
5 山東科潤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存文;紅外輻射熱能轉(zhuǎn)換器的應用[N];中國建材報;2013年
6 廖林煒 許中勝 本報特約記者 陸文強;光電武器異軍突起[N];解放軍報;2012年
7 田武;“陸戰(zhàn)之王”隱形有高招[N];中國國防報;2004年
8 陳雪根;新型瓷磚專利 首遇強制拍賣[N];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
9 付穎;新型瓷磚專利首遇強制拍賣[N];中華建筑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凈玉;球形離散顆粒抑制熱噴流紅外輻射規(guī)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2 汪喜波;紅外輻射與對流聯(lián)合干燥的理論分析及試驗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3 武曉燕;高紅外輻射無機非金屬晶體材料的制備及其堿液蒸發(fā)應用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康康;基于蒙皮紅外輻射測溫方法研究[D];沈陽大學;2015年
2 李賢揚;Cr_2O_3-TiO_2-Al_2O_3系高溫輻射節(jié)能涂料的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王立山;王臺鋪煤礦旺格維利采煤法紅外輻射物理相似模擬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劉瓊蘭;探究鋼和黃銅表面氧化膜對發(fā)射率的影響[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鄭躍瑜;遠距離目標紅外輻射探測研究[D];湘潭大學;2015年
6 湯倩;紅外輻射偏振建模與仿真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李大釗;海面紅外輻射與散射特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8 陳璐;海面紅外輻射特性建模與仿真[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9 施加寶;海天背景的紅外輻射散射特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黃東;紅外輻射材料的研究及其燃油活化的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04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60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