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朱家洼鉬礦床成礦流體特征及對成因指示
發(fā)布時間:2023-10-02 22:28
張家口朱家洼鉬礦床是近年來華北地臺北緣中段繼內(nèi)蒙古曹四夭特大型鉬礦床之后發(fā)現(xiàn)的又一個規(guī)?蛇_大型的鉬礦床。鉬礦床主要呈半隱伏—隱伏狀圍繞分布于駱駝山巖體周邊。本次對礦區(qū)2個鉆孔中采集的11件富含輝鉬礦的石英礦物,進行了包裹體巖相學(xué)、顯微測溫、包裹體氣、液相成分及氫氧分析。結(jié)果顯示:該礦床流體包裹體可分為4種類型:富液相包裹體、富氣相包裹體、含子晶包裹體和富CO2三相包裹體。其中,富CO2三相包裹體分布較少,其余3種類型包裹體常見。含子礦物的包裹體均一溫度、鹽度分別在400℃和45%NaCl eqv左右;富液相包裹體均一溫度平均值為277.43℃,鹽度20%NaCl eqv左右;富氣包裹體和富CO2包裹體均一溫度分別為380℃和30℃;鹽度較低,分別為6%NaCl eqv和2.04%NaCl eqv左右。氣液相成分分析顯示流體體系成分以H2O、Cl-、F-、Na+、K+離子為主,Ca2+,SO42-含量較低,特征離子比值暗示流體來源于巖漿流體。成礦流體總體上屬于H2O-NaCl體系。氫氧同位素組成顯示,成礦流體主要來源于巖漿水。沸騰作用是輝鉬礦沉淀的主要機制。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成礦地質(zhì)背景
3 礦床地質(zhì)特征
4 樣品采樣與實驗方法
4.1 顯微測溫樣品采樣與測試方法
4.2 氫-氧同位素樣品與測試方法
5 測試結(jié)果
5.1 流體包裹體巖相學(xué)特征
5.2 流體包裹體顯微測溫分析
5.3 流體包裹體成分分析
5.4 H-O同位素組成
6 討論
6.1 成礦流體特征及演化
6.2 成礦流體來源
6.3 成礦物質(zhì)遷移富集機制及流體成礦過程
6.4 朱家洼—曹四夭鉬礦床流體包裹體對比
7 結(jié)論
本文編號:3850408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成礦地質(zhì)背景
3 礦床地質(zhì)特征
4 樣品采樣與實驗方法
4.1 顯微測溫樣品采樣與測試方法
4.2 氫-氧同位素樣品與測試方法
5 測試結(jié)果
5.1 流體包裹體巖相學(xué)特征
5.2 流體包裹體顯微測溫分析
5.3 流體包裹體成分分析
5.4 H-O同位素組成
6 討論
6.1 成礦流體特征及演化
6.2 成礦流體來源
6.3 成礦物質(zhì)遷移富集機制及流體成礦過程
6.4 朱家洼—曹四夭鉬礦床流體包裹體對比
7 結(jié)論
本文編號:3850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8504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