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早子溝金礦原生暈分帶特征及深部找礦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3-09-03 17:57
甘肅省早子溝金礦位于西秦嶺西段,是20世紀末通過1∶20萬化探掃面發(fā)現的超大型金礦,該礦床是典型的中低溫巖漿熱液礦床,礦體主要受斷裂構造和脈巖的控制。為了解決深部找礦的問題,本文收集了礦區(qū)61個鉆孔相關資料,得到了4 012個鉆孔原生暈的數據。通過對原生暈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R型聚類分析、因子分析和原生暈濃度分帶特征研究,認為找礦的最佳指示元素為Au、As、Sb、Ag、Hg、W,其中與Au成礦最密切、最直接的指示元素是As和Sb;通過計算原生暈分帶指數,得到了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從上到下)為Au-Hg-Bi-Pb-Mo-Sb-Ag-Cu-W-Zn-Co-As,Sb和As等前緣指示元素出現在尾暈元素之后,顯示深部可能存在盲礦體。基于以上研究,結合地質方面的認識,評價了礦區(qū)深部含礦性,提取了深部找礦信息。并據此構建了早子溝金礦地質-地球化學深部找礦模型,圈出了2處深部找礦靶區(qū)。
【文章頁數】:1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礦床地質概況
1.1 礦床地質
1.2 礦體特征
2 元素組合特征
2.1 樣品采集與測試
2.2 礦床元素含量特征
2.3 相關性分析
2.4 R型聚類分析
2.5 因子分析
3 原生暈特征
3.1 原生暈濃度分帶特征
3.2 原生暈軸向分帶特征
4 找礦模型與找礦預測
4.1 含礦性評價
4.2 找礦信息提取
4.3 找礦模型的建立
5 結論
本文編號:3845514
【文章頁數】:1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礦床地質概況
1.1 礦床地質
1.2 礦體特征
2 元素組合特征
2.1 樣品采集與測試
2.2 礦床元素含量特征
2.3 相關性分析
2.4 R型聚類分析
2.5 因子分析
3 原生暈特征
3.1 原生暈濃度分帶特征
3.2 原生暈軸向分帶特征
4 找礦模型與找礦預測
4.1 含礦性評價
4.2 找礦信息提取
4.3 找礦模型的建立
5 結論
本文編號:38455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8455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