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山地區(qū)重磁場特征與深部成礦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19:04
熊耳山地區(qū)是河南省重要的金銀鉛鋅鉬多金屬礦產地,現(xiàn)已查明各類礦床(點) 121個。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該區(qū)多金屬礦產的形成與中生代中酸性巖漿的侵入活動關系密切,現(xiàn)有礦床分布比較集中的區(qū)域,深部都有隱伏巖體賦存。通過對熊耳山地區(qū)重磁場特征的分析,建立了熊耳山地區(qū)隱伏巖體侵入模型。熊耳山西段主要是寨凹隱伏巖體,賦存面積約310 km2,分3個階梯深度:0~0.8 km、0.8~2 km、2~4 km;熊耳山中段鐵爐坪-花山隱伏巖體位于寨凹隱伏巖體和花山巖體之間,賦存面積約184 km2,深度3~5 km;熊耳山東段舊縣-花山隱伏巖體,賦存面積約338 km2,北部深度0~1.5km,向南逐步加深至1.5~3 km。根據區(qū)域礦產分布分帶特征,結合隱伏巖體侵入模型,預測了深部成礦模型。研究表明,在熊耳山西段有尋找大型斑巖型鉬鎢銅礦和大型金礦的潛力;中段隱伏巖體深度較大,以尋找中低溫礦產為主;東段地質勘查程度相對較高,深部仍有尋找斑巖型鉬金銅礦的潛力。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1 成礦地質背景
2 重磁場特征
2.1 物性特征
2.2 重磁場特征
2.2.1 寨凹重力低值區(qū)
2.2.2 舊縣-花山重力低值區(qū)
2.2.3 上宮-秋扒重力高值區(qū)
3 隱伏巖體侵入模型
3.1 典型重力剖面反演計算
3.2 隱伏巖體侵入模型
4 立體成礦模型
4.1 區(qū)內礦產分布規(guī)律
4.2 立體成礦模型
5 結論
本文編號:3754829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1 成礦地質背景
2 重磁場特征
2.1 物性特征
2.2 重磁場特征
2.2.1 寨凹重力低值區(qū)
2.2.2 舊縣-花山重力低值區(qū)
2.2.3 上宮-秋扒重力高值區(qū)
3 隱伏巖體侵入模型
3.1 典型重力剖面反演計算
3.2 隱伏巖體侵入模型
4 立體成礦模型
4.1 區(qū)內礦產分布規(guī)律
4.2 立體成礦模型
5 結論
本文編號:37548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7548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