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東褐煤熱壓脫水機理與經濟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8 07:13
本文關鍵詞:蒙東褐煤熱壓脫水機理與經濟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我國蒙東地區(qū)貯藏有豐富的褐煤資源,由于全水分高達30%以上,Qnet,ar不到3500kcal/kg,影響了長距離運輸的經濟性和電廠燃用的經濟性。由于世界能源危機和國內煤炭緊缺,很多電廠紛紛采購褐煤,以摻燒的方式代替部分煙煤。因此采用經濟有效的方法脫除褐煤的水分,擴大褐煤經濟利用范圍具有重大意義。 褐煤熱壓脫水是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對褐煤進行加熱加壓,以模擬成煤過程,從而改變褐煤內部結構,脫除煤中水分,增加發(fā)熱量,使褐煤的物性趨向于煙煤。由于該脫水方法在一定的壓力下進行,煤中水分以液態(tài)形式脫除,因此能耗較低。此外由于采用熱壓對褐煤進行改質,可以有效抑制褐煤脫水后的再回水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文針對褐煤熱壓脫水技術,搭建脫水試驗臺,并通過熱分析等試驗方法確定脫水工況,對我國蒙東大雁褐煤在不同壓力下熱壓脫水,得到脫水后褐煤。褐煤的水分有明顯程度的下降,全水分僅為原褐煤的25%左右,收到基發(fā)熱量增加35%-40%。熱壓后褐煤的回水有一定的抑制。通過電鏡掃描和低溫氮吸附研究熱壓脫水前后褐煤的外表面形態(tài)和孔隙結構,褐煤熱壓后表面光滑且孔體積變小。通過對理論經濟性分析得到脫水后褐煤的運輸經濟性和電廠經濟性有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褐煤 熱壓脫水 脫水能耗 回水作用 比表面積 孔隙特征 經濟性 磨煤機出力 褐煤摻燒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TD94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緒論11-28
- 1.1 世界能源及煤炭發(fā)展現狀11-15
- 1.1.1 世界能源及煤炭發(fā)展現狀11-12
- 1.1.2 我國能源及煤炭發(fā)展現狀12-14
- 1.1.3 浙江省經濟和能源概況14-15
- 1.2 蒙東褐煤資源概述15-18
- 1.2.1 褐煤概述15
- 1.2.2 世界褐煤資源概況15
- 1.2.3 我國褐煤資源概況15-16
- 1.2.4 內蒙古自治區(qū)褐煤資源概況16-18
- 1.3 褐煤的利用現狀及脫水的意義18-19
- 1.3.1 褐煤的利用現狀18
- 1.3.2 褐煤脫水的意義18-19
- 1.4 褐煤脫水技術背景19-26
- 1.4.1 褐煤脫水概況19-20
- 1.4.2 褐煤脫水方法分類20-24
- 1.4.3 褐煤脫水工藝比較24-25
- 1.4.4 褐煤脫水工程應用概況25
- 1.4.5 褐煤脫水方法存在的問題25-26
- 1.5 本文研究內容及方法26-28
- 2 褐煤的水分28-40
- 2.1 引言28
- 2.2 褐煤的水分28-29
- 2.2.1 褐煤的水分28
- 2.2.2 褐煤高水分的原因28-29
- 2.3 褐煤中水分的分類29-31
- 2.3.1 外在水29-30
- 2.3.2 孔隙水30
- 2.3.3 分子水30
- 2.3.4 結晶水30-31
- 2.4 不同水分析出所需能耗研究31-38
- 2.4.1 熱重-差熱聯用試驗31-33
- 2.4.2 試驗數據處理33-36
- 2.4.3 不同水分的脫水能耗36-38
- 2.4.4 同種水分子的脫水能耗差38
- 2.5 本章小節(jié)38-40
- 3 蒙東褐煤熱壓脫水試驗研究40-51
- 3.1 引言40
- 3.2 熱壓脫水試驗臺40-41
- 3.3 熱壓脫水試驗工況選擇41-46
- 3.3.1 蒙東褐煤的燃燒特性42-43
- 3.3.2 蒙東褐煤的溫升速率43-45
- 3.3.3 蒙東褐煤的可壓縮性45-46
- 3.3.4 蒙東褐煤熱壓脫水工況選擇46
- 3.4 蒙東褐煤熱壓脫水試驗46-48
- 3.4.1 試驗步驟46
- 3.4.2 蒙東褐煤熱壓脫水效果46-47
- 3.4.3 熱壓褐煤的回水特性47-48
- 3.5 溫度和壓力分別對褐煤脫水的作用48-49
- 3.5.1 溫度對褐煤脫水的作用48-49
- 3.5.2 壓力對褐煤脫水的作用49
- 3.5.3 預熱后冷壓對褐煤脫水的作用49
- 3.6 本章小節(jié)49-51
- 4 熱壓脫水對褐煤的改質51-63
- 4.1 引言51
- 4.2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煤質特征51-56
- 4.2.1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煤質指標51-52
- 4.2.2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發(fā)熱量52
- 4.2.3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揮發(fā)分52-53
- 4.2.4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灰分53
- 4.2.5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元素組成53-54
- 4.2.6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燃燒特性54-55
- 4.2.7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其它性質55-56
- 4.3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表面形態(tài)56-57
- 4.4 熱壓脫水后褐煤的孔隙特性57-61
- 4.4.1 熱壓脫水后褐煤孔隙結構57-60
- 4.4.2 灰對熱壓效果的影響60-61
- 4.5 本章小節(jié)61-63
- 5 褐煤脫水的經濟性分析63-78
- 5.1 引言63
- 5.2 脫水理論能耗63-65
- 5.2.1 加熱水所需的理論能量63-64
- 5.2.2 加熱干燥煤所需的理論能量64-65
- 5.2.3 褐煤脫水理論能耗65
- 5.3 運輸經濟性65-69
- 5.3.1 褐煤脫水的坑口利用經濟性65-66
- 5.3.2 褐煤脫水的鐵路運輸經濟性66-68
- 5.3.3 褐煤脫水的海運經濟性68-69
- 5.4 對制粉系統和鍋爐影響69-76
- 5.4.1 機組設備及煤質指標69-72
- 5.4.2 對電廠制粉系統的影響72-73
- 5.4.3 對電廠鍋爐負荷的影響73-75
- 5.4.4 對電廠鍋爐排煙損失的影響75-76
- 5.5 本章小節(jié)76-78
- 6 全文總結及展望78-83
- 6.1 全文總結78
- 6.2 主要研究內容及結論78-81
- 6.3 不足及展望81-83
- 參考文獻83-93
- 作者簡介93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武建軍;李慧蓉;周國莉;商玉坤;蔡志丹;王偉;;脫水褐煤復吸特性及孔結構對復吸影響研究[J];煤炭工程;2012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萬永周;褐煤熱壓脫水工藝及機理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蒙東褐煤熱壓脫水機理與經濟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54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754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