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干樹金礦鉆孔原生暈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11:50
研究區(qū)位于華北板塊南緣,熊耳山隆斷區(qū)。區(qū)域結晶基底為太古宇太華群片麻巖,蓋層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巖、官道口群白云巖,區(qū)域斷裂構造發(fā)育,燕山期巖漿活動頻繁,成礦地質條件非常優(yōu)越,是河南省著名的金、銀、多金屬生產基地。干樹金礦位于熊耳山上宮金礦田內,上宮金礦田在全國"358"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中新增備案金資源量60 t以上,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干樹金礦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干樹金礦屬熱液作用形成的構造蝕變巖型金礦床,金礦體的產出嚴格受F1斷裂控制。利用相關性分析、聚類分析對礦體元素親疏程度進行了研究,采用格里戈良分帶指數(shù)法確定了礦床原生暈的軸向分帶序列,并通過原生暈等值線圖對深部礦床進行了預測。研究表明:①Ag、Hg、Cu與Au關系最為密切,可以作為地球化學找礦的指示元素;②礦床原生暈的軸向分帶序列為Hg→Ag→V→As→Au→W→Sb→Mn→Mo→Cu→Zn→Pb→Ba,反映礦床多期疊加成礦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反分帶"特征,預示著礦脈向深部還有很大的延深或者第二個隱伏礦體存在;③預測礦體向深部仍有很大的延深、且向北東側側伏;④在F1斷裂深部0~-1 000 m標高、上宮41#線至干樹66#線預...
【文章來源】:金屬礦山. 2020,(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礦床地質特征
1.1 區(qū)域地質背景
1.2 礦區(qū)地質特征
1.3 礦床地質特征
1.4 礦床成礦機制
2 樣品采集、測試
3 原生暈數(shù)據(jù)分析
3.1 數(shù)據(jù)KMO和Bartlett’s球度檢驗
3.2 相關性分析
3.3聚類分析
4 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
4.1 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確定
4.2 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討論
5 原生暈分布特征及成礦預測
6 預測可靠性驗證
7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熊耳山西青崗坪金礦床綜合找礦方法及礦床潛力評價[J]. 常嘉毅,梁新輝,劉燕青,張爭輝,張怡靜,田海濤,毛寧. 有色金屬(礦山部分). 2020(04)
[2]豫西上宮金礦田地球化學三維特征研究[J]. 高曉,劉耀文,張?zhí)K坤,汪江河,馮紹平,黃嵐,王瀟灑,師飛霞,程蓓雷. 礦產勘查. 2019(09)
[3]豫西南老灣金礦原生暈地球化學特征及深部成礦預測[J]. 陳建立,郭鵬,陳英男,趙煥,魏從玲,張宏燕. 金屬礦山. 2019(07)
[4]熊耳山礦集區(qū)干樹金礦床深部大型盲礦體的發(fā)現(xiàn)及意義[J]. 梁新輝. 黃金. 2019(01)
[5]熊耳山干樹金礦床主礦脈深部找礦前景分析[J]. 王俊德,馮紹平,汪洋,劉耀文,張?zhí)K坤,黃嵐,郭娜娜. 黃金. 2018(05)
[6]豫西上宮金礦田斷裂構造控礦特征及找礦潛力分析[J]. 梁新輝,王小濤,邵愛東,常嘉毅,張怡靜,田海濤,王瀟灑. 礦產勘查. 2018(01)
[7]熊耳山上宮金礦床圍巖蝕變特征及找礦意義[J]. 馮紹平,汪江河,劉耀文,張?zhí)K坤,黃嵐,田海濤,王小濤,常嘉毅,李利,王瀟灑. 礦產勘查. 2017(03)
[8]河南上宮金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J]. 王曉輝. 礦產勘查. 2015(03)
[9]河南省上宮金礦成礦熱力學條件及成礦機制[J]. 胡新露,姚書振,何謀春,熊索菲,丁振舉,宮勇軍,譚滿堂.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12)
[10]豫西上宮金礦構造控礦特征及成礦作用探討[J]. 宋凱,郝曉圓,汪江河,趙春和,孔源,牛樹銀. 黃金科學技術. 2013(06)
博士論文
[1]華北陸塊南緣中生代構造演化與鉛鋅銀成礦作用[D]. 葉會壽.中國地質科學院 2006
本文編號:3588454
【文章來源】:金屬礦山. 2020,(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礦床地質特征
1.1 區(qū)域地質背景
1.2 礦區(qū)地質特征
1.3 礦床地質特征
1.4 礦床成礦機制
2 樣品采集、測試
3 原生暈數(shù)據(jù)分析
3.1 數(shù)據(jù)KMO和Bartlett’s球度檢驗
3.2 相關性分析
3.3聚類分析
4 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
4.1 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確定
4.2 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討論
5 原生暈分布特征及成礦預測
6 預測可靠性驗證
7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熊耳山西青崗坪金礦床綜合找礦方法及礦床潛力評價[J]. 常嘉毅,梁新輝,劉燕青,張爭輝,張怡靜,田海濤,毛寧. 有色金屬(礦山部分). 2020(04)
[2]豫西上宮金礦田地球化學三維特征研究[J]. 高曉,劉耀文,張?zhí)K坤,汪江河,馮紹平,黃嵐,王瀟灑,師飛霞,程蓓雷. 礦產勘查. 2019(09)
[3]豫西南老灣金礦原生暈地球化學特征及深部成礦預測[J]. 陳建立,郭鵬,陳英男,趙煥,魏從玲,張宏燕. 金屬礦山. 2019(07)
[4]熊耳山礦集區(qū)干樹金礦床深部大型盲礦體的發(fā)現(xiàn)及意義[J]. 梁新輝. 黃金. 2019(01)
[5]熊耳山干樹金礦床主礦脈深部找礦前景分析[J]. 王俊德,馮紹平,汪洋,劉耀文,張?zhí)K坤,黃嵐,郭娜娜. 黃金. 2018(05)
[6]豫西上宮金礦田斷裂構造控礦特征及找礦潛力分析[J]. 梁新輝,王小濤,邵愛東,常嘉毅,張怡靜,田海濤,王瀟灑. 礦產勘查. 2018(01)
[7]熊耳山上宮金礦床圍巖蝕變特征及找礦意義[J]. 馮紹平,汪江河,劉耀文,張?zhí)K坤,黃嵐,田海濤,王小濤,常嘉毅,李利,王瀟灑. 礦產勘查. 2017(03)
[8]河南上宮金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J]. 王曉輝. 礦產勘查. 2015(03)
[9]河南省上宮金礦成礦熱力學條件及成礦機制[J]. 胡新露,姚書振,何謀春,熊索菲,丁振舉,宮勇軍,譚滿堂.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12)
[10]豫西上宮金礦構造控礦特征及成礦作用探討[J]. 宋凱,郝曉圓,汪江河,趙春和,孔源,牛樹銀. 黃金科學技術. 2013(06)
博士論文
[1]華北陸塊南緣中生代構造演化與鉛鋅銀成礦作用[D]. 葉會壽.中國地質科學院 2006
本文編號:3588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5884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