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剪切帶型金礦三階段構造成礦模式——以廣東河臺金礦床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2-23 23:53
基于對粵西河臺韌性剪切帶型金礦的構造解析,本文提出了韌性剪切帶型金礦成礦的一種新構造模式,即:在大型韌性剪切帶運動指向的前鋒,當擴展弱化而出現(xiàn)分支糜棱巖帶時,就會在韌性剪切帶中出現(xiàn)由強變形帶包繞的構造透鏡體弱變形域。由于透鏡體域中央巖石處于脆性環(huán)境,在變形分解過程中,強變形帶中含金流體會通過巖石中的微破裂滲透到相對低壓的弱變形構造透鏡體域中央,并通過構造泵吸機制在其中產生周期性的液壓致裂與裂開-愈合,這為在韌性剪切階段活動的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沉淀場所。上述構造機制很好地解釋了河臺金礦床中透鏡狀特富礦體的成因。河臺含金韌性剪切帶在韌性、韌-脆性及脆性階段在同位空間并列與疊加了不同類型金礦體,從早到晚分別形成細脈-浸染型、石英脈型與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體。河臺韌性剪切帶群為粵西深層次逆沖推覆構造前緣陡坡帶的分支糜棱巖帶,其韌性剪切階段為左旋平-逆剪切,韌-脆性與脆性階段轉變?yōu)橛倚?逆剪切,并依此討論了金礦體的側伏規(guī)律及隱伏礦體的預測方向。
【文章來源】: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20,44(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河臺金礦床地質簡圖(據(jù)凌井生等,1992)
河臺高村金礦床120中段部分礦段水平斷面圖
河臺金礦床韌性剪切帶顯微構造剪切指向標志(XZ切面),指示上盤逆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弱變形域成礦及其地質意義[J]. 汪勁草,王方里,湯靜如,程雄衛(wèi),韋安偉,葉琳.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5(02)
[2]膠西北金礦階梯式成礦模式[J]. 宋明春,伊丕厚,徐軍祥,崔書學,沈昆,姜洪利,袁文花,王化江.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2(07)
[3]礦體形貌分類及其成礦指示[J]. 汪勁草.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1(04)
[4]成礦構造的基本問題[J]. 汪勁草. 地質學報. 2010(01)
[5]礦體的側伏規(guī)律及其地質意義[J]. 汪勁草,王蓉嶸,周瑤,萬方良,陳彬彬. 桂林工學院學報. 2006(03)
[6]論構造透鏡體控礦[J]. 汪勁草,夏斌,嵇少丞.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3(08)
[7]對玲瓏—焦家礦集區(qū)幾個關鍵地質問題的認識[J]. 汪勁草,夏斌,湯靜如.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03(02)
[8]構造透鏡體中成礦雛形斷裂的形成過程[J]. 汪勁草,夏斌,湯靜如. 地球科學進展. 2003(02)
[9]河臺金礦富礦包的發(fā)現(xiàn)、預測及開發(fā)意義[J]. 王斯亮. 南方鋼鐵. 2000(04)
[10]山東玲瓏—焦家地區(qū)形變類型與金礦的關系[J]. 盧煥章,Guy Arcambault,李院生,魏家秀,陳娜娜,張國平,袁萬春,陳曉楓,龍洪波. 地質學報. 1999(02)
本文編號:3549426
【文章來源】: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20,44(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河臺金礦床地質簡圖(據(jù)凌井生等,1992)
河臺高村金礦床120中段部分礦段水平斷面圖
河臺金礦床韌性剪切帶顯微構造剪切指向標志(XZ切面),指示上盤逆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弱變形域成礦及其地質意義[J]. 汪勁草,王方里,湯靜如,程雄衛(wèi),韋安偉,葉琳.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5(02)
[2]膠西北金礦階梯式成礦模式[J]. 宋明春,伊丕厚,徐軍祥,崔書學,沈昆,姜洪利,袁文花,王化江.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2(07)
[3]礦體形貌分類及其成礦指示[J]. 汪勁草.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1(04)
[4]成礦構造的基本問題[J]. 汪勁草. 地質學報. 2010(01)
[5]礦體的側伏規(guī)律及其地質意義[J]. 汪勁草,王蓉嶸,周瑤,萬方良,陳彬彬. 桂林工學院學報. 2006(03)
[6]論構造透鏡體控礦[J]. 汪勁草,夏斌,嵇少丞.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3(08)
[7]對玲瓏—焦家礦集區(qū)幾個關鍵地質問題的認識[J]. 汪勁草,夏斌,湯靜如.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03(02)
[8]構造透鏡體中成礦雛形斷裂的形成過程[J]. 汪勁草,夏斌,湯靜如. 地球科學進展. 2003(02)
[9]河臺金礦富礦包的發(fā)現(xiàn)、預測及開發(fā)意義[J]. 王斯亮. 南方鋼鐵. 2000(04)
[10]山東玲瓏—焦家地區(qū)形變類型與金礦的關系[J]. 盧煥章,Guy Arcambault,李院生,魏家秀,陳娜娜,張國平,袁萬春,陳曉楓,龍洪波. 地質學報. 1999(02)
本文編號:35494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5494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