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甕福磷礦礦床地球化學特征——以老虎洞磷礦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2-11 12:56
甕福磷礦床賦存于震旦系下統(tǒng)陡山沱組(Z1d),是典型的海相碳酸鹽磷礦床。研究區(qū)內(nèi)磷塊巖富P2O5、CaO;K2O、TiO2及Al2O3構(gòu)成粘土礦物,以膠結(jié)物形式膠結(jié)于顆粒間孔隙中,阻礙磷質(zhì)的膠結(jié)。輕重稀土元素分異程度較低袁啄Ce呈輕微負異常袁啄Eu呈輕微正異常袁啄Y且正異常袁啄Pr呈正異常袁Ceanom為-0.3353~0.0010袁推斷成磷環(huán)境從b礦層至a磷礦層氧化性增強。
【文章來源】:冶金與材料. 2020,40(06)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白巖背斜傾伏端(玉華、北斗山)磷塊巖稀土元素北美頁巖配分曲線
圖1 白巖背斜傾伏端(玉華、北斗山)磷塊巖稀土元素北美頁巖配分曲線研究區(qū)內(nèi)a層礦磷塊巖礦石類型為條帶狀白云質(zhì)磷塊巖,磷塊巖中礦石礦物含量大于65%,礦物顆粒粒徑0.1~0.4mm,為砂屑級,呈圓狀、橢圓狀,分選性、磨圓度較好,具有較高含量的稀土元素,為268.32~426.90(10-6);b層礦磷塊巖礦石類型以內(nèi)碎屑磷塊巖為主,含少量凝膠狀磷塊巖,底部為炭泥質(zhì)磷塊巖,礦石礦物為膠磷礦,且膠磷礦呈無定型狀,因其是在海浪的機械作用下打碎a礦層,伴隨海侵、海退沉積形成,其與海水接觸時間較短,沉積速率較快,上述因素導致b層礦磷塊巖中稀土元素含量較a層礦低,為64.35~224.57(10-6),且區(qū)內(nèi)輕重稀土元素分異程度較低。δCe呈負異常,異常值為0.483~0.978,且b層礦較a層礦異常明顯;δEu呈輕微正異常,異常值為0.913~1.348;δY異常值為1.285~2.423,均值1.866;δPr異常值為1.036~1.305,均值1.167;Ceanom為-0.3353~0.0010,b層礦為-0.3353~-0.26,a層礦為-0.1744~0.001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藻類及其有機質(zhì)的成礦作用試驗[J]. 劉志禮,劉雪嫻,李朋富. 沉積學報. 1999(01)
本文編號:3534718
【文章來源】:冶金與材料. 2020,40(06)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白巖背斜傾伏端(玉華、北斗山)磷塊巖稀土元素北美頁巖配分曲線
圖1 白巖背斜傾伏端(玉華、北斗山)磷塊巖稀土元素北美頁巖配分曲線研究區(qū)內(nèi)a層礦磷塊巖礦石類型為條帶狀白云質(zhì)磷塊巖,磷塊巖中礦石礦物含量大于65%,礦物顆粒粒徑0.1~0.4mm,為砂屑級,呈圓狀、橢圓狀,分選性、磨圓度較好,具有較高含量的稀土元素,為268.32~426.90(10-6);b層礦磷塊巖礦石類型以內(nèi)碎屑磷塊巖為主,含少量凝膠狀磷塊巖,底部為炭泥質(zhì)磷塊巖,礦石礦物為膠磷礦,且膠磷礦呈無定型狀,因其是在海浪的機械作用下打碎a礦層,伴隨海侵、海退沉積形成,其與海水接觸時間較短,沉積速率較快,上述因素導致b層礦磷塊巖中稀土元素含量較a層礦低,為64.35~224.57(10-6),且區(qū)內(nèi)輕重稀土元素分異程度較低。δCe呈負異常,異常值為0.483~0.978,且b層礦較a層礦異常明顯;δEu呈輕微正異常,異常值為0.913~1.348;δY異常值為1.285~2.423,均值1.866;δPr異常值為1.036~1.305,均值1.167;Ceanom為-0.3353~0.0010,b層礦為-0.3353~-0.26,a層礦為-0.1744~0.001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藻類及其有機質(zhì)的成礦作用試驗[J]. 劉志禮,劉雪嫻,李朋富. 沉積學報. 1999(01)
本文編號:35347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5347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