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根沙塘地區(qū)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礦模型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16:30
根沙塘地區(qū)位于夏河—合作斷裂以北的中秦嶺金銅鉛鋅鎢鉬多金屬成礦帶,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yōu)越。1∶5萬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以Ag、Au、As等元素異常為主,套合好,且具分帶性,通過路線踏勘對綜合異常進行查證,發(fā)現了鉛鋅銀礦(化)體,該礦(化)體明顯受美武巖體與圍巖接觸帶、北北西向層間斷裂控制,與硅化、電氣石化、孔雀石化、方鉛礦化、閃鋅礦化、輝銀礦化等密切相關;基巖光譜曲線在礦(化)體附近呈單峰,指示礦(化)體的存在;礦(化)體的磁化率多小于20×10-5SI(κ),其磁化率較圍巖弱,并表現為負磁異常特征。據此建立了研究區(qū)找礦模型,經查證,初步圈定1條金礦(化)體和1條鉛鋅銀多金屬礦(化)體。因此,該找礦模型可有效指導研究區(qū)進一步找礦。
【文章來源】:黃金. 2020,41(08)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甘肅省夏河—合作地區(qū)地質簡圖
研究區(qū)內出露地層主要為新近系甘肅群(NG)和下石炭統(tǒng)巴都組一段(C1b1)。甘肅群巖性主要為磚紅色砂礫巖;巴都組一段巖性主要為灰青—灰色塊狀細粒石英砂巖、灰色厚層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局部夾淺紅色薄層長石砂巖(見圖2)。研究區(qū)內侵入巖發(fā)育,巖性主要為花崗閃長巖(γδ),總體呈東西向展布,為區(qū)域美武巖體的北延。美武巖體與巴都組一段接觸帶硅化、電氣石化、褐鐵礦化普遍較強。
綜合異常HS-9剖析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甘肅省拉美扎沙地區(qū)找礦模型及找礦效果[J]. 劉景顯,韋樂樂,火興達,李康寧,張建鵬,嚴康. 黃金. 2020(04)
[2]甘肅早子溝金礦“三位一體”找礦預測地質模型的構建[J]. 李康寧,李鴻睿,賈儒雅,嚴康,李鵬兵,王濤,韋樂樂. 礦產勘查. 2019(06)
[3]西秦嶺甘青交界一帶晚三疊世火山巖巖石成因及構造指示意義[J]. 劉伯崇,李康寧,史海龍,蒲萬峰,汪宏濤,王舒恒. 現代地質. 2018(04)
[4]西秦嶺早子溝金礦控礦斷裂形成演化[J]. 梁志錄,陳國忠,麻紅順,張愿寧.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6(02)
[5]義敦島弧帶夏塞銀鉛鋅礦床地質、物化探特征及綜合找礦模型[J]. 李艷軍,魏俊浩,李歡,陳沖,陜亮,侯本俊. 中國地質. 2014(05)
[6]甘肅夏河—合作金礦密集區(qū)控礦因素及資源潛力分析[J]. 柳生祥,陳耀宇,劉強,雒曉剛. 礦床地質. 2012(S1)
[7]中國大陸構造中的西秦嶺—松潘大陸構造結[J]. 張國偉,郭安林,姚安平. 地學前緣. 2004(03)
博士論文
[1]西秦嶺晚古生代弧前盆地沉積與成礦作用[D]. 閆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碩士論文
[1]甘肅省棗子溝金礦中酸性脈巖與金成礦關系研究[D]. 劉勇.長安大學 2013
[2]西秦嶺夏河—合作地區(qū)老豆金礦礦床成因的地球化學和同位素年代學制約[D]. 靳曉野.中國地質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30938
【文章來源】:黃金. 2020,41(08)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甘肅省夏河—合作地區(qū)地質簡圖
研究區(qū)內出露地層主要為新近系甘肅群(NG)和下石炭統(tǒng)巴都組一段(C1b1)。甘肅群巖性主要為磚紅色砂礫巖;巴都組一段巖性主要為灰青—灰色塊狀細粒石英砂巖、灰色厚層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局部夾淺紅色薄層長石砂巖(見圖2)。研究區(qū)內侵入巖發(fā)育,巖性主要為花崗閃長巖(γδ),總體呈東西向展布,為區(qū)域美武巖體的北延。美武巖體與巴都組一段接觸帶硅化、電氣石化、褐鐵礦化普遍較強。
綜合異常HS-9剖析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甘肅省拉美扎沙地區(qū)找礦模型及找礦效果[J]. 劉景顯,韋樂樂,火興達,李康寧,張建鵬,嚴康. 黃金. 2020(04)
[2]甘肅早子溝金礦“三位一體”找礦預測地質模型的構建[J]. 李康寧,李鴻睿,賈儒雅,嚴康,李鵬兵,王濤,韋樂樂. 礦產勘查. 2019(06)
[3]西秦嶺甘青交界一帶晚三疊世火山巖巖石成因及構造指示意義[J]. 劉伯崇,李康寧,史海龍,蒲萬峰,汪宏濤,王舒恒. 現代地質. 2018(04)
[4]西秦嶺早子溝金礦控礦斷裂形成演化[J]. 梁志錄,陳國忠,麻紅順,張愿寧.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6(02)
[5]義敦島弧帶夏塞銀鉛鋅礦床地質、物化探特征及綜合找礦模型[J]. 李艷軍,魏俊浩,李歡,陳沖,陜亮,侯本俊. 中國地質. 2014(05)
[6]甘肅夏河—合作金礦密集區(qū)控礦因素及資源潛力分析[J]. 柳生祥,陳耀宇,劉強,雒曉剛. 礦床地質. 2012(S1)
[7]中國大陸構造中的西秦嶺—松潘大陸構造結[J]. 張國偉,郭安林,姚安平. 地學前緣. 2004(03)
博士論文
[1]西秦嶺晚古生代弧前盆地沉積與成礦作用[D]. 閆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碩士論文
[1]甘肅省棗子溝金礦中酸性脈巖與金成礦關系研究[D]. 劉勇.長安大學 2013
[2]西秦嶺夏河—合作地區(qū)老豆金礦礦床成因的地球化學和同位素年代學制約[D]. 靳曉野.中國地質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30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5309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