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北書樓丘鈾礦床蝕變巖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5 09:21
書樓丘鈾礦床賦礦巖石為淺肉紅色中粗粒似斑狀黑云母鉀長花崗巖,具有高SiO2、Al2O3和全堿含量,低CaO、P2O5、MgO、TiO2含量的特征,為過鋁質、鈣堿性陸殼改造型造山期后花崗巖(S型),鈾含量平均值為18.0×10-6,為成礦提供了部分鈾源。根據蝕變與成礦的關系,書樓丘鈾礦床的蝕變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成巖后期自變質交代作用(白云母化、堿交代),礦前期蝕變(綠泥石化、水云母化、硅化、絹云母化、綠簾石化),成礦期蝕變(赤鐵礦化、黃鐵礦化、螢石化、碳酸鹽化、硅化)和礦后期蝕變(硅化、碳酸鹽化、螢石化)。其中,黃鐵礦化、赤鐵礦化、螢石化、硅化組合可作為找礦標志性蝕變。根據蝕變的種類、發(fā)育程度、水平變化規(guī)律、與鈾礦的關系,將書樓丘鈾礦床水平蝕變分帶劃分為礦化中心帶、礦旁強蝕邊帶、礦旁弱蝕變帶、新鮮花崗巖帶。特征蝕變組合變化為:強硅化+強赤鐵礦化+黃鐵礦化+螢石化+碳酸鹽化→強水云母化+強碳酸鹽化+強綠泥石化+赤鐵礦化→弱水云母化+綠...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花崗巖型熱液鈾礦床產狀示意圖(杜樂天,1982)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學位論文2 區(qū)域地質背景構造背景礦床屬于諸廣復式巖體南部的長江礦田。諸廣山巖體九峰-大余和北東向萬長山構造巖漿活動帶的交匯部與湘桂粵北海西-印支坳陷的結合部,吳川-四會深斷-1)。從殼幔結構看,諸廣山巖體南部鈾成礦的主要的東、北、西、南分別是九龍腦、桂東、九峰幔坳造格局為巖體形成、演化與構造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鈾的非常有利的條件。
2、區(qū)域地質背景、規(guī)模大等特點,其中以南北向、北西向(含北西西向)及北東向(含和北北東向)三組斷裂構造最為重要,其交匯復合控制了區(qū)內鈾礦床的 2-2)。長江礦田位于諸廣巖體南部的中心部位,北北東向、北東東向和北西向構造的交匯處,其中北北東向有塘洞斷裂、成公坳斷裂,北東東向有城黃溪水斷裂、棉花坑斷裂,北西向有油洞斷裂等。馮明月等(2012)指出:長江礦田處于塘洞斷裂與成公坳斷裂所夾持的中,夾持區(qū)內不同序次、不同方向、低級別斷裂構造發(fā)育,交織如網,的完整性,形成大量微裂隙和裂隙,為壓力降低區(qū),水、揮發(fā)分等流體,為花崗巖的蝕變作用提供了條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豫西康山金銀鉛鋅礦床綠泥石電子探針成分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周棟,趙太平,趙鵬彬,張曉團. 礦產勘查. 2018(05)
[2]諸廣南部產鈾花崗巖長江巖體中的綠泥石和鈾源礦物研究[J]. 張麗,孫立強,陳衛(wèi)鋒,伏順成,付宏寧,高爽,魏文芳,沈渭洲,凌洪飛. 高校地質學報. 2018(01)
[3]華南諸廣巖體中段含砷黃鐵礦特征及其與鈾成礦關系[J]. 鄒明亮,黃宏業(yè),劉鑫揚,范立亭,向庭富,徐浩,歐陽平寧. 地質論評. 2017(04)
[4]鄂爾多斯盆地納嶺溝鈾礦床綠泥石特征及地質意義[J]. 夏菲,孟華,聶逢君,嚴兆彬,張成勇,李滿根. 地質學報. 2016(12)
[5]甘肅龍首山成礦帶新水井鈾(釷)礦床元素遷移規(guī)律及成礦作用過程研究[J]. 鐘軍,范洪海,顧大釗,王生云,陳金勇,史長昊,李恒強. 中國地質. 2016(04)
[6]贛南富城巖體黑云母及其蝕變產物綠泥石的礦物化學研究——對鈾成礦的指示意義[J]. 趙友東,吳俊奇,凌洪飛,王洪作. 礦床地質. 2016(01)
[7]熱液蝕變與鈾成礦關系研究方法[J]. 張少平,鄧林燕. 能源研究與管理. 2015(03)
[8]竹山下鈾礦床堿交代巖特征與鈾成礦關系[J]. 靳楊,劉穎,鐘福軍,沈滔. 礦產與地質. 2015(02)
[9]諸廣巖體南部鈾礦區(qū)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及礦床成因分析[J]. 盧小亮,祝民強,鄔鐵. 鈾礦地質. 2015(02)
[10]粵北長江巖體的鋯石U-Pb定年、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黃國龍,劉鑫揚,孫立強,李鐘樞,張世佳. 地質學報. 2014(05)
本文編號:3517854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花崗巖型熱液鈾礦床產狀示意圖(杜樂天,1982)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學位論文2 區(qū)域地質背景構造背景礦床屬于諸廣復式巖體南部的長江礦田。諸廣山巖體九峰-大余和北東向萬長山構造巖漿活動帶的交匯部與湘桂粵北海西-印支坳陷的結合部,吳川-四會深斷-1)。從殼幔結構看,諸廣山巖體南部鈾成礦的主要的東、北、西、南分別是九龍腦、桂東、九峰幔坳造格局為巖體形成、演化與構造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鈾的非常有利的條件。
2、區(qū)域地質背景、規(guī)模大等特點,其中以南北向、北西向(含北西西向)及北東向(含和北北東向)三組斷裂構造最為重要,其交匯復合控制了區(qū)內鈾礦床的 2-2)。長江礦田位于諸廣巖體南部的中心部位,北北東向、北東東向和北西向構造的交匯處,其中北北東向有塘洞斷裂、成公坳斷裂,北東東向有城黃溪水斷裂、棉花坑斷裂,北西向有油洞斷裂等。馮明月等(2012)指出:長江礦田處于塘洞斷裂與成公坳斷裂所夾持的中,夾持區(qū)內不同序次、不同方向、低級別斷裂構造發(fā)育,交織如網,的完整性,形成大量微裂隙和裂隙,為壓力降低區(qū),水、揮發(fā)分等流體,為花崗巖的蝕變作用提供了條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豫西康山金銀鉛鋅礦床綠泥石電子探針成分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周棟,趙太平,趙鵬彬,張曉團. 礦產勘查. 2018(05)
[2]諸廣南部產鈾花崗巖長江巖體中的綠泥石和鈾源礦物研究[J]. 張麗,孫立強,陳衛(wèi)鋒,伏順成,付宏寧,高爽,魏文芳,沈渭洲,凌洪飛. 高校地質學報. 2018(01)
[3]華南諸廣巖體中段含砷黃鐵礦特征及其與鈾成礦關系[J]. 鄒明亮,黃宏業(yè),劉鑫揚,范立亭,向庭富,徐浩,歐陽平寧. 地質論評. 2017(04)
[4]鄂爾多斯盆地納嶺溝鈾礦床綠泥石特征及地質意義[J]. 夏菲,孟華,聶逢君,嚴兆彬,張成勇,李滿根. 地質學報. 2016(12)
[5]甘肅龍首山成礦帶新水井鈾(釷)礦床元素遷移規(guī)律及成礦作用過程研究[J]. 鐘軍,范洪海,顧大釗,王生云,陳金勇,史長昊,李恒強. 中國地質. 2016(04)
[6]贛南富城巖體黑云母及其蝕變產物綠泥石的礦物化學研究——對鈾成礦的指示意義[J]. 趙友東,吳俊奇,凌洪飛,王洪作. 礦床地質. 2016(01)
[7]熱液蝕變與鈾成礦關系研究方法[J]. 張少平,鄧林燕. 能源研究與管理. 2015(03)
[8]竹山下鈾礦床堿交代巖特征與鈾成礦關系[J]. 靳楊,劉穎,鐘福軍,沈滔. 礦產與地質. 2015(02)
[9]諸廣巖體南部鈾礦區(qū)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及礦床成因分析[J]. 盧小亮,祝民強,鄔鐵. 鈾礦地質. 2015(02)
[10]粵北長江巖體的鋯石U-Pb定年、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黃國龍,劉鑫揚,孫立強,李鐘樞,張世佳. 地質學報. 2014(05)
本文編號:3517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5178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