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緣白堊系洛河組砂巖型鈾礦床鈾賦存特征及鈾成礦作用淺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11:57
  本文在對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緣白堊系洛河組含鈾地層構(gòu)造特征及沉積環(huán)境分析基礎(chǔ)上,對鈾礦床的成礦地質(zhì)條件和成因進行了初步探討;并采用電子探針分析方法,對該砂巖型鈾礦中鈾礦物的賦存狀態(tài)進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該區(qū)砂巖型鈾礦物主要為瀝青鈾礦,其主要有兩種存在形式:1)鈾礦物賦存在碎屑顆粒間、膠結(jié)物和巖屑顆粒中,呈粒狀或團塊狀,顆粒大小不一,且主要集中在2~15μm之間,局部團塊可達20~25μm;2)鈾礦物與黃鐵礦共生,以粒狀、網(wǎng)狀和團塊狀分布在不規(guī)則黃鐵礦中或包裹在其表面。初步分析認為研究區(qū)主要存在兩期鈾成礦作用。 

【文章來源】:地質(zhì)找礦論叢. 2020,35(04)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緣白堊系洛河組砂巖型鈾礦床鈾賦存特征及鈾成礦作用淺析


洛河組風成砂沉積構(gòu)造特征

柱狀圖,柱狀圖,地層,探針


樣品的電子探針分析由中陜核工業(yè)集團測試分析中心完成。分析樣品的制備:磨制光礦石片(長寬厚約15mm×15mm×5mm,表面拋光)→噴碳(使用儀器JEOL JEE-420,樣品表面噴鍍約30納米厚的碳膜)。電子探針分析依據(jù)GB/T15074—2008《電子探針定量分析方法通則》開展,使用儀器型號為JEOL JXA-8230,實驗測試電壓為15kV,電流10nA,束斑為1μm,校正方法為ZAF。2.2 鈾礦物賦存狀態(tài)

礦物分布,巖石學,礦石,礦物


與鈾礦物共生的礦物主要為石英、鉀長石、方解石、黃鐵礦。從礦石的電子探針背散射圖中觀察到有鈾礦物分布于塊狀黃鐵礦中(圖4-a1、a2、b1、b2),也有部分黃鐵礦圍繞鈾礦物(圖4-c1、c2)或鈾礦物圍繞黃鐵礦(圖4-e1、e2)。因此,可以認為有部分鈾礦物是早期形成的,部分鈾礦物是后期形成,即初步判斷在研究區(qū)內(nèi)可能存在兩期鈾成礦作用。(4)鈾礦物賦存特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松遼盆地北部砂巖型鈾礦鈾的賦存狀態(tài)研究[J]. 湯超,魏佳林,肖鵬,徐增連,曾輝,陳路路,郭虎,趙麗君.  礦產(chǎn)與地質(zhì). 2017(06)
[2]中國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深部砂巖鈾礦成礦條件與找礦方向[J]. 苗培森,李建國,湯超,金若時,程銀行,趙龍,肖鵬,魏佳林.  地質(zhì)通報. 2017(10)
[3]鄂爾多斯盆地北部直羅組黃鐵礦與砂巖型鈾礦化關(guān)系研究[J]. 陳超,劉洪軍,侯惠群,韓紹陽,柯丹,白云生,歐光習,李言瑞.  地質(zhì)學報. 2016(12)
[4]我國砂巖型鈾礦成礦理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J]. 張金帶.  鈾礦地質(zhì). 2016(06)
[5]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砂巖型鈾礦地質(zhì)特征及成礦條件分析[J]. 任中賢,申平喜,陳粉玲.  世界核地質(zhì)科學. 2014(03)
[6]中新生代盆地砂巖型鈾礦床鈾礦物類型及賦存狀態(tài)[J]. 劉杰,聶逢君,侯樹仁,陳路路,王俊林.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7]改變中國鈾礦資源分布格局的勘查實踐——核工業(yè)二O八大隊近年來內(nèi)蒙古鈾資源勘查工作綜述[J]. 彭云彪.  西部資源. 2013(03)
[8]中國北方6種新的砂巖型鈾礦對鈾資源潛力的提示[J]. 張金帶,徐高中,林錦榮,彭云彪,王果.  中國地質(zhì). 2010(05)
[9]鄂爾多斯盆地砂巖型鈾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zhì)意義[J]. 楊曉勇,羅賢冬,凌明星,賴小東.  地質(zhì)論評. 2008(04)
[10]東勝砂巖型鈾礦床中烴類流體與成礦關(guān)系研究[J]. 彭云彪,陳安平,方錫珩,歐光習,解啟來.  地球化學. 2007(03)

博士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構(gòu)造沉積演化與下古生界天然氣聚集關(guān)系研究[D]. 黨犇.西北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早白堊世鄂爾多斯南部沙漠起源與演化:志丹群磁性地層年代及沉積物磁化率測量[D]. 黃永波.蘭州大學 2010
[2]鄂爾多斯盆地南部侏羅系直羅組—安定組沉積體系研究[D]. 何衛(wèi)軍.西北大學 2007
[3]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系洛河組—環(huán)河華池組沉積特征研究[D]. 張忠義.長安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008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5008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695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