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衛(wèi)寧北山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與找礦方向
發(fā)布時間:2021-09-05 06:27
通過對寧夏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的認識,綜合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多金屬礦的成礦規(guī)律,依據(jù)物化探、磁異常等信息,建立了找礦標志.研究發(fā)現(xiàn):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多金屬礦主要產于早石炭世前黑山組、臭牛溝組下段及晚石炭世土坡組第一,第二段中.在以南北向擠壓為主作用下,形成了控制該地區(qū)構造格局和演化的近東西向展布的斷裂和褶皺,以及多金屬礦的空間分布.多金屬礦主要產于規(guī)模較大構造破碎帶的次級構造及裂隙中,礦體受構造作用控制明顯.該地區(qū)多金屬礦的形成主要與燕山期侵入的中酸性巖漿關系密切,礦床類型可能為中-低溫熱液礦床.同時,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近東西向的次級構造、"硅鈣面"附近以及規(guī)模較大褶皺的轉折端部位是尋找多金屬礦的較有利部位,金場子及二人山等礦段,物化探、磁異常明顯,在其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礦潛力.
【文章來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5(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大地構造位置(底圖據(jù)文獻[6,16]修編)
中晚奧陶世狼嘴子組(O2-3l)主要分布于研究區(qū)東部土窯一帶,巖性主要為綠色、灰綠色變質長石石英砂巖、板巖、千枚巖及硅質巖、泥灰?guī)r等,構成了本區(qū)褶皺基地,厚度693 m.晚泥盆世老君山組(D3l)共分為6段,主要分布于大銅溝西部及土窯-銅鐵溝東部一帶,巖性主要為長石石英砂巖、粉砂巖、泥巖、粉砂質泥巖和頁巖等,具磨拉石建造特點,與下伏奧陶世狼嘴子組呈不整合接觸.早石炭世前黑山組(C1q)分為2段,巖性主要為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粉砂巖夾鈣質泥巖、細粒石英砂巖、泥巖和鈣質粉砂巖等,為淺海-瀉湖相沉積環(huán)境,與下伏老君山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6].早石炭世臭牛溝組(C2c)分為3段,下段巖性以長石石英砂巖夾微晶灰?guī)r、泥質礫屑灰?guī)r為主,中段、上段主要為長石石英砂巖夾粉砂巖、石英砂巖,與下伏前黑山組呈整合接觸,沉積環(huán)境屬淺海-潮坪相.晚石炭世土坡組(C2t)共分為6段,在研究區(qū)內大面積出露,巖性主要為石英巖狀砂巖、泥質粉砂巖、頁巖、泥巖等,板狀、槽狀交錯層理發(fā)育,與下伏臭牛溝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屬潮坪-瀉湖相沉積環(huán)境.1.2 構造
照壁山鐵礦位于衛(wèi)寧北山EW向構造帶北端[20](如圖2),礦種主要為Fe,部分地段見有少量的Cu(孔雀石化).礦區(qū)出露地層主要為早石炭世前黑山組(C1q)和臭牛溝組(C1c)以及晚石炭世土坡組(C2t).區(qū)內構造較發(fā)育,主體構造為照壁山背斜,軸向約70°,斷裂構造沿背斜兩翼順層分布,呈近EW向展布,走向與褶皺軸向基本一致.鐵礦體主要產于早石炭世臭牛溝組上段以及晚石炭世土坡組下段的長石石英砂巖、鈣質粉砂巖中,主要沿近東西向的F1,F2斷層破碎帶分布.鐵礦體多呈網脈狀、脈狀、似層狀、透鏡狀產出(如圖3),野外也見有少量浸染狀礦體.通過資料分析和野外調查,目前在照壁山地區(qū)地表共發(fā)現(xiàn)30余條鐵礦體,10余條地下隱伏礦體,鐵礦體長約10~40 m,最長大于160 m,厚度1~3 m,平均2.1 m,向地下延伸約15~40 m.鐵礦體走向多為北西西向,傾向為北東,傾角較陡,部分礦體傾角達70°~80°.礦石類型主要有原生礦石和氧化礦石兩類,其中地表見到褐鐵礦等主要為氧化礦石,而原生礦石相對埋深較大,大約在地下100 m以深.褐鐵礦根據(jù)其形成條件,主要有交代式褐鐵礦和充填式褐鐵礦兩種,其中,交代式褐鐵礦多數(shù)沿著地層層理生長,顏色為紅褐色、褐色,構造為蜂窩狀、多孔狀等;充填式褐鐵礦主要沿地層或構造微裂隙充填生長,淋濾空洞較發(fā)育.原生礦石主要是菱鐵礦,埋深較大,多呈浸染狀,礦體顏色主要為灰白色、肉黃色,多具晶簇狀結構、斑狀結構及它形粗粒結構等,構造主要為土狀、蜂窩狀、塊狀、團塊狀等.浸染狀菱鐵礦大多與石英組成微小細脈分布于粉砂質泥巖、泥質頁巖中.此外,礦石礦物除了上述褐鐵礦、菱鐵礦外,還見有赤鐵礦、水赤鐵礦、黃鐵礦等,脈石礦物常見的主要有方解石、石英、白云石、云母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衛(wèi)寧北山多金屬礦構造巖相成礦規(guī)律與找礦研究[J]. 馬秀軍,海連富,母彩霞,白金鶴,宋揚,楊站偉. 中國礦業(yè). 2018(S2)
[2]寧夏照壁山鐵礦成礦地質特征與找礦方向[J]. 李凈,海連富,母彩霞,馬文文,楊站偉. 地質找礦論叢. 2018(02)
[3]寧夏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照壁山鐵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規(guī)律探討[J]. 仲佳鑫,徐剛,向連格,董復權. 西北地質. 2018(01)
[4]河西走廊過渡帶東部香山群硅質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趙曉辰,劉池洋,趙巖,張啟航,羅偉. 高校地質學報. 2017(01)
[5]中國大地構造階段劃分和演化[J]. 潘桂棠,陸松年,肖慶輝,張克信,尹福光,郝國杰,駱滿生,任飛,袁四化. 地學前緣. 2016(06)
[6]寧夏中衛(wèi)北山鐵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J]. 海連富,母彩霞. 寧夏工程技術. 2016(03)
[7]寧夏衛(wèi)寧北山金場子—二人山巖體重磁資料處理解釋[J]. 朱丹,劉天佑,代小強. 工程地球物理學報. 2015(06)
[8]寧夏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自然重砂異常特征及其找礦指示意義[J]. 王美芳. 資源與產業(yè). 2015(02)
[9]寧夏中衛(wèi)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水系沉積物測量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方向[J]. 劉志堅,侯明才,張琇,王澤晶,向連格,王紅. 物探與化探. 2013(04)
[10]寧夏衛(wèi)寧北山鈷異常的物質來源研究[J]. 吳文忠,孟方,王紅,潘進禮,艾寧.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2013(04)
博士論文
[1]寧夏衛(wèi)寧北山金場子金礦礦床地質與地球化學研究[D]. 艾寧.西北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重磁資料處理在寧夏金屬礦產預測中的應用研究[D]. 張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2]寧夏衛(wèi)寧北山金、鉛、銀多金屬礦成礦地質特征[D]. 劉志堅.成都理工大學 2013
[3]大地電磁在寧夏衛(wèi)寧北山航磁異常查證中的應用[D]. 邱林.成都理工大學 2012
[4]寧夏香山腰峴子銅(銀)礦床及其控礦構造研究[D]. 李小東.長安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84859
【文章來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5(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大地構造位置(底圖據(jù)文獻[6,16]修編)
中晚奧陶世狼嘴子組(O2-3l)主要分布于研究區(qū)東部土窯一帶,巖性主要為綠色、灰綠色變質長石石英砂巖、板巖、千枚巖及硅質巖、泥灰?guī)r等,構成了本區(qū)褶皺基地,厚度693 m.晚泥盆世老君山組(D3l)共分為6段,主要分布于大銅溝西部及土窯-銅鐵溝東部一帶,巖性主要為長石石英砂巖、粉砂巖、泥巖、粉砂質泥巖和頁巖等,具磨拉石建造特點,與下伏奧陶世狼嘴子組呈不整合接觸.早石炭世前黑山組(C1q)分為2段,巖性主要為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粉砂巖夾鈣質泥巖、細粒石英砂巖、泥巖和鈣質粉砂巖等,為淺海-瀉湖相沉積環(huán)境,與下伏老君山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6].早石炭世臭牛溝組(C2c)分為3段,下段巖性以長石石英砂巖夾微晶灰?guī)r、泥質礫屑灰?guī)r為主,中段、上段主要為長石石英砂巖夾粉砂巖、石英砂巖,與下伏前黑山組呈整合接觸,沉積環(huán)境屬淺海-潮坪相.晚石炭世土坡組(C2t)共分為6段,在研究區(qū)內大面積出露,巖性主要為石英巖狀砂巖、泥質粉砂巖、頁巖、泥巖等,板狀、槽狀交錯層理發(fā)育,與下伏臭牛溝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屬潮坪-瀉湖相沉積環(huán)境.1.2 構造
照壁山鐵礦位于衛(wèi)寧北山EW向構造帶北端[20](如圖2),礦種主要為Fe,部分地段見有少量的Cu(孔雀石化).礦區(qū)出露地層主要為早石炭世前黑山組(C1q)和臭牛溝組(C1c)以及晚石炭世土坡組(C2t).區(qū)內構造較發(fā)育,主體構造為照壁山背斜,軸向約70°,斷裂構造沿背斜兩翼順層分布,呈近EW向展布,走向與褶皺軸向基本一致.鐵礦體主要產于早石炭世臭牛溝組上段以及晚石炭世土坡組下段的長石石英砂巖、鈣質粉砂巖中,主要沿近東西向的F1,F2斷層破碎帶分布.鐵礦體多呈網脈狀、脈狀、似層狀、透鏡狀產出(如圖3),野外也見有少量浸染狀礦體.通過資料分析和野外調查,目前在照壁山地區(qū)地表共發(fā)現(xiàn)30余條鐵礦體,10余條地下隱伏礦體,鐵礦體長約10~40 m,最長大于160 m,厚度1~3 m,平均2.1 m,向地下延伸約15~40 m.鐵礦體走向多為北西西向,傾向為北東,傾角較陡,部分礦體傾角達70°~80°.礦石類型主要有原生礦石和氧化礦石兩類,其中地表見到褐鐵礦等主要為氧化礦石,而原生礦石相對埋深較大,大約在地下100 m以深.褐鐵礦根據(jù)其形成條件,主要有交代式褐鐵礦和充填式褐鐵礦兩種,其中,交代式褐鐵礦多數(shù)沿著地層層理生長,顏色為紅褐色、褐色,構造為蜂窩狀、多孔狀等;充填式褐鐵礦主要沿地層或構造微裂隙充填生長,淋濾空洞較發(fā)育.原生礦石主要是菱鐵礦,埋深較大,多呈浸染狀,礦體顏色主要為灰白色、肉黃色,多具晶簇狀結構、斑狀結構及它形粗粒結構等,構造主要為土狀、蜂窩狀、塊狀、團塊狀等.浸染狀菱鐵礦大多與石英組成微小細脈分布于粉砂質泥巖、泥質頁巖中.此外,礦石礦物除了上述褐鐵礦、菱鐵礦外,還見有赤鐵礦、水赤鐵礦、黃鐵礦等,脈石礦物常見的主要有方解石、石英、白云石、云母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衛(wèi)寧北山多金屬礦構造巖相成礦規(guī)律與找礦研究[J]. 馬秀軍,海連富,母彩霞,白金鶴,宋揚,楊站偉. 中國礦業(yè). 2018(S2)
[2]寧夏照壁山鐵礦成礦地質特征與找礦方向[J]. 李凈,海連富,母彩霞,馬文文,楊站偉. 地質找礦論叢. 2018(02)
[3]寧夏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照壁山鐵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規(guī)律探討[J]. 仲佳鑫,徐剛,向連格,董復權. 西北地質. 2018(01)
[4]河西走廊過渡帶東部香山群硅質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趙曉辰,劉池洋,趙巖,張啟航,羅偉. 高校地質學報. 2017(01)
[5]中國大地構造階段劃分和演化[J]. 潘桂棠,陸松年,肖慶輝,張克信,尹福光,郝國杰,駱滿生,任飛,袁四化. 地學前緣. 2016(06)
[6]寧夏中衛(wèi)北山鐵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J]. 海連富,母彩霞. 寧夏工程技術. 2016(03)
[7]寧夏衛(wèi)寧北山金場子—二人山巖體重磁資料處理解釋[J]. 朱丹,劉天佑,代小強. 工程地球物理學報. 2015(06)
[8]寧夏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自然重砂異常特征及其找礦指示意義[J]. 王美芳. 資源與產業(yè). 2015(02)
[9]寧夏中衛(wèi)衛(wèi)寧北山地區(qū)水系沉積物測量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方向[J]. 劉志堅,侯明才,張琇,王澤晶,向連格,王紅. 物探與化探. 2013(04)
[10]寧夏衛(wèi)寧北山鈷異常的物質來源研究[J]. 吳文忠,孟方,王紅,潘進禮,艾寧.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2013(04)
博士論文
[1]寧夏衛(wèi)寧北山金場子金礦礦床地質與地球化學研究[D]. 艾寧.西北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重磁資料處理在寧夏金屬礦產預測中的應用研究[D]. 張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2]寧夏衛(wèi)寧北山金、鉛、銀多金屬礦成礦地質特征[D]. 劉志堅.成都理工大學 2013
[3]大地電磁在寧夏衛(wèi)寧北山航磁異常查證中的應用[D]. 邱林.成都理工大學 2012
[4]寧夏香山腰峴子銅(銀)礦床及其控礦構造研究[D]. 李小東.長安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84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3848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