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大尹格莊金礦區(qū)構造演化與控礦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03:42
大尹格莊金礦區(qū)位于招平斷裂中段中生代玲瓏花崗巖與膠東群變質巖接觸帶,礦體賦存于主裂面下盤黃鐵絹英巖化碎裂巖和黃鐵絹英巖化花崗巖中。糜棱巖在大尹格莊、夏甸、欒家河等金礦區(qū)均有發(fā)育,見于招平斷裂主裂面上、下盤。糜棱巖中不均勻分布的黏土化、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蝕變巖石中保留的變余眼球狀構造和條帶狀構造表明:糜棱巖是成礦前擠壓或剪切應力作用的產物,招平斷裂緩傾斜部位形成構造擴容空間,這也是大尹格莊、夏甸等金礦區(qū)礦化深度大的原因之一。大尹格莊金礦區(qū)成礦期張性斷裂活動具體表現為偉晶巖脈、閃長玢巖脈和煌斑巖脈沿張性斷裂侵位,沿礦體中的張性裂隙發(fā)育金-多金屬硫化物-白云石-石英裂隙脈,成礦后期張性裂隙中發(fā)育方解石。成礦期張性斷裂系統(tǒng)是導礦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招平斷裂與張性裂隙系統(tǒng)交匯部為有利的構造擴容和成礦部位。出現在礦體上盤圍巖中的偉晶巖脈、閃長玢巖脈和煌斑巖脈,成礦熱液活動在礦體上盤張性斷裂系統(tǒng)中形成的青磐巖化、絹英巖化和黃鐵礦化圍巖蝕變,構造地球化學、伽瑪能譜等物、化探異常,構成了豐富的多元信息找礦標志。
【文章來源】:黃金. 2020,41(09)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大尹格莊金礦區(qū)地質簡圖
大尹格莊金礦區(qū)糜棱巖多呈淺灰色,發(fā)育眼球狀構造(見圖2-a),局部發(fā)育條帶狀構造(見圖2-b),黏土化、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發(fā)育,但蝕變類型及在糜棱巖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地段仍保留有變余眼球狀構造和條帶狀構造。夏甸金礦區(qū)糜棱巖多呈灰黑色,發(fā)育眼球狀構造(見圖2-c)和黏土化蝕變。欒家河金礦區(qū)糜棱巖呈淺灰色,發(fā)育眼球狀構造(見圖2-d)和黏土化、絹英巖化蝕變。在這些礦區(qū)內,金礦體均分布在糜棱巖帶下盤黃鐵絹英巖化蝕變帶中,糜棱巖本身金礦化普遍較弱。糜棱巖的發(fā)育揭示了招平斷裂曾經受過強烈的擠壓或剪切應力作用,與招平斷裂延伸長、延深大的特征是相符合的。不均勻分布的黏土化、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段,以及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段仍保留的變余眼球狀構造和條帶狀構造表明,糜棱巖是成礦前構造活動的產物。
在大尹格莊金礦區(qū),金-多金屬硫化物-白云石-石英裂隙脈沿黃鐵絹英巖中張性裂隙發(fā)育具有普遍性。這些張性裂隙具體表現為產狀雜亂、裂隙不平直、粗細變化大、邊界不平整、形態(tài)不規(guī)則等特征。鐵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等多金屬硫化物礦物在該類脈中的分布極不均勻,局部可見結晶顆粒粗大的鐵閃鋅礦、方鉛礦和團包(見圖4)。圖4 大尹格莊金礦區(qū)礦體中的張性裂隙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膠西北大尹格莊金礦區(qū)青磐巖化與金成礦關系[J]. 周鑫,楊斌,劉占坤,王榮超,向胤合,葉曉玉. 黃金. 2019(06)
[2]膠西北金礦階梯式成礦模式[J]. 宋明春,伊丕厚,徐軍祥,崔書學,沈昆,姜洪利,袁文花,王化江.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2(07)
[3]招平斷裂帶大尹格莊—后倉段深部礦體定位預測[J]. 楊斌,高星,彭省臨,席振銖,張道軍,劉庚寅,陳燕,劉賢紅,李守生,王慧,竇源東,楊玉泉.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2(03)
[4]山東焦家金礦帶深部找礦的重大突破及其意義[J]. 宋明春,崔書學,楊之利,姜洪利,楊承海,焦秀美. 地質與勘探. 2008(01)
[5]華北地臺重要金礦成礦過程中的流體作用及其來源研究[J]. 胡受奚,趙乙英,孫景貴,凌洪飛,葉瑛,盧冰,季海章,徐兵,劉紅櫻,方長泉.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3)
[6]Large clusters of gold deposits and large-scale metallogenesis i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Eastern China[J]. 翟明國,楊進輝,劉文軍.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1(08)
[7]膠東招遠—平度斷裂活動性質及活動時代[J]. 林文蔚,趙一鳴,徐玨. 中國區(qū)域地質. 2000(01)
[8]膠東金礦成礦構造──地球化學動力學研究[J]. 趙倫山,吳悅斌,葉榮,魯紅. 現代地質. 1996(02)
本文編號:3333383
【文章來源】:黃金. 2020,41(09)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大尹格莊金礦區(qū)地質簡圖
大尹格莊金礦區(qū)糜棱巖多呈淺灰色,發(fā)育眼球狀構造(見圖2-a),局部發(fā)育條帶狀構造(見圖2-b),黏土化、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發(fā)育,但蝕變類型及在糜棱巖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地段仍保留有變余眼球狀構造和條帶狀構造。夏甸金礦區(qū)糜棱巖多呈灰黑色,發(fā)育眼球狀構造(見圖2-c)和黏土化蝕變。欒家河金礦區(qū)糜棱巖呈淺灰色,發(fā)育眼球狀構造(見圖2-d)和黏土化、絹英巖化蝕變。在這些礦區(qū)內,金礦體均分布在糜棱巖帶下盤黃鐵絹英巖化蝕變帶中,糜棱巖本身金礦化普遍較弱。糜棱巖的發(fā)育揭示了招平斷裂曾經受過強烈的擠壓或剪切應力作用,與招平斷裂延伸長、延深大的特征是相符合的。不均勻分布的黏土化、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段,以及絹英巖化和碳酸鹽化蝕變段仍保留的變余眼球狀構造和條帶狀構造表明,糜棱巖是成礦前構造活動的產物。
在大尹格莊金礦區(qū),金-多金屬硫化物-白云石-石英裂隙脈沿黃鐵絹英巖中張性裂隙發(fā)育具有普遍性。這些張性裂隙具體表現為產狀雜亂、裂隙不平直、粗細變化大、邊界不平整、形態(tài)不規(guī)則等特征。鐵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等多金屬硫化物礦物在該類脈中的分布極不均勻,局部可見結晶顆粒粗大的鐵閃鋅礦、方鉛礦和團包(見圖4)。圖4 大尹格莊金礦區(qū)礦體中的張性裂隙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膠西北大尹格莊金礦區(qū)青磐巖化與金成礦關系[J]. 周鑫,楊斌,劉占坤,王榮超,向胤合,葉曉玉. 黃金. 2019(06)
[2]膠西北金礦階梯式成礦模式[J]. 宋明春,伊丕厚,徐軍祥,崔書學,沈昆,姜洪利,袁文花,王化江.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2(07)
[3]招平斷裂帶大尹格莊—后倉段深部礦體定位預測[J]. 楊斌,高星,彭省臨,席振銖,張道軍,劉庚寅,陳燕,劉賢紅,李守生,王慧,竇源東,楊玉泉.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2(03)
[4]山東焦家金礦帶深部找礦的重大突破及其意義[J]. 宋明春,崔書學,楊之利,姜洪利,楊承海,焦秀美. 地質與勘探. 2008(01)
[5]華北地臺重要金礦成礦過程中的流體作用及其來源研究[J]. 胡受奚,趙乙英,孫景貴,凌洪飛,葉瑛,盧冰,季海章,徐兵,劉紅櫻,方長泉.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3)
[6]Large clusters of gold deposits and large-scale metallogenesis i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Eastern China[J]. 翟明國,楊進輝,劉文軍.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1(08)
[7]膠東招遠—平度斷裂活動性質及活動時代[J]. 林文蔚,趙一鳴,徐玨. 中國區(qū)域地質. 2000(01)
[8]膠東金礦成礦構造──地球化學動力學研究[J]. 趙倫山,吳悅斌,葉榮,魯紅. 現代地質. 1996(02)
本文編號:3333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3333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