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南岔金礦床成礦流體特征及來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6 08:15
吉林南岔金礦床地處遼吉裂谷系老嶺隆起帶西南端,為20世紀(jì)80年代發(fā)現(xiàn)的一中型構(gòu)造蝕變巖型礦床,區(qū)內(nèi)金礦化帶(體)產(chǎn)于中元古界老嶺群珍珠門組白云質(zhì)大理巖與花山組片巖接觸過渡部位,其熱液成礦作用經(jīng)歷了:Ⅰ黃鐵礦-石英階段;Ⅱ黃鐵礦-黃銅礦-石英階段;Ⅲ少硫化物-碳酸鹽-石英階段。流體包裹體研究表明,各階段礦石中主要發(fā)育氣液兩相包裹體。Ⅰ階段包裹體均一溫度180~260℃,鹽度為4.78%~9.47%Nacl;Ⅲ階段包裹體均一溫度為164~188℃,鹽度為2.76%~4.94%Nacl,表明成礦流體為中低溫、低鹽度NaCl-H2O體系熱液。氫-氧同位素研究結(jié)果表明,Ⅰ階段包裹體水δ18 OH2O-SMOW値為3.3‰~5.3‰,δDV-SMOW值變化范圍為-90.5‰~-92.6‰;Ⅲ階段包裹體水δ18 OH2O-SMOW値為-6.5‰~-8.2‰,δDV-SMOW值為-105.4‰~-117.7‰,反映Ⅰ階段成礦流體主要來源于巖漿熱液,Ⅲ階段成礦流體多來源于大氣降水。巖漿來源流體溫度降低及與大氣降水混合...
【文章來源】:西北地質(zhì). 2020,53(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Ⅰ、Ⅲ階段石英中發(fā)育的原生流體包裹體顯微巖相學(xué)特征圖
Ⅲ階段方解石中原生氣液兩相流體包裹體冰點(diǎn)溫度為-1.2~-2.8℃,相應(yīng)流體鹽度為2.06%~4.63%Nacl(圖3d);包裹體以均一至液相方式為主,均一溫度變化范圍為160.3~186.9℃(圖3c),根據(jù)均一溫度及鹽度值,估算流體密度為0.92~0.93g/cm3。4.3 流體包裹體氫-氧同位素組成特征
根據(jù)Ⅰ、Ⅲ成礦階段流體包裹體測溫結(jié)果,選擇各階段包裹體均一溫度峰值溫度,即Ⅰ階段200℃、Ⅲ階段170℃為計算參數(shù),利用公式1000lnα石英-水=3.38×106 T-2-3.40(CLAYTON,R.N.et al.,1972)計算Ⅰ階段包裹體水δ18 OH2O-SMOW値為3.3‰~5.3‰;Ⅲ階段包裹體水δ18 OH2O-SMOW値為-6.5‰~-8.2‰。在反映流體來源的δDV-SMOW(‰)-δ18 OH2O-SMOW(‰)關(guān)系圖解中(圖4),Ⅰ階段流體氫-氧同位素値落于巖漿水范圍下方,在張理剛提出的金銅系列巖漿水范圍左側(cè)邊緣(張理剛,1989),表明南岔金礦床Ⅰ階段成礦流體主要來源于巖漿熱液;Ⅲ階段流體氫-氧同位素値位于大氣降水線右側(cè),遠(yuǎn)離巖漿水范圍而更接近大氣降水線位置,表明Ⅲ階段成礦流體更多的來源于大氣降水。5.2 成礦流體特征與性質(zhì)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南秦嶺漢陰北部長溝金礦床流體包裹體特征[J]. 楊龍偉,楊興科,韓珂,李斌,張健. 西北地質(zhì). 2018(02)
[2]黑龍江省老柞山矽卡巖-熱液脈型金礦成礦流體演化模式[J]. 安瑞,王可勇,馬雪俐,梁一鴻,王一存,王志高. 西北地質(zhì). 2017(02)
[3]新疆準(zhǔn)噶爾北緣阿克?髓F金礦流體包裹體研究[J]. 李強(qiáng),楊富全,柴鳳梅,楊俊杰. 中國地質(zhì). 2014(06)
[4]山東玲瓏金礦床成礦流體地球化學(xué)特征[J]. 王可勇,張春燕,樊岳銘,張曉東. 吉林大學(xué)學(xué)報(地球科學(xué)版). 2008(02)
[5]吉林南岔金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礦床成因探討[J]. 馮守忠. 黃金地質(zhì). 1997(03)
[6]吉南元古代片巖建造中構(gòu)造蝕變帶型金礦床控礦因素——以通化南岔金礦為例[J]. 華銘,張梅生. 遼寧地質(zhì). 1997(01)
[7]遼東裂谷的地質(zhì)構(gòu)造演化[J]. 陳榮度. 中國區(qū)域地質(zhì). 1990(04)
[8]南岔金礦床地質(zhì)特征[J]. 李文貴,李軍. 吉林地質(zhì). 1989(02)
本文編號:3286640
【文章來源】:西北地質(zhì). 2020,53(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Ⅰ、Ⅲ階段石英中發(fā)育的原生流體包裹體顯微巖相學(xué)特征圖
Ⅲ階段方解石中原生氣液兩相流體包裹體冰點(diǎn)溫度為-1.2~-2.8℃,相應(yīng)流體鹽度為2.06%~4.63%Nacl(圖3d);包裹體以均一至液相方式為主,均一溫度變化范圍為160.3~186.9℃(圖3c),根據(jù)均一溫度及鹽度值,估算流體密度為0.92~0.93g/cm3。4.3 流體包裹體氫-氧同位素組成特征
根據(jù)Ⅰ、Ⅲ成礦階段流體包裹體測溫結(jié)果,選擇各階段包裹體均一溫度峰值溫度,即Ⅰ階段200℃、Ⅲ階段170℃為計算參數(shù),利用公式1000lnα石英-水=3.38×106 T-2-3.40(CLAYTON,R.N.et al.,1972)計算Ⅰ階段包裹體水δ18 OH2O-SMOW値為3.3‰~5.3‰;Ⅲ階段包裹體水δ18 OH2O-SMOW値為-6.5‰~-8.2‰。在反映流體來源的δDV-SMOW(‰)-δ18 OH2O-SMOW(‰)關(guān)系圖解中(圖4),Ⅰ階段流體氫-氧同位素値落于巖漿水范圍下方,在張理剛提出的金銅系列巖漿水范圍左側(cè)邊緣(張理剛,1989),表明南岔金礦床Ⅰ階段成礦流體主要來源于巖漿熱液;Ⅲ階段流體氫-氧同位素値位于大氣降水線右側(cè),遠(yuǎn)離巖漿水范圍而更接近大氣降水線位置,表明Ⅲ階段成礦流體更多的來源于大氣降水。5.2 成礦流體特征與性質(zhì)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南秦嶺漢陰北部長溝金礦床流體包裹體特征[J]. 楊龍偉,楊興科,韓珂,李斌,張健. 西北地質(zhì). 2018(02)
[2]黑龍江省老柞山矽卡巖-熱液脈型金礦成礦流體演化模式[J]. 安瑞,王可勇,馬雪俐,梁一鴻,王一存,王志高. 西北地質(zhì). 2017(02)
[3]新疆準(zhǔn)噶爾北緣阿克?髓F金礦流體包裹體研究[J]. 李強(qiáng),楊富全,柴鳳梅,楊俊杰. 中國地質(zhì). 2014(06)
[4]山東玲瓏金礦床成礦流體地球化學(xué)特征[J]. 王可勇,張春燕,樊岳銘,張曉東. 吉林大學(xué)學(xué)報(地球科學(xué)版). 2008(02)
[5]吉林南岔金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礦床成因探討[J]. 馮守忠. 黃金地質(zhì). 1997(03)
[6]吉南元古代片巖建造中構(gòu)造蝕變帶型金礦床控礦因素——以通化南岔金礦為例[J]. 華銘,張梅生. 遼寧地質(zhì). 1997(01)
[7]遼東裂谷的地質(zhì)構(gòu)造演化[J]. 陳榮度. 中國區(qū)域地質(zhì). 1990(04)
[8]南岔金礦床地質(zhì)特征[J]. 李文貴,李軍. 吉林地質(zhì). 1989(02)
本文編號:3286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2866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