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嶺漢陰黃龍金礦構造—蝕變巖相填圖與找礦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08:23
黃龍金礦位于陜西漢陰縣城北部,大地構造位置處于南秦嶺石泉-神河韌性滑脫逆沖推覆帶,礦區(qū)內地層主要為下志留統(tǒng)梅子埡組(S1m),其經(jīng)歷了多期構造變質變形和巖漿活動,控礦構造和礦化蝕變較為復雜,區(qū)內巖漿巖不發(fā)育,僅出露數(shù)條中酸性巖漿巖脈,對于控礦構造、蝕變巖相、巖漿巖脈與金礦的關系研究較少。本文依托中國地質調查局“陜西石泉-旬陽金礦整裝勘查區(qū)專項填圖與找礦預測”綜合研究項目,以礦區(qū)構造和蝕變巖相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構造-蝕變巖相填圖并結合室內巖石光薄片鑒定、巖礦石地球化學測試、石英脈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測試等方法,研究該礦區(qū)內控礦構造、礦化蝕變巖相、巖漿巖脈與金礦化的關系,并取得了以下認識:(1)依據(jù)礦區(qū)內巖石糜棱面理發(fā)育程度、巖石片理化程度、構造變形強弱、石英脈發(fā)育特點和程度、斷層、褶皺、節(jié)理等發(fā)育情況以及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黑云母變斑晶發(fā)育程度、絹云母等發(fā)育規(guī)模及發(fā)育密度等標志,在黃龍礦區(qū)及外圍1:10000和硝磺硐+金溝礦段1:5000兩幅控礦構造-蝕變巖相填圖基礎上劃分出3條相對構造變形較強的脆-韌性剪切帶,這3條次級脆-韌性剪切帶共同構成了控制黃龍金礦產(chǎn)出的區(qū)域脆-韌性剪切帶...
【文章來源】:長安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黃龍礦區(qū)專項研究技術路線流程圖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1 大地構造位置及背景秦嶺造山帶是世界著名的大陸造山帶之一,是我國華北與華南之間重要的地理、、氣候、地貌、生態(tài)、乃至人文的天然分界,也是地質構造的重要過渡帶,不僅對究陸內造山帶具有特殊意義,而且由于它蘊藏著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而聞名于世,歷來中外地質學家的關注和研究熱點。黃汲清(1980)將其劃分為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秦嶺海西褶皺帶、南秦嶺印支褶皺帶、北大巴山加里東褶皺帶和武當-淮陽隆起五級單元;張國偉(1998)按照板塊構造的理論,將其劃分為華北板塊南部、秦嶺微和揚子板塊北緣三大陸殼單元,分別由商丹縫合帶和勉略縫合帶分割。張國偉等(2009)初步認為秦嶺構造帶是在早期陸殼基礎上,以初始裂谷形式發(fā)生經(jīng)不同構造體制、不同類型造山作用,而以具一定深部地質背景的多期復雜裂谷系、俯沖碰撞板塊構造、逆沖推覆與走滑構造為其突出發(fā)育特征的強大復合型造山帶
1-新生界;2-泥盆系;3-志留系;4-寒武-奧陶系;5-中-新元古界(武當巖群和耀嶺河巖組);6-花崗巖;7-花崗閃長巖;8-閃長巖;9-寧陜斷裂;10-雙河-白河斷裂;11-石泉-安康(月河)斷裂;12-脆性伸展-走滑斷層;13-高角度逆斷層;14-韌性剝離斷層;15-早期韌性推覆斷層;16-韌性滑脫斷層;17-晚期韌性推覆斷層;18-韌性斜推斷層;19-韌性剪切帶;20-黃龍金礦;21-重點研究區(qū)(即圖 2.3范圍)Ⅰ-太山廟-麻坪推覆體巖片;Ⅱ-銀杏壩-呂河推覆體巖片;Ⅲ-石泉-神河推覆體巖片;Ⅳ-牛山-鳳凰山穹窿和基底巖塊ZPHTB-紫陽-平利滑脫推覆帶;SSRHTB-石泉-神河韌性滑脫逆沖推覆帶;XZRHTB-旬陽-鎮(zhèn)安韌性滑脫逆沖推覆帶圖 2.2 區(qū)域構造單元劃分圖(據(jù)吳聞人等,1991;馮明伸等,1994 修改)根據(jù)近年來我們在安康北部志留系變形變質巖片區(qū)的工作,從北向南至少存在 5-6條以上脆-韌性剪切變形帶(圖 2.3),主要剪切構造表現(xiàn)為糜棱面理、巖石強片理化、鞘褶皺、緊閉同斜褶皺、石英脈強烈剪切變形等。其中第一條在迎豐街北-石條街北部,為泥盆系糜棱巖化灰?guī)r與志留系變質黑云石英片巖滑脫斷裂界面金礦化富集帶;第二條在迎豐街-藥王廟-范家溝-金斗坡-白果樹-柳樹坪一帶的金礦化帶,主要產(chǎn)在志留系梅子埡組變形變質巖中;第三條在酒店-黃龍金礦-壩王溝-石板溝-瓦房子一帶;第四條在酒店南雙廟子-金家溝-長溝-鹿鳴金礦-沙溝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陜西漢陰縣觀音河花崗巖脈成因分析[J]. 張健,楊興科,楊宏宇,韓珂. 西北地質. 2016(03)
[2]南秦嶺陸內造山構造變形特征與演化:石泉—漢陰北部一帶晚印支—燕山期構造變形分析[J]. 楊興科,韓珂,吳旭,王北穎,王新,楊宏宇,何虎軍,晁會霞,于恒彬. 地學前緣. 2016(04)
[3]八卦廟金礦化及其圍巖蝕變過程的元素遷移[J]. 翁海蛟,孔凡乾,韋龍明,陸葉,孫寧.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5(04)
[4]漢陰黃龍金礦S2面理特征及其對金礦的控制作用[J]. 韓珂,楊興科,高雅寧,楊宏宇. 礦物學報. 2015(S1)
[5]焦家金礦田構造蝕變巖填圖及其地球化學特征分析[J]. 范瀟,呂古賢,王宗永,邵鶴森,楊美汪,房長云. 地學前緣. 2015(04)
[6]膠東玲瓏金礦田構造蝕變巖測量與成礦預測[J]. 武際春,呂古賢,霍慶龍,楊美汪,劉維民,朱隨洲. 地學前緣. 2015(04)
[7]陜西青木川—蒼社地區(qū)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J]. 廖時理,陳守余,張利亞,黃健瀚,鄧小虎,李培.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8]造山型金礦床成礦過程研究進展[J]. 邱正杰,范宏瑞,叢培章,劉玄,楊奎鋒. 礦床地質. 2015(01)
[9]韌性剪切帶型金礦成礦模式[J]. 施淳馨,王云佩,徐達. 硅谷. 2015(03)
[10]四川梭羅溝大型金礦區(qū)新生代堿性煌斑巖脈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張文林,曹華文,楊志民,席孝義,劉文武,彭仕冕,鄭硌.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15(01)
博士論文
[1]焦家金礦田斷裂帶構造控礦模式[D]. 張潮.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5
[2]小秦嶺地區(qū)金礦構造控礦規(guī)律研究[D]. 譚滿堂.中國地質大學 2013
[3]秦嶺造山帶大型礦集區(qū)成礦系統(tǒng)研究[D]. 楊宗讓.長安大學 2012
[4]膠東石英脈型和蝕變巖型金礦關系的成因礦物學研究[D]. 嚴育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
[5]小秦嶺金礦田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D]. 戚開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6]玲瓏金礦田構造蝕變巖帶及找礦預測研究[D]. 周國發(fā).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9
碩士論文
[1]漢陰北部吳家灣地區(qū)金礦床控礦因素與礦床成因研究[D]. 祁東.長安大學 2015
[2]南秦嶺漢陰縣金斗坡-漢濱區(qū)柳樹坪脆-韌性剪切帶控礦構造特征與金礦成礦富集規(guī)律[D]. 樊培賀.長安大學 2015
[3]金礦床中黃鐵礦的成因與找礦標志[D]. 宮晗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4]山東玲瓏金礦田煌斑巖脈橄欖石捕擄晶和閃長巖脈“杏仁體”成因礦物學研究[D]. 劉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5]焦家金礦田構造蝕變巖填圖與資源量預測[D]. 范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6]甘肅省棗子溝金礦中酸性脈巖與金成礦關系研究[D]. 劉勇.長安大學 2013
[7]南秦嶺漢陰北部志留系金礦田構造控礦規(guī)律及找礦標志研究[D]. 張康.長安大學 2012
[8]陜西省洛南縣洛源地區(qū)韌性剪切帶特征及其對金礦的控制作用[D]. 張富榮.長安大學 2012
[9]甘肅陽山金礦床碳質與成礦關系初探[D]. 王彤.成都理工大學 2012
[10]南秦嶺安康地區(qū)多金屬成礦帶沉積[D]. 李萬玲.長安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18044
【文章來源】:長安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黃龍礦區(qū)專項研究技術路線流程圖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1 大地構造位置及背景秦嶺造山帶是世界著名的大陸造山帶之一,是我國華北與華南之間重要的地理、、氣候、地貌、生態(tài)、乃至人文的天然分界,也是地質構造的重要過渡帶,不僅對究陸內造山帶具有特殊意義,而且由于它蘊藏著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而聞名于世,歷來中外地質學家的關注和研究熱點。黃汲清(1980)將其劃分為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秦嶺海西褶皺帶、南秦嶺印支褶皺帶、北大巴山加里東褶皺帶和武當-淮陽隆起五級單元;張國偉(1998)按照板塊構造的理論,將其劃分為華北板塊南部、秦嶺微和揚子板塊北緣三大陸殼單元,分別由商丹縫合帶和勉略縫合帶分割。張國偉等(2009)初步認為秦嶺構造帶是在早期陸殼基礎上,以初始裂谷形式發(fā)生經(jīng)不同構造體制、不同類型造山作用,而以具一定深部地質背景的多期復雜裂谷系、俯沖碰撞板塊構造、逆沖推覆與走滑構造為其突出發(fā)育特征的強大復合型造山帶
1-新生界;2-泥盆系;3-志留系;4-寒武-奧陶系;5-中-新元古界(武當巖群和耀嶺河巖組);6-花崗巖;7-花崗閃長巖;8-閃長巖;9-寧陜斷裂;10-雙河-白河斷裂;11-石泉-安康(月河)斷裂;12-脆性伸展-走滑斷層;13-高角度逆斷層;14-韌性剝離斷層;15-早期韌性推覆斷層;16-韌性滑脫斷層;17-晚期韌性推覆斷層;18-韌性斜推斷層;19-韌性剪切帶;20-黃龍金礦;21-重點研究區(qū)(即圖 2.3范圍)Ⅰ-太山廟-麻坪推覆體巖片;Ⅱ-銀杏壩-呂河推覆體巖片;Ⅲ-石泉-神河推覆體巖片;Ⅳ-牛山-鳳凰山穹窿和基底巖塊ZPHTB-紫陽-平利滑脫推覆帶;SSRHTB-石泉-神河韌性滑脫逆沖推覆帶;XZRHTB-旬陽-鎮(zhèn)安韌性滑脫逆沖推覆帶圖 2.2 區(qū)域構造單元劃分圖(據(jù)吳聞人等,1991;馮明伸等,1994 修改)根據(jù)近年來我們在安康北部志留系變形變質巖片區(qū)的工作,從北向南至少存在 5-6條以上脆-韌性剪切變形帶(圖 2.3),主要剪切構造表現(xiàn)為糜棱面理、巖石強片理化、鞘褶皺、緊閉同斜褶皺、石英脈強烈剪切變形等。其中第一條在迎豐街北-石條街北部,為泥盆系糜棱巖化灰?guī)r與志留系變質黑云石英片巖滑脫斷裂界面金礦化富集帶;第二條在迎豐街-藥王廟-范家溝-金斗坡-白果樹-柳樹坪一帶的金礦化帶,主要產(chǎn)在志留系梅子埡組變形變質巖中;第三條在酒店-黃龍金礦-壩王溝-石板溝-瓦房子一帶;第四條在酒店南雙廟子-金家溝-長溝-鹿鳴金礦-沙溝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陜西漢陰縣觀音河花崗巖脈成因分析[J]. 張健,楊興科,楊宏宇,韓珂. 西北地質. 2016(03)
[2]南秦嶺陸內造山構造變形特征與演化:石泉—漢陰北部一帶晚印支—燕山期構造變形分析[J]. 楊興科,韓珂,吳旭,王北穎,王新,楊宏宇,何虎軍,晁會霞,于恒彬. 地學前緣. 2016(04)
[3]八卦廟金礦化及其圍巖蝕變過程的元素遷移[J]. 翁海蛟,孔凡乾,韋龍明,陸葉,孫寧.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5(04)
[4]漢陰黃龍金礦S2面理特征及其對金礦的控制作用[J]. 韓珂,楊興科,高雅寧,楊宏宇. 礦物學報. 2015(S1)
[5]焦家金礦田構造蝕變巖填圖及其地球化學特征分析[J]. 范瀟,呂古賢,王宗永,邵鶴森,楊美汪,房長云. 地學前緣. 2015(04)
[6]膠東玲瓏金礦田構造蝕變巖測量與成礦預測[J]. 武際春,呂古賢,霍慶龍,楊美汪,劉維民,朱隨洲. 地學前緣. 2015(04)
[7]陜西青木川—蒼社地區(qū)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J]. 廖時理,陳守余,張利亞,黃健瀚,鄧小虎,李培.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8]造山型金礦床成礦過程研究進展[J]. 邱正杰,范宏瑞,叢培章,劉玄,楊奎鋒. 礦床地質. 2015(01)
[9]韌性剪切帶型金礦成礦模式[J]. 施淳馨,王云佩,徐達. 硅谷. 2015(03)
[10]四川梭羅溝大型金礦區(qū)新生代堿性煌斑巖脈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張文林,曹華文,楊志民,席孝義,劉文武,彭仕冕,鄭硌.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15(01)
博士論文
[1]焦家金礦田斷裂帶構造控礦模式[D]. 張潮.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5
[2]小秦嶺地區(qū)金礦構造控礦規(guī)律研究[D]. 譚滿堂.中國地質大學 2013
[3]秦嶺造山帶大型礦集區(qū)成礦系統(tǒng)研究[D]. 楊宗讓.長安大學 2012
[4]膠東石英脈型和蝕變巖型金礦關系的成因礦物學研究[D]. 嚴育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
[5]小秦嶺金礦田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D]. 戚開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6]玲瓏金礦田構造蝕變巖帶及找礦預測研究[D]. 周國發(fā).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9
碩士論文
[1]漢陰北部吳家灣地區(qū)金礦床控礦因素與礦床成因研究[D]. 祁東.長安大學 2015
[2]南秦嶺漢陰縣金斗坡-漢濱區(qū)柳樹坪脆-韌性剪切帶控礦構造特征與金礦成礦富集規(guī)律[D]. 樊培賀.長安大學 2015
[3]金礦床中黃鐵礦的成因與找礦標志[D]. 宮晗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4]山東玲瓏金礦田煌斑巖脈橄欖石捕擄晶和閃長巖脈“杏仁體”成因礦物學研究[D]. 劉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5]焦家金礦田構造蝕變巖填圖與資源量預測[D]. 范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6]甘肅省棗子溝金礦中酸性脈巖與金成礦關系研究[D]. 劉勇.長安大學 2013
[7]南秦嶺漢陰北部志留系金礦田構造控礦規(guī)律及找礦標志研究[D]. 張康.長安大學 2012
[8]陜西省洛南縣洛源地區(qū)韌性剪切帶特征及其對金礦的控制作用[D]. 張富榮.長安大學 2012
[9]甘肅陽山金礦床碳質與成礦關系初探[D]. 王彤.成都理工大學 2012
[10]南秦嶺安康地區(qū)多金屬成礦帶沉積[D]. 李萬玲.長安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180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2180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