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火山熔巖亞型和次火山巖亞型鈾礦床流體包裹體特征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00:32
相山鈾礦田是我國重要的火山巖型鈾礦田,區(qū)內(nèi)分布二十多個鈾礦床,主要分屬三個種類:火山熔巖亞型、次火山巖亞型及隱爆角礫巖型,以前兩者為主,隱爆角礫巖僅有一個巴泉礦床;鹕饺蹘r亞型和次火山巖亞型鈾礦床在流體包裹體特征之間的異同,可能給出成礦的相關(guān)信息,可為成礦過程探討、礦床成因分析和區(qū)域找礦提供參考。選取火山熔巖亞型中的鄒家山礦床、云際礦床、居隆庵礦床和次火山巖亞型中的山南礦床、沙洲礦床作為研究對象,在已有工作基礎(chǔ)上,通過野外地質(zhì)調(diào)查、薄片顯微鏡下鑒定、掃描電鏡、流體包裹體測溫等,對流體包裹體特征進行比較,并對相山成礦模式進行探討。主要取得了以下認識:(1)相山鈾礦田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變化范圍為160400℃。峰值分布為:鄒家山122162℃、242298℃,云際160187℃、227287℃;居隆庵220260℃;山南220.5240℃、261.7298.2℃;沙洲201240℃、280
【文章來源】:東華理工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依據(jù)及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思路及內(nèi)容
2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1 地層
2.2 構(gòu)造
2.3 巖漿巖
2.4 區(qū)域礦產(chǎn)
3 相山礦田主要鈾礦床地質(zhì)特征
3.1 火山熔巖亞型
3.1.1 鄒家山礦床
3.1.2 云際礦床
3.1.3 居隆庵礦床
3.1.4 火山熔巖亞型小結(jié)
3.2 次火山巖亞型
3.2.1 山南礦床
3.2.2 沙洲礦床
3.2.3 次火山巖亞型小結(jié)
3.3 各礦床特征比較
4 礦床物理化學條件特征
4.1 測試條件及測試方法
4.2 火山熔巖亞型礦床的包裹體特征
4.2.1 鄒家山礦床
4.2.2 云際礦床
4.2.3 居隆庵礦床
4.3 次火山巖亞型礦床的包裹體特征
4.3.1 山南礦床
4.3.2 沙洲礦床
4.4 兩亞類鈾礦床流體包裹體比較
5 相山成礦過程討論
5.1 成礦構(gòu)造階段
5.2 成礦流體演化
6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156335
【文章來源】:東華理工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依據(jù)及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思路及內(nèi)容
2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1 地層
2.2 構(gòu)造
2.3 巖漿巖
2.4 區(qū)域礦產(chǎn)
3 相山礦田主要鈾礦床地質(zhì)特征
3.1 火山熔巖亞型
3.1.1 鄒家山礦床
3.1.2 云際礦床
3.1.3 居隆庵礦床
3.1.4 火山熔巖亞型小結(jié)
3.2 次火山巖亞型
3.2.1 山南礦床
3.2.2 沙洲礦床
3.2.3 次火山巖亞型小結(jié)
3.3 各礦床特征比較
4 礦床物理化學條件特征
4.1 測試條件及測試方法
4.2 火山熔巖亞型礦床的包裹體特征
4.2.1 鄒家山礦床
4.2.2 云際礦床
4.2.3 居隆庵礦床
4.3 次火山巖亞型礦床的包裹體特征
4.3.1 山南礦床
4.3.2 沙洲礦床
4.4 兩亞類鈾礦床流體包裹體比較
5 相山成礦過程討論
5.1 成礦構(gòu)造階段
5.2 成礦流體演化
6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1563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1563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