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O-GA的Kriging插值法建立透地通信分層地層媒質模型
【部分圖文】:
第11期唐彤彤等:基于PSO-GA的Kriging插值法建立透地通信分層地層媒質模型圖1粒子迭代位置變化Fig.1Iterationandreservationofparticles初始種群由PSO中最優(yōu)個體產生,從而完成PSO-GA算法中的第1次信息交換。文獻[11]GPSO算法是從Pij,pbsetij和gbsetj中選擇一個相應的比特值,其中Pij,pbsetij和gbsetj分別表示第i個粒子位置、個體最優(yōu)位置以及全局最優(yōu)位置二進制編碼中的第j個比特。GPSO算法是以一定的概率從Pij,pbsetij和gbsetj中選擇相應的比特值,不能保證全局最優(yōu)。PSO-GA算法是直接從粒子搜索位置中選取最優(yōu)的M個粒子為GA算法粒子的初始位置,可使得粒子間的共享信息達到最優(yōu),進而減小與目標位置的差距。為了避免PS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的問題,利用選取的最優(yōu)M個粒子互相共享粒子間的信息,對選取的M個粒子進行了GA算法迭代。GA算法的主要操作包括選擇、交叉和變異。首先利用輪盤賭選擇法又稱比例選擇算子(RouletteWheelSelec-tion)[20],根據式(10)選擇復制得到Np-M個粒子,如圖2所示。pi=fi∑Mi=1fi(10)式中,fi為每個粒子的種群適應度,fi=eγ(hi,j)。圖2選擇復制得到Np-M個粒子Fig.2ChooseandcopytogetNp-Mindividuals根據式(10)得到圖2所示的Np-M個粒子,再對每對父個體按概率pc進行式(11)交叉操作,若子個體優(yōu)于父個體則保留子個體,否則保留父個體。Xi,t=pcXi,t-1+(1-pc)Xi,tXi,t-1=pcXi,t+(1-pc)Xi,t-{1(11)最后按概率pm做隨機變異操作,若優(yōu)于原個體則保留新個體,否則保留原個體。經變異后保留的最好位置Pgbest,t的適應度?
的概率從Pij,pbsetij和gbsetj中選擇相應的比特值,不能保證全局最優(yōu)。PSO-GA算法是直接從粒子搜索位置中選取最優(yōu)的M個粒子為GA算法粒子的初始位置,可使得粒子間的共享信息達到最優(yōu),進而減小與目標位置的差距。為了避免PS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的問題,利用選取的最優(yōu)M個粒子互相共享粒子間的信息,對選取的M個粒子進行了GA算法迭代。GA算法的主要操作包括選擇、交叉和變異。首先利用輪盤賭選擇法又稱比例選擇算子(RouletteWheelSelec-tion)[20],根據式(10)選擇復制得到Np-M個粒子,如圖2所示。pi=fi∑Mi=1fi(10)式中,fi為每個粒子的種群適應度,fi=eγ(hi,j)。圖2選擇復制得到Np-M個粒子Fig.2ChooseandcopytogetNp-Mindividuals根據式(10)得到圖2所示的Np-M個粒子,再對每對父個體按概率pc進行式(11)交叉操作,若子個體優(yōu)于父個體則保留子個體,否則保留父個體。Xi,t=pcXi,t-1+(1-pc)Xi,tXi,t-1=pcXi,t+(1-pc)Xi,t-{1(11)最后按概率pm做隨機變異操作,若優(yōu)于原個體則保留新個體,否則保留原個體。經變異后保留的最好位置Pgbest,t的適應度值,比較目標函數γ(h)的γ(Xi,t+1)和γ(pgbest,t)的大小,選擇適應度值較大者作為第i個粒子當前經歷的最好位置:pgbest,t+1=Xi,t+1,γ(Xi,t+1)>γ(pgbest,t)pgbest,t,γ(Xi,t+1)<γ(pgbest,t{)(12)根據式(12),保留所有粒子當前經歷的最好位置pgbest,t+1中適應度值最大的位置,作為本次交叉進化所有粒子群中最好的位置pgbest,t+1,即對所有粒子都有γ(Xi,t+1
gbest,t+1中適應度值最大的位置,作為本次交叉進化所有粒子群中最好的位置pgbest,t+1,即對所有粒子都有γ(Xi,t+1)≥γ(pgbest,t)。最后將PSO保留的M個粒子位置與GA進化得到的Np-M個粒子的位置組合形成新的粒子種群。至此,PSO-GA算法經過遺傳操作后再由PSO更新所有個體的速度、位置完成了信息的第2次交換,即已經有層次性地完成了整個尋優(yōu)過程中的兩次PSO和GA算法的信息交換,分別利用各自特有的優(yōu)勢為對方提供了最優(yōu)的粒子初始位置。這一過程持續(xù)進行,直到達到最大迭代次數Gmax為止。圖3中,更新每個粒子的位置后,通過式(8),(12)來比較粒子當前位置Xi,t+1和第t次迭代粒子i經歷的最好位置Pgbest,t的適應度值,即比較γ(Xi,t+1)和γ(pgbest,t)的大小,選擇適應度值較大者作為第i個粒子當前經歷的最好位置。圖3第Gmax次迭代Fig.3Gmaxiteration2.3PSO-GA優(yōu)化步驟將通過式(12)比較得出的優(yōu)化結果γ(Xi,lase)代入式(5)的矩陣A,其中A=[γ(X1,lase),γ(X2,lase),…,γ(Xi,lase)],γ(Xi,lase)表示第i個粒子最后迭代的最優(yōu)位置值,這樣就完成了對變異函數模型即式(6)中b0,b1和b2三個參數的優(yōu)化。將式(6)求得的γ(Xi,lase)組成的矩陣A代入式(5),可以求得構建地層分層插值點的權重λ。同時,由于λ求解方程組(5)一共可列N+1個方程,可解出N+1個λi及μ,估計不同點上Z(xi)的值時,只需重復式(5)的矩陣A運算。綜上可得在利用Kriging插值法對變異函數的3個參數進行優(yōu)化處理時,具體參數設置和優(yōu)化步驟如下:步驟1:初始化相關參數:粒子群的個數Np、經過PSO迭代kmax次后保留的粒子個數M,PSO權重因子c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霍振龍;;透地通信系統的現狀和主流技術分析[J];工礦自動化;2013年09期
2 易濱;;中船七二二所自主研發(fā)礦井透地通信系統達國際領先水平[J];中國軍轉民;2013年08期
3 郝建軍;孫曉晨;;幾種透地通信技術的分析與對比[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4 郝建軍;鞏玉琴;;透地通信技術的回顧與進展(英文)[J];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2014年02期
5 劉曉佩;黃健;劉凌志;;一種數字化礦井透地通信系統實現方案[J];工礦自動化;2006年04期
6 張慶輝;尹輝;;基于擴頻技術的礦井透地通信系統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8年04期
7 陳鵬;吳成明;;透地通信的電磁場并行仿真方法[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9年08期
8 金廣鋒;張占哲;張慶輝;邱麗莉;;基于超導量子干涉儀的便攜式透地通信系統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1年05期
9 郝建軍;王鳳瑛;;彈性波透地通信分層大地信道的多徑特性[J];煤炭學報;2012年04期
10 張從力;史記征;;擴頻技術在礦井透地通信系統中的應用與仿真[J];微型機與應用;201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鵬;透地通信的電磁場仿真及其并行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琰;抗干擾透地通信系統的研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熊艷榮;低頻透地通信系統機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3 錢彬;井下環(huán)境中透地通信技術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4 李殿濤;嵌入式透地通信系統平臺設計[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5 張君;超長波透地通信信道建模及弱信號檢測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陳賡;彈性波透地通信信號接收關鍵技術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李安亮;彈性波透地通信信道探測關鍵技術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張雁斌;低頻透地通信擴頻系統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9 鄧敏;基于OFDM的聲波透地通信相關技術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10 李攀登;基于OFDM的彈性波透地通信中調制技術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595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85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