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甘肅龍首山地區(qū)基性巖脈的地質特征及研究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0-08-23 15:01
【摘要】:龍首山地區(qū)位于華北克拉通西南緣,阿拉善地塊南緣,是我國重要的銅鎳等多金屬礦床成礦帶,前人對研究區(qū)開展了一系列的基礎地質研究及找礦工作,但對于區(qū)內基性巖脈系統(tǒng)性研究不夠。本文選取龍首山基性巖脈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巖相學、元素地球化學、Sr-Nd-Pb同位素及Ar-Ar定年等研究方法,系統(tǒng)研究基性巖脈巖相學、地球化學及年代學等特征,在此基礎上探討其源區(qū)性質、巖漿演化、構造環(huán)境及與金屬礦床之間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龍首山地區(qū)基性巖以脈狀的形式產出,分布于龍首山東、中、西三個地段。巖石主要礦物為斜長石、角閃石、輝石和黑云母,斑晶主要為角閃石和輝石組成,基質主要為斜長石,可見少量黑云母,副礦物有磁鐵礦、磷灰石及鋯石等;詭r均具有演化玄武巖的特征,ALK(K_2O+Na_2O)=3.26%~8.43%含量均較高,從東往西Na_2O含量遞減、K_2O含量遞增。巖石中U含量明顯高于大陸地殼平均值以及大陸巖石圈值,且從東往西呈逐漸增長的趨勢,相對富集Rb、Pb、Ba、Ce等大離子親石元素,相對虧損Ta、Th、Nb、Yb、Zr等高場強元素。巖石稀土總量(∑REE)高于原始地幔值,輕、重稀土均分餾較明顯,富集輕稀土元素,δEu值顯示弱異常。巖石具有高Sr低Nd,放射性成因Pb較高的特征。龍首山東段基性巖成巖年齡為400.6Ma~423.5Ma,中段基性巖成巖年齡為362Ma~485.6Ma,西段基性巖成巖年齡為237.2±2.6Ma。研究認為,龍首山地區(qū)基性巖形成的構造環(huán)境為板內拉張環(huán)境,巖漿來源于EMI型富集地幔和EMII型富集地幔混合的源區(qū),巖漿演化過程經(jīng)歷了結晶分異和同化混染作用,巖漿上升侵位過程中遭受了地殼物質的混染。基性巖和鈾成礦可能沒有直接成因關系,但為鈾的富集成礦可能有起到活化和改造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P588.124;P618.2
【圖文】:

分布圖,龍首山,內部資料,鈾礦


7圖 2. 1 甘肅龍首山區(qū)域地質及鈾礦分布圖(據(jù)核工業(yè) 203 內部資料修改)Fig.2.1 Gansu Longshoushan regional geology and uraniumore map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data of the nuclear industry 203)1-第四系;2-新近系中晚期;3-新近系;4-第三系;5-上白堊統(tǒng);6-下白堊統(tǒng);7.石炭系;8.震旦系;9.元古界;10.太古界;11.華力西期花崗巖;12.加里東期花崗巖;13.片麻狀花崗閃長巖;14.花崗閃長巖;15.區(qū)域大斷裂;16.大斷裂;17.砂礫巖型鈾礦床、礦點;18.泥巖型鈾礦床、礦點;19.花崗巖型鈾礦床、礦點;20.堿交代型鈾礦床、礦點;21.地質界線;22.城市名;23.地名;24.研究區(qū)2.2 區(qū)域地層龍首山地區(qū)出露地層由老到新依次為龍首山巖群、中-新元古代的墩子溝群和韓母山群,顯生宙地層出露的較少,主要為早古生代碎屑巖和碳酸鹽巖以及晚古生代紫紅色的泥盆紀磨拉石、安山質凝灰?guī)r、玄武巖、碎屑巖等(陳向陽等,2008;曾認宇,2017)。

分布圖,金川礦區(qū),基性巖脈,分布圖


圖 3. 1 金川礦區(qū)基性巖脈分布圖(據(jù)曾認宇,2017 修改)Fig.3.1 Distribution map of basic dikes in Jinchuan miningarea(according to Zeng,2017)2.2 巖相學特征龍首山東段金川礦區(qū)基性巖脈主要巖相學特征:巖石表面呈黃褐色,暗色多,煌斑結構,塊狀構造(圖 3.2b)。巖石主要礦物為輝石、角閃石、斜長云母。角閃石和輝石為主要斑晶礦物,角閃石斑晶自形程度較高(圖 3.2c)排列,鏡下呈長柱狀(圖 3.2d);輝石斑晶呈短柱狀,黑云母呈片狀,具有象,且可見磁鐵礦包體;斜長石為主要基質礦物,長石呈他形,巖石整體絹等蝕變強烈,根據(jù)巖相學特征定名為閃斜煌斑巖。3 龍首山中段3.1 野外地質特征

照片,煌斑巖,龍首山,照片來源


圖 3. 2 龍首山東段閃斜煌斑巖手標本及鏡下照片(照片來源:曾認宇,2017).2 microscopic photos of spessartine in eastern of Longshoushan (photos form from:Zeng, 2Px-輝石;Hbl-普通角閃石;Pl-斜長石;Bt-黑云母山東段閃斜煌斑巖野外照片 b-龍首山東段閃斜煌斑巖手標本照片 c、d-龍首山東段煌斑巖鏡下照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如意;姜常義;陳旭;王剛;陳云杰;聶利;;甘肅省龍首山成礦帶中段鈉長巖脈地質特征及其與鈾礦化關系研究[J];地質與勘探;2015年06期

2 盧磊勛;杜萌;邵瀚石;;K-Ar法和Ar-Ar法兩種定年方法的差異性對比及討論[J];遼寧化工;2015年08期

3 李永軍;李甘雨;佟麗莉;楊高學;王冉;;玄武巖類形成的大地構造環(huán)境Ta、Hf、Th、La、Zr、Nb比值對比判別[J];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2015年03期

4 趙新胤;湯琳;;紅石泉偉晶狀白崗巖型鈾礦黑云母特征及成礦作用[J];現(xiàn)代礦業(yè);2015年04期

5 段俊;錢壯志;焦建剛;魯浩;馮延清;;甘肅龍首山巖帶西井鎂鐵質巖體成因及其構造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5年03期

6 張樹明;魏正宇;張良;湯琳;趙新胤;;龍首山堿交代型鈾礦床特征和存在的問題[J];礦物學報;2013年S2期

7 賀建國;趙希剛;陳秋;婁漢生;喻騰;;龍首山成礦帶芨嶺北東向深大隱伏斷裂構造存在的佐證[J];鈾礦地質;2013年06期

8 曾認宇;賴健清;毛先成;陶斤金;;金川銅鎳礦床中斷裂系統(tǒng)的形成演化及對礦體的控制[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3年09期

9 楊望暾;段立志;張陽;;龍首山地區(qū)中深構造層次及巖石變形特征研究[J];西北地質;2013年02期

10 辛存林;馬維云;安國堡;楊國林;孫現(xiàn)輝;;甘肅龍首山207鈾礦床成礦地質特征及其成礦機制探討[J];地質學報;2013年04期



本文編號:28016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8016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8f8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