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充填材料發(fā)泡水泥的抗壓強度及穩(wěn)定性優(yōu)化研究
【圖文】:
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理發(fā)泡法和化學發(fā)泡法。物理發(fā)泡法也叫預發(fā)泡法或混泡法,先將泡沫劑制成一定濃度的發(fā)泡液,經(jīng)發(fā)泡機注入氣體發(fā)泡或發(fā)泡劑機械攪拌進行發(fā)泡,然后將制備好的泡沫加入攪拌好的水泥漿中并混合均勻,對應生產(chǎn)工藝流程如圖 1-1 所示。這種制備方法通過調(diào)整泡沫摻量控制成品密度,生產(chǎn)方式適用性強,一般用于場地現(xiàn)澆,但是在攪拌過程中受泡沫穩(wěn)定性影響,往往消泡嚴重、穩(wěn)定性能不佳,最終的施工質量不好控制;化學發(fā)泡法也稱后發(fā)泡法,是采用化學制劑在水泥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氣體進行發(fā)泡,施工時將發(fā)泡劑加入攪拌好的料漿中,然后發(fā)生化學反應,在料漿中產(chǎn)生氣體形成氣泡,多用于泡沫水泥制品生產(chǎn)。相比于物理制法,化學發(fā)泡法對工藝要求更為復雜,對水泥的溫度、料漿的稠度等條件也有比較嚴格的要求。
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表 3-3 0.5 水灰比下的實驗結果分析Table 3-3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0.5 water-cement ratio嶺土摻量 抗壓強度 MPa 強度增幅 孔隙率% 孔隙率增0 4.08 - 12 -5% 1.6 -0.61 31 1.5810% 3.07 -0.25 24 1.015% 3.15 -0.23 17 0.42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D823.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國偉;呂國玉;;偏高嶺土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及耐久性的研究[J];浙江建筑;2019年01期
2 鄭傳寶;丁華柱;劉強;劉興平;文慶軍;都增延;;偏高嶺土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J];四川建材;2018年04期
3 莫宗云;馬騰飛;王大光;;偏高嶺土活性研究進展[J];硅酸鹽通報;2017年01期
4 李章建;李世華;梁麗敏;趙彥;;高鐵鈦偏高嶺土特性及其對水泥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世界;2017年02期
5 彭暉;崔潮;蔡春聲;李樹霖;張雄飛;;偏高嶺土活性的煅燒溫度影響及測定方法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4年08期
6 水中和;張龍;肖國琪;韓金龍;;偏高嶺土基礦物漿料對水泥基材料流動性和強度的影響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4年09期
7 孫彤;;高活性偏高嶺土制備最佳工藝參數(shù)的研究[J];中國水泥;2013年12期
8 晏錦;殷素紅;葉門康;秦伍;羅君;文梓蕓;;偏高嶺土活性快速檢驗方法改進[J];硅酸鹽通報;2010年06期
9 趙山泉;微波處理對偏高嶺土的作用[J];國外建材科技;1996年01期
10 愪玉山;;偏高嶺土摻合料對水泥砂漿工作性能與早期力學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世界;201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凱琦;陸銀平;諶世英;宋中華;史洪濤;;偏高嶺土的特性與應用[A];全國第十九屆防水保溫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7年
2 江濤;;高活性偏高嶺土在混凝土中的應用[A];建設工程混凝土應用新技術[C];2009年
3 盧迪芬;陳森鳳;盧希龍;高敏;;高活性偏高嶺土微粉的制備及復合效應的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下冊)[C];2003年
4 盧迪芬;陳森鳳;盧希龍;高敏;;高活性偏高嶺土微粉的制備與復合效應的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5 劉瑞平;岳東;朱國振;趙會友;汪長安;;粉煤灰-偏高嶺土基地質聚合物發(fā)泡材料的制備與表征[A];第十八屆全國高技術陶瓷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4年
6 王棟民;扈士凱;熊衛(wèi)峰;左彥峰;羅小紅;高巖;付毅;;偏高嶺土作為高性能混凝土摻合料的試驗研究[A];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第六屆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7 汪智勇;王敏;嵇琳;陳旭峰;;偏高嶺土做混凝土摻合料的研究現(xiàn)狀[A];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馮乃慊;;偏高嶺土超細粉混凝土的特性[A];中國硅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分會七屆二次理事會議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9 柯譽滿;王開拓;徐夢雪;李巧云;盧煉進;崔學民;;聚乙二醇(PEG-4000)強化增韌偏高嶺土基地質聚合物的性能研究[A];第十九屆全國高技術陶瓷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6年
10 杜小滿;劉欽甫;邢楠;;朔州煤系高嶺巖制備偏高嶺土用于混凝土摻合料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林浩;煤系偏高嶺土復合水泥土工程特性及相關機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8年
2 耿海寧;偏高嶺土改性海工混凝土的若干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3 宋彥軍;石灰—偏高嶺土膠凝材料的制備及其天然礦物纖維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7年
4 張世義;納米偏高嶺土水泥基材料物理力學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6年
5 葛圓圓;偏高嶺土地質聚合物基重金屬離子吸附劑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6 郭昌明;以失效磷酸基拋光液為激發(fā)劑制備地質聚合物的研究與應用[D];廣西大學;2016年
7 宋曉玲;地聚物/聚氯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8 丁沙;過硫磷石膏礦渣水泥混凝土抗海鹽侵蝕性能與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9 王美榮;鋁硅酸鹽聚合物聚合機理及含漂珠復合材料組織與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鵬云;硫酸鎂環(huán)境下偏高嶺土對水泥土強度及電阻率的影響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9年
2 李彥鵬;礦用充填材料發(fā)泡水泥的抗壓強度及穩(wěn)定性優(yōu)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9年
3 何流;磷酸基地質聚合物的結構演變及固化模擬核素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9年
4 宋紫閣;固體廢棄物改性地聚物的路用性能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8年
5 楊彥;低品位偏高嶺土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大學;2018年
6 尤祥;偏高嶺土改性垃圾焚燒飛灰制備面層混凝土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8年
7 李陽;偏高嶺土提高水泥性能及水化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7年
8 胡莫珍;石灰穩(wěn)定偏高嶺土擊實-養(yǎng)護期的力學特性[D];三峽大學;2018年
9 王杰挺;偏高嶺土基地質聚合物膜的制備及其在環(huán)保領域的應用[D];廣西大學;2018年
10 趙建偉;堿激發(fā)偏高嶺土氯離子滲透性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694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69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