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礦中性焙燒過程中的物相轉變及其磁性特征研究
【作者單位】: 華北理工大學礦業(yè)工程學院;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礦山高效開采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E2016209345) 河北省高等學校青年人才拔尖計劃(BJ2016042)
【分類號】:TD927;TD9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景貌;李洪松;陳順勛;陳爽;;含鉛金精礦浮選除鉛工藝研究[J];有色礦冶;2005年05期
2 趙立智;胡樹偉;楊國成;;金精礦富集銅可行性研究與生產實踐[J];現(xiàn)代礦業(yè);2013年04期
3 黃凌;;難處理金精礦3種預處理工藝分析[J];現(xiàn)代礦業(yè);2013年06期
4 王燕;;含銅金精礦焙燒—氰化工藝研究[J];有色礦山;1984年12期
5 梁乃光;;降低金精礦含砷量的小型試驗和生產實踐[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1990年03期
6 張興仁;;處理含砷金精礦的兩種新工藝研究概況[J];礦產綜合利用;1992年04期
7 林國梁,周世杰;浮選金精礦氰化浸出液的處理方法[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1998年S2期
8 巫漢泉,李長績,趙新昌;某金精礦氰化前的預處理工藝研究[J];黃金;1998年11期
9 彭元祿;;一種從含金的氰渣中提取金精礦的生產工藝[J];適用技術市場;1998年11期
10 邢志軍;;微波焙燒處理含碳硫化物金精礦的研究[J];黃金;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張德良;郝建貞;李堯國;吳向陽;蒲忠強;劉永國;顧延軍;潘曉平;;降低金精礦中碳質礦物對氰化生產影響的試驗與研究[A];2008年全國金屬礦山難選礦及低品位礦選礦新技術學術研討與技術成果交流暨設備展示會論文集[C];2008年
2 任淑麗;楊保成;;烏拉嘎浮選金精礦冶煉生產實踐[A];中國采選技術十年回顧與展望[C];2012年
3 馬少健;喬紅光;莫偉;封金鵬;劉力章;;廣西貴港高砷浮選金精礦微波預處理試驗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粉體工程學術會暨相關設備、產品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4 簡少芳;;湖南禮陵市雁林寺金礦選冶試驗高砷高硫金精礦提金試驗研究[A];中國地質科學院“九五”科技成果匯編[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京冶;含銻砷難處理金精礦得以開發(fā)[N];中國礦業(yè)報;2014年
2 賈偉杰 記者 孫欣欣;錦州口岸首次進口金精礦[N];錦州日報;2010年
3 閆巖;潼關黃金生產再添亮點[N];中國黃金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王婷;中金黃金搶占難選冶金精礦先機[N];中國證券報;2011年
5 孫天鵬;國大公司依靠專利技術加快企業(yè)升級[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9年
6 曹守業(yè) 郭建東;核心競爭力是怎樣打造的[N];中國礦業(yè)報;2009年
7 通訊員 劉貴勝;塔城大型采礦項目投產[N];伊犁日報(漢);2007年
8 王聞;紫金礦業(yè)下屬公司難選冶工程獲獎[N];中國黃金報;2011年
9 劉學剛;金翅嶺金礦難處理金精礦回收率達97%以上[N];中國礦業(yè)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高國龍;三相循環(huán)流化床中催化氧化高硫高砷難選冶金精礦和尾渣基礎研究[D];東華大學;2009年
2 李青翠;可循環(huán)氧化劑氧化高硫高砷難選冶金精礦[D];東華大學;2011年
3 崔禮生;難選冶金礦石的微波預處理[D];東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紅球;某高硫金精礦選冶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2 李竟菲;煤油對含銅金精礦熱壓酸浸工藝過程浸銅渣回收單質硫的工藝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郭凱琴;Fenton試劑深度預處理高硫高砷難選金精礦及其動力學研究[D];東華大學;2009年
4 么云燕;1200t/d金精礦綜合利用回收項目成本管理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4年
5 耿麗嬋;難處理金精礦3YL氯化法浸出工藝及其動力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546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54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