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二礦選煤廠重懸浮液自控系統(tǒng)技術改造
[Abstract]:This topic is to transform the PLC control system of heavy medium suspension in Huangling No. 2 Coal preparation Plant. At present, th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of heavy medium suspension has matured gradually after many years of development, from traditional control instrument control to PLC control. In this paper, a PLC control system is developed to control the density and magnetic content of suspension simultaneousl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In this paper, several variables are analyzed in the process of suspension control, and the corresponding variables of density and magnetic content are analyzed and treated. The difficulty of suspension control is reduced, and the fluctuation range of suspension becomes smaller. The hardware functi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in various coal preparation plants are analyzed.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is made by combining the field practice and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input. The PID algorithm control of density and magnetic variables is deeply analyze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rol object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tuning of PID parameters. The differential algorithm is not used, but the PI control law is used in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field process and worker's experience, the value of PU I in the process of control regulation is given. The program is simple in design, friendly in interface and easy to operate. After six months of industrial experiment, the modified suspension PLC control system can run normal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 is increased from 85% to 98%,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by more than 800,000 yuan.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D94;TP2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存義;模塊選煤廠的引進與發(fā)展[J];選煤技術;2002年06期
2 劉正;模塊選煤廠的應用實踐[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03年04期
3 邵燕祥;吳彬;;選煤廠管理模式的探討[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0年04期
4 肖佳華;;采用專業(yè)化管理模式 提高選煤廠經(jīng)濟效益[J];煤質技術;2011年06期
5 童瑞章;試論選煤廠集中控制發(fā)展的趨向[J];煤礦設計;1984年05期
6 王勉煊;蔣怡法;;選煤廠與環(huán)境保護[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1984年02期
7 M.W.斯普勞斯 ,李建國;1989年北美選煤廠普查[J];選煤技術;1990年03期
8 姚鳳才;邊炳鑫;李哲;;淺談地方煤礦選煤廠的受煤系統(tǒng)[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1992年06期
9 陳曉東;新形勢下的選煤廠設計[J];煤礦設計;1993年12期
10 段錫章;我國選煤廠設計發(fā)展概況[J];中國煤炭;1995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馮立品;路邁西;劉紅纓;;選煤廠重選脫汞效果預測[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8暨第三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張金輝;汪紅生;;選煤廠轉變產(chǎn)品結構技術改造的可行性[A];2010年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振紅;;礦井與選煤廠分置管理機制的研究與實踐[A];紀念中國煤炭學會成立50周年暨2012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4 齊正義;;模塊式選煤廠布置形式的選擇[A];2010年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5 李合群;曾慶剛;廖祥國;朱鋼村;;田莊選煤廠產(chǎn)業(yè)升級改造的實踐與思考[A];2011年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6 牛紀元;孫建利;;淺析金地選煤廠設計特點[A];2011年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7 石海明;;金拓選煤廠設計分析[A];2013年全國選煤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8 劉青喜;;新河礦井無煙煤重介選煤廠設計特點[A];紀念中國煤炭學會成立50周年暨2012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9 胡克林;楊正東;龍祖根;梅小文;青泉;陳皖寧;;淺析選煤廠一種新的建設模式-BT模式[A];2014年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10 劉青喜;;新河礦選煤廠初步設計優(yōu)化[A];2010年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魏曉鋒;臨渙選煤廠打造節(jié)水防污型企業(yè)[N];中國煤炭報;2005年
2 徐金陵;顧橋選煤廠順利實現(xiàn)系統(tǒng)帶煤運轉[N];淮南日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李學玲;當發(fā)展與環(huán)保成為議題和目標[N];中國煤炭報;2006年
4 通訊員 張文卿 本報記者 李侖;針尖上打擂臺,,拼的就是精細[N];中國煤炭報;2010年
5 張文卿;精細化“管”出大發(fā)展[N];山西日報;2010年
6 歐凱;熱烈慶祝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北京華宇工程有限公司成立10 周年![N];中國煤炭報;2012年
7 朱鵬 盤縣安監(jiān)局滑石安監(jiān)站;選煤廠粉塵治理的綜合性探討[N];貴州政協(xié)報;2012年
8 記者 栗金聲 通訊員 段建忠 謝步林;煤炭工業(yè)太原設計院在市場競爭中殺出生存路[N];山西日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戰(zhàn);黃陵二礦選煤廠重懸浮液自控系統(tǒng)技術改造[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2 劉清成;選煤廠倉存及進出倉模擬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3 宋謙;選煤廠生產(chǎn)過程中曲線繪制技術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4 姚紹強;山煤集團蒲縣選煤廠建設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5 郭志敏;淮北選煤廠“2+2”模式煤泥水工藝改造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5年
6 王飛;皖北煤電集團朱集西煤礦選煤廠項目可行性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5年
7 張向東;選煤廠結構——設備復合體系抗震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4年
8 魏軍;“2+2”模式煤泥水處理工藝在選煤廠的應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
9 潘海軍;PLC在神華烏海能源公司選煤廠控制系統(tǒng)的應用與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10 李云飛;神東公司選煤產(chǎn)品預測與優(yōu)化方法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2903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29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