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的修復治理與利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的修復治理與利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的修復治理與利用研究;【摘要】:本論文以廣西大環(huán)江流域的鉛鋅礦尾砂污染;長(其中LSSE處理顯著提高了五種植物地上部生物;??【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學位級別】:碩士;??【學位授予年份】:2013;??【分類號】:TD88;X53;??【目錄】:中文摘要11-13ABSTRACT;修復39-454.2.1改良處理-植物種植對耕作
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的修復治理與利用研究
【摘要】:本論文以廣西大環(huán)江流域的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為研究對象,將污染農田作為一種特殊資源,研究一種既對重金屬污染農田具有一定修復效果,又能提高農民收入并保證人類健康安全的農業(yè)利用方式。采用大田試驗,研究了三種改良處理(石灰-氫氧化鈉單施(LS)或與有機肥(LSO)、蠶沙(LSSE)配施)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對皇竹草、商陸、龍葵、桑樹、甘蔗五種植物地上部生物量和植物吸收累積Pb、Cd、As、Zn四種重金屬的影響;同時,進行養(yǎng)殖試驗,研究了以污染農田生產的皇竹草為食的黃牛生長情況及黃?墒秤貌糠种械闹亟饘俸;分析了污染農田不同利用模式的安全風險與經(jīng)濟效益。本論文得出以下結論:(1)石灰-氫氧化鈉與蠶沙配施對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狀的改良效果最佳。石灰-氫氧化鈉單施或與有機肥、蠶沙配施均可顯著提高土壤pH值,其中石灰-氫氧化鈉單施處理土壤pH值最高,但使土壤中堿解氮及速效鉀含量降低;有機肥施用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堿解氮、速效鉀含量;蠶沙施用可顯著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堿解氮及速效鉀含量。除桑樹外,種植四種植物均有效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五種植物對土壤的疏松作用大小順序為甘蔗/龍葵商陸皇竹草桑樹。(2)種植桑樹、皇竹草、商陸、甘蔗、龍葵五種植物均對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復效果,其中種植皇竹草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效果最佳。(3)三種改良處理均可促進桑樹、皇竹草、商陸、甘蔗、龍葵五種植物地上部生
長(其中LSSE處理顯著提高了五種植物地上部生物量),并可普遍降低收獲期植物地上部重金屬含量及累積量,抑制植物地上部對重金屬的吸收。但對于個別植物,不同的改良處理也可能促進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累積。(4)不同植物對土壤中Pb、Cd、As、Zn四種重金屬的吸收累積具有較大差異,其修復效果也不一致?傮w而言,皇竹草地上部Pb、Cd、As、Zn四種重金屬的累積量均最高;若只考慮植物地上部吸收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作用,種植皇竹草修復污染土壤,使土壤中Pb、Cd、Zn三種重金屬含量分別達到我國土壤環(huán)境質量二級標準的最低理論修復年限分別為12.6、1.2、2.4年,最佳處理分別為CK、CK、LSSE,即若不施加改良劑直接種植皇竹草13年后可使土壤中Pb、Cd、Zn含量達到農業(yè)生產的安全標準。(5)利用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種植皇竹草并養(yǎng)殖黃牛,無論是否施加改良劑,從食用安全方面考慮,黃牛的肌肉、心臟、肺、胃、血重金屬含量均符合相關食用標準,人體食用較安全;但黃牛肝、腎中的Cd含量超過相應食用標準,人體食用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6)“種桑養(yǎng)蠶”模式因桑葉產量較低而導致經(jīng)濟效益較差,種植甘蔗、商陸、龍葵因可利用部分重金屬含量較高而具有較大的安全風險,故均不適合在當?shù)匚廴巨r田應用。污染試驗區(qū)“石灰-氫氧化鈉-蠶沙改良土壤后種草養(yǎng)牛”模式較為安全且具有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為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最優(yōu)的生產利用模式!娟P鍵詞】:鉛鋅礦尾砂重金屬復合污染改良劑修復治理利用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D88;X53
??【目錄】:中文摘要11-13ABSTRACT13-16第一章文獻綜述16-221.1礦業(yè)活動導致的土壤重金屬污染現(xiàn)狀與危害16-171.1.1礦業(yè)活動導致的土壤重金屬污染16-171.1.2重金屬對人體健康的危害171.2重金屬污染農田修復治理17-191.3研究意義與內容19-221.3.1研究依據(jù)與意義19-201.3.2研究內容20-22第二章試驗材料與方法22-302.1試驗區(qū)概況222.2田間試驗22-252.2.1供試改良材料22-232.2.2供試植物232.2.3試驗處理23-242.2.4樣品采集與前處理24-252.2.5樣品分析與測定252.3養(yǎng)殖試驗25-282.3.1試驗動物252.3.2養(yǎng)殖飼料及藥物252.3.3養(yǎng)殖試驗條件252.3.4養(yǎng)殖試驗方法25-262.3.5樣品采集262.3.6樣品預處理26-272.3.7樣品分析與測定27-282.4評價標準與評價方法282.5數(shù)據(jù)分析28-30第三章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土壤理化性狀改良30-323.1不同改良處理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30-313.2不同植物種類對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影響313.3本章小結31-32第四章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重金屬污染修復32-564.1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中Pb污染修復32-394.1.1改良處理-植物種植對耕作層土壤中Pb含量變化的影響32-334.1.2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吸收Pb的影響33-374.1.2.1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生長的影響334.1.2.2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Pb含量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33-354.1.2.3不同改良處理對收獲期植物地上部Pb含量的影響35-374.1.3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Pb累積及土壤修復效率的影響37-394.2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中Cd污染
修復39-454.2.1改良處理-植物種植對耕作層土壤中Cd含量變化的影響39-404.2.2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吸收Cd的影響40-434.2.2.1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Cd含量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40-414.2.2.2不同改良處理對收獲期植物地上部Cd含量的影響41-434.2.3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Cd累積及土壤修復效率的影響43-454.3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中As污染修復45-494.3.1改良處理-植物種植對耕作層土壤中As含量變化的影響45-464.3.2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吸收As的影響46-484.3.2.1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As含量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46-474.3.2.2不同改良處理對收獲期植物地上部As含量的影響47-484.3.3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As累積的影響48-494.4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中Zn污染修復49-554.4.1改良處理-植物種植對耕作層土壤中Zn含量變化的影響49-514.4.2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吸收Zn的影響51-534.4.2.1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Zn含量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51-524.4.2.2不同改良處理對收獲期植物地上部Zn含量的影響52-534.4.3不同改良處理對植物地上部Zn累積及土壤修復效率的影響53-554.5本章小結55-56第五章污染農田不同利用模式的安全風險分析56-725.1“皇竹草-養(yǎng)牛”利用模式安全風險分析56-655.1.1皇竹草用作養(yǎng)牛牧草的安全風險分析565.1.2試驗區(qū)黃牛生長狀況56-575.1.3黃?墒秤貌糠种亟饘俜植继卣骷熬用袷秤猛緩降陌踩L險分析57-615.1.4不同改良處理下黃牛肝臟中重金屬含量狀況61-635.1.5不同改良處理下黃牛腎臟中重金屬含量狀況63-645.1.6黃牛糞便中的重金屬含量及用作有機肥的安全風險分析64-655.2甘蔗
食用、蔗渣用作飼料的安全風險分析65-675.3龍葵居民食用途徑的安全風險分析67-685.4商陸居民藥用途徑的安全風險分析68-695.5桑樹養(yǎng)蠶的安全風險分析69-705.6本章小結70-72第六章污染農田不同利用模式的經(jīng)濟效益分析72-766.1“種草養(yǎng)牛”產業(yè)鏈經(jīng)濟效益分析72-736.2“種桑養(yǎng)蠶”產業(yè)鏈經(jīng)濟效益分析73-756.3經(jīng)濟作物-甘蔗生產經(jīng)濟效益分析756.4本章小結75-76第七章結論與展望76-787.1主要結論76-777.2研究展望77-78參考文獻78-86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86-88致謝88-90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90-94 本論文購買請聯(lián)系頁眉網(wǎng)站。
筆耕文化傳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各類專業(yè)文獻、生活休閑娛樂、行業(yè)資料、各類資格考試、專業(yè)論文、應用寫作文書、中學教育、96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的修復治理與利用研究等內容。
12
下載地址:96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的修復治理與利用研究.Doc
【】最新搜索
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的修復治理與利用研究
《燕子》導學案51
植樹的牧羊人說課稿71
黨建品牌案例申報材料41
辦學思想就是辦學理念的形成過程
西南大學動物普通病學第三次作業(yè)答案01
59支架零件沖壓工藝與沖模設計
小學四年級第八單元詞語拼音
78大學生個人簡歷表格_醫(yī)藥生物技術
平安學車無憂險駕駛培訓費用損失保險條款
本文關鍵詞:鉛鋅礦尾砂污染農田的修復治理與利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10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1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