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5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4)》2015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熱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數(shù)值模擬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5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4)》2015年
地層溫壓條件下頁巖儲層的甲烷吸附能力
紀文明 宋巖 姜振學 陳磊 楊瀟 陳委濤 李衛(wèi)兵
【摘要】:頁巖氣是賦存于泥頁巖中的自生自儲天然氣,其賦存形式具有多樣性,包括游離態(tài)、吸附態(tài)和少量的溶解態(tài)。其中吸附態(tài)是頁巖氣的主要賦存方式,占到頁巖氣總含量20%~85%。頁巖吸附氣含氣量是計算頁巖氣資源量的關鍵性參數(shù),是評價泥頁巖是否具有開采價值的重要標準。國內外學者針對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泥頁巖做了大量的等溫吸附實驗,然而等溫吸附實驗只能開展恒定溫度下的頁巖吸附實驗,不能研究任意溫度下頁巖氣吸附能力。筆者選取渝東南地區(qū)4口井8個龍馬溪組泥頁巖樣品開展氣體(CH4、N2、CO2)吸附實驗、有機碳含量分析、X-衍射巖礦分析、SEM掃描電鏡實驗,研究頁巖吸附甲烷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在高過成熟階段,豐富的有機質發(fā)育大量的微孔隙,使得頁巖對氣體的吸附能力增加;在地下頁巖儲層含水條件下,黏土礦物主要吸附水,而有機質由于具有親油氣性,使得頁巖氣絕大部分吸附在頁巖有機質表面,且有機質吸附甲烷等量吸附熱遠大于黏土礦物,因此頁巖吸附甲烷最重要的內部控制因素是有機碳含量。甲烷等溫吸附實驗表明,隨溫度升高頁巖吸附量顯著降低,隨壓力增加,頁巖吸附量增加,當壓力達到一定值時,頁巖吸附量不再隨壓力的增加而增加,最大甲烷吸附量隨溫度具有線性降低的趨勢,且蘭氏壓力的對數(shù)與溫度的倒數(shù)有很好的線性關系。基于蘭氏方程,以甲烷等溫吸附實驗數(shù)據為基礎,利用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建立蘭氏體積與w(TOC)、溫度的關系及蘭氏壓力與溫度的關系,帶入蘭氏方程,建立溫度壓力耦合控制下的擴展蘭氏方程,進而計算地層溫度壓力條件下頁巖儲層吸附甲烷能力。結果表明:隨深度增加,在溫度壓力耦合控制下,泥頁巖吸附甲烷能力先增加后降低,800~1350m達到最大吸附能力;淺層壓力對頁巖吸附甲烷能力起主要作用,隨深度的增加溫度對頁巖吸附甲烷能力控制作用增強;隨w(TOC)增大,富有機質頁巖吸附甲烷能力增加,達到最大吸附能力時的深度也隨之增加。當頁巖有機碳含量為1%時,頁巖最大甲烷吸附量為1.6m3/t,當頁巖有機碳含量為3%時,頁巖最大甲烷吸附量為2.5m3/t,每增加2%的w(TOC)頁巖最大吸附能力大約增加1 m3/t。
【作者單位】:
【關鍵詞】:
【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011ZX05018-0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472112)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地層溫壓條件下頁巖儲層的甲烷吸附能力@紀文明$中國石油大學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2249$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非常規(guī)天然氣研究院!北京102249 @宋巖$中國石油大學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2249$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非常規(guī)天然氣研究院!北京102249$中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王瑞;張寧生;劉曉娟;吳新民;閆健;;頁巖氣吸附與解吸附機理研究進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3年19期
2 喻廷旭;湯達禎;許浩;李勇;李玲;;柳林礦區(qū)不同煤巖類型煤的孔隙特征[J];煤炭科學技術;2013年S2期
3 馬行陟;宋巖;柳少波;姜林;洪峰;;中高煤階煤儲層吸附能力演化歷史定量恢復——以鄂爾多斯盆地韓城地區(qū)為例[J];石油學報;2014年06期
4 梁彬;姜漢橋;李俊鍵;糜利棟;王磊;;考慮多因素的頁巖氣吸附能力計算模型[J];特種油氣藏;2015年01期
5 俞凌杰;范明;陳紅宇;劉偉新;張文濤;徐二社;;富有機質頁巖高溫高壓重量法等溫吸附實驗[J];石油學報;2015年05期
6 Nie Baisheng;Wang Longkang;Li Xiangchun;Wang Chao;Li Li;;Simul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methane,carbon dioxide and co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年06期
7 申建;秦勇;陳剛;;煤層氣成藏效應量化表征及類型判識[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8 劉貝;黃文輝;敖衛(wèi)華;張守仁;吳見;許啟魯;滕娟;;高階煤的吸附性能及其影響因素——以沁水盆地柿莊區(qū)塊為例[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9 邢金艷;姜振學;陳磊;郝進;;泥頁巖吸附氣量隨地層埋深變化趨勢預測分析[J];現(xiàn)代地質;201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劉洪林;王紅巖;;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頁巖氣成藏地質特征研究[A];2013年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魏明堯;含瓦斯煤體氣固耦合滲流機理及應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孫同英;頁巖氣藏物性特征及氣體滲流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2 馬忠;基于熱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數(shù)值模擬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
3 劉禹;頁巖氣在多孔介質中的流動規(guī)律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年
4 鄭海軍;多段壓裂水平井壓力計算及分析方法[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林曄;李政;朱日房;;頁巖氣的形成與開發(fā)[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01期
2 張利萍;潘仁芳;;頁巖氣的主要成藏要素與氣儲改造[J];中國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3 李新景;呂宗剛;董大忠;程克明;;北美頁巖氣資源形成的地質條件[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05期
4 聶海寬;唐玄;邊瑞康;;頁巖氣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國南方頁巖氣發(fā)育有利區(qū)預測[J];石油學報;2009年04期
5 張抗;譚云冬;;世界頁巖氣資源潛力和開采現(xiàn)狀及中國頁巖氣發(fā)展前景[J];當代石油石化;2009年03期
6 劉洪林;王莉;王紅巖;魏偉;孫愛;;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fā)適用技術探討[J];油氣井測試;2009年04期
7 張金川;姜生玲;唐玄;張培先;唐穎;荊鐵亞;;我國頁巖氣富集類型及資源特點[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12期
8 楊鐿婷;唐玄;王成玉;汪天凱;任珠琳;謝忱;;重慶地區(qū)頁巖分布特點及頁巖氣前景[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9 王祥;劉玉華;張敏;胡素云;劉紅俊;;頁巖氣形成條件及成藏影響因素研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0年02期
10 陳尚斌;朱炎銘;王紅巖;劉洪林;魏偉;羅躍;李伍;方俊華;;中國頁巖氣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石油學報;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玉芳;包書景;張宏達;葛明娜;王勁鑄;孟凡洋;任收麥;;國外頁巖氣勘查開發(fā)進展[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2 ;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A];“寶塔油氣”杯第四屆天然氣凈化、液化、儲運與綜合利用技術交流會暨LNG國產化新技術新設備展示會論文集[C];2014年
3 林斌;郭巍;趙肖冰;曹瀚升;王少華;;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概率體積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頁巖氣中的應用[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4 印興耀;吳國忱;;頁巖氣儲層地震評價[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5 蔡啟宏;傅子云;;地震頻率信息在頁巖氣勘探開發(fā)中應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6 劉禹;王常斌;文建軍;宋付權;;頁巖氣滲流中的力學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上冊)[C];2013年
7 滕吉文;劉有山;;中國頁巖氣成藏和潛在產能與對環(huán)境的污染分析[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8 張聰;段文哲;包書景;;遙感技術在復雜山區(qū)頁巖氣早期勘探中的應用[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9 李世臻;劉志強;;頁巖氣地質研究應重視的幾項基礎工作[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10 張劼;黃曉莉;李建伏;;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頁巖氣勘查遠景和方向探討[A];科技創(chuàng)新與經濟結構調整——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鑫軼;[N];中國石化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奚震;[N];中國石化報;2011年
3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 張大偉;[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4 早報記者 王道軍;[N];東方早報;2011年
5 記者 徐沛宇;[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6 記者 李平;[N];中國礦業(yè)報;2012年
7 特約記者 劉國榮;[N];中國礦業(yè)報;2012年
8 王姝;[N];中國礦業(yè)報;2012年
9 記者 萬長茂;[N];中煤地質報;2013年
10 岑文攀 李小林 周輝;[N];中國礦業(yè)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群;蜀南及鄰區(qū)海相頁巖氣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標優(yōu)選[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2 李建青;中國南方海相頁巖氣選區(qū)評價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3 李亞男;頁巖氣儲層測井評價及其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4 翟常博;川東南綦江—仁懷地區(qū)頁巖氣成蔵條件及有利目標區(qū)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5 牛聰;頁巖氣藏基質滲透率修正及試井分析方法[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6 聶昕;頁巖氣儲層巖石數(shù)字巖心建模及導電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7 白振瑞;遵義—綦江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牛蹄塘組頁巖沉積特征及頁巖氣評價參數(sh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8 吳勘;揚子北緣中二疊統(tǒng)孤峰組地球生物學構成及頁巖氣地質特征[D];中國地質大學;2013年
9 李智學;鄂爾多斯盆地中南部延安組頁巖氣成藏規(guī)律與潛力評價[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10 李猛;柴達木盆地北緣侏羅系沉積體系與頁巖氣富集規(guī)律[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玉婷;中外頁巖氣評價標準之比較研究[D];長江大學;2012年
2 李陳;頁巖氣非定常滲流理論及其試井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3 馬曉彬;中—低勘探程度區(qū)頁巖氣資源量計算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4 張磊;彭水、黃平區(qū)塊頁巖氣井壁穩(wěn)定性研究[D];長江大學;2013年
5 尹虎;頁巖氣藏試井解釋方法研究[D];長江大學;2013年
6 古偉;涪陵地區(qū)大安寨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7 冷雪霜;頁巖氣賦存與滲流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2年
8 龔宇;廣西頁巖氣資源分布規(guī)律研究[D];長江大學;2013年
9 閆晟;柴北緣西大灘地區(qū)頁巖氣成藏條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10 鄭凱歌;淮南地層小區(qū)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D];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熱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數(shù)值模擬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63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06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