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紅陽礦區(qū)地應力測量及其數值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21 03:20

  本文選題:深部開采 + 地應力。 參考:《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紅陽礦區(qū)主采8#,12#煤,最大開采深度已超過1 000 m,回采巷道掘進及工作面回采期間均發(fā)生過沖擊動力災害。為了研究災害形成的原因及其控制技術,現場采用空芯包體應力解除法對礦區(qū)不同埋深的6個測點完成了地應力原位測量。結果表明:各測點均有2個主應力方向接近水平方向,另一主應力方向接近于垂直方向,最大水平主應力是垂向應力的平均1.395倍,地應力場以水平構造應力場為主;各測點垂向應力均略大于上覆巖層重量;分析了最大主應力、最小主應力、垂直主應力隨深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測最大主應力方向為NW-SE向,平均方位角NW47.9°,結合數值模擬結果,北三采區(qū)西側工作面組為最大水平主應力峰值位置(巖爆發(fā)生區(qū)),而其他采區(qū)隨著開采位置遠離峰值區(qū)域應力水平相對降低,靠近斷層或者斷層交叉區(qū)則應力水平降低。
[Abstract]:The main mining area of Hongyang mining area is 8 #Li 12# coal, the maximum mining depth has exceeded 1 000 m.The mining roadway excavation and mining face during the period of impact dynamic disasters have occurr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aster and its control technology, the in-situ measurement of in-situ stress was carried out at 6 sites with different buried depths by using the stress relief method of hollow inclusions in the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s are close to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other one is close to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maximum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is 1.395 times of the vertical stress, and the geostress field is dominated by the horizont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The vertical stress of each measuring point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the variation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vertical principal stress with depth is analyzed, the measured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is NW-SE direction, the average azimuth angle is NW47.9 擄,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bined. The maximum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peak is located in the west face group of Bei 3 mining area (rock burst occurrence area), while the stress level in other mining areas decreases as the mining location is far away from the peak area, and the stress level decreases near the fault or fault crossing area.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黑龍江科技大學礦業(y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5140427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7919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項目(2011QL07)
【分類號】:TD3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鋼,李玉壽,吳振業(yè);大屯礦區(qū)地應力測量與特征分析[J];煤炭學報;2005年03期

2 郭偉杰;龔成;李晶;;地應力測量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問題[J];價值工程;2010年25期

3 解東亮;;地應力測量方法綜述[J];科技資訊;2013年06期

4 徐曾和,李國臻,趙本鈞;龍鳳礦-635水平地應力測量[J];阜新礦業(yè)學院學報;1985年S1期

5 田利軍,魏宏軒;大同礦區(qū)煤體地應力測量與分析[J];阜新礦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04期

6 楊萬斌,付躍升,蘇勝;萬年煤礦地應力測量與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7 董誠,王連捷,楊小聰,王紅才,王薇;安慶銅礦地應力測量[J];地質力學學報;2001年03期

8 張政輝,蔡美峰;巖石的卸載力學特性及其對地應力測量的影響[J];礦冶;2001年03期

9 勾攀峰,張延新;平頂山煤業(yè)(集團)公司一礦地應力測量及分析[J];焦作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丁立豐;新城金礦套芯法地應力測量研究[J];有色礦山;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連捷;王薇;;多種方法得到的地應力測量資料的綜合處理[A];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文集(12)[C];1989年

2 楊萬斌;付躍升;;煤礦地應力測量與回歸分析[A];礦井建設與巖土工程技術新發(fā)展[C];1997年

3 王振安;;地應力測量與煤礦設計關系的淺析[A];水電與礦業(yè)工程中的巖石力學問題——中國北方巖石力學與工程應用學術會議文集[C];1991年

4 蔡美峰;喬蘭;李長淇;于勁波;楊同;;某金礦地應力測量及其結果分析[A];全國巖石邊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礎監(jiān)測及處理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選集[C];1993年

5 廖椿庭;張春山;吳滿路;伍剛;;青藏高原現今地應力測量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6 ;地應力測量的原理和應用[A];中國地質科學院文集(1981)[C];1983年

7 鐘作武;陳云長;羅超文;劉允芳;;空心包體式鉆孔三向應變計的深鉆孔地應力測量技術[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8 彭華;;地應力測量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A];首屆全國青年巖石力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1年

9 張宏偉;李建民;鄧智毅;;空芯包體地應力測量技術在煤礦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C];2000年

10 張曉;;小孔徑水壓致裂三維地應力測量及其應用[A];采礦工程學新論——北京開采所研究生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本報記者 于德福 本報通訊員 熊昆;地應力測量:守望重大工程[N];地質勘查導報;2005年

2 重遠;我國完成首次遠海海域深孔地應力測量[N];中國海洋報;2014年

3 記者 段金平 特約記者 孟昭升 段海明;構建首都圈深孔地應力實時監(jiān)測網[N];中國礦業(yè)報;2012年

4 特約記者 楊健;首都圈構建深孔地應力實時監(jiān)測臺網[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5 何凱濤;深孔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系統通過驗收[N];中國礦業(yè)報;2008年

6 何凱濤;1000米深孔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系統將投用[N];地質勘查導報;2009年

7 記者 段金平 特約記者 孟昭升 段海明;密云地應力監(jiān)測千米深孔開鉆[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2年

8 張超越;新型地應力測量系統研制成功[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范宏喜;地質科技,托起青藏鐵路的輝煌[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浩;地應力測量技術研究與巷道支護工程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彭潛;某長大隧道地應力特征及圍巖開挖穩(wěn)定性分析[D];長江科學院;2016年

3 王龍;高地應力測量及礦柱尺寸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4 朱偉;徐州礦區(qū)深部地應力測量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7年

5 張藝晉;基于地應力測量和分析的礦山安全開采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6 張鵬;金川二礦區(qū)深部地應力測量及應力狀態(tài)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7 喬彥偉;地應力測量技術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4年

8 孟楠楠;地應力測量方法及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5年

9 戚玉亮;地應力測量與圍巖穩(wěn)定性智能預測[D];山東科技大學;2007年

10 孫禮健;鉆孔過程對地應力測量精度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

,

本文編號:19175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9175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b3e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