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泥質(zhì)氧化銅礦浮選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銅礦 + 高氧化率 ; 參考:《武漢科技大學(xué)》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我國氧化銅礦多具有品位低、嵌布粒度細(xì)、泥質(zhì)脈石含量高等特點。所以,氧化銅礦分選在我國礦業(yè)界面臨著許多困難。本論文對某氧化銅礦石進行了詳細(xì)的研究。首先,該銅礦石中的氧化率高達84.89%,主要以游離氧化銅形式存在;其次以類質(zhì)同象或吸附的方式賦存在褐鐵礦中,致使銅礦物回收難度大。且礦石中含有大量細(xì)粒易浮泥質(zhì)脈石礦物,在浮選流程中吸附消耗大量浮選藥劑,降低精礦產(chǎn)品質(zhì)量。根據(jù)該礦石性質(zhì)制定了硫化浮選的浮選流程。通過一系列單因素條件試驗,確定了合理藥劑制度和最佳試驗條件,進行全流程開路試驗和閉路試驗以及擴大連續(xù)試驗。浮選條件試驗結(jié)果表明:硫化鈉對目的礦物的回收率和品位有著顯著影響,必須加入大量的硫化鈉才能保證得到較好的浮選指標(biāo)。而添加硫酸銨不能明顯提高該礦石粗選效果。在磨礦細(xì)度為86.35%-0.074mm的條件下,硫化鈉作為活化劑,CMC作為礦泥抑制劑,丁黃藥作為捕收劑,松醇油作為起泡劑,經(jīng)過三粗三掃兩精得到了理想的選礦指標(biāo),精礦1品位27.94%,回收率達到41.98%,精礦2品位18.52%,回收率32.15%;精礦總計含銅22.89%,回收率74.13%。擴大連續(xù)試驗得到了與實驗室試驗相吻合的結(jié)果,確定實驗室的浮選工藝流程能夠滿足擴大連續(xù)試驗要求,給礦銅品位4.43%的條件下,獲得精礦1品位27.77%,回收率39.62%。精礦2品位16.85%,回收率34.67%;精礦總計含銅21.33%,回收率74.29%。
[Abstract]:Most copper oxide ores in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grade, fine grain size and high content of muddy gangue. Therefore, the separation of copper oxide ore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in China's mining industry. In this paper, a copper oxide ore is studied in detail. Firstly, the oxidation rate of the copper ore is as high as 84.89, which mainly exists in the form of free copper oxide. And the or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fine and easy to floatation gangue minerals, adsorption in the flotation process consump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flotation reagents, reduce the quality of concentrate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ore, the flotation process of sulphide flotation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a series of single factor conditional tests, the reasonable medicament system and the best test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open circuit test, closed circuit test and extended continuous test wer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flotation conditions show that sodium sulfi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covery and grade of the target minerals, and a large amount of sodium sulfide must be added to ensure a better flotation index. But the addition of ammonium sulfate can not obvious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rough separation of the o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rinding fineness of 86.35%-0.074mm, sodium sulphide as activator, butadiene as collector and pine oil as foaming agent, the ideal mineral dressing index is obtained. The concentrate has a grade of 27.94 with a recovery of 41.98 and a concentrate of 18.52 with a recovery of 32.15.The concentrate contains a total of 22.89 copper and a recovery of 74.1313. The results of extended continuous test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laboratory test.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flotation process in laborator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xpanded continuous te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re copper grade of 4.43%, the concentrate grade 1 is 27.77 and the recovery rate is 39.62%. The concentrate grade is 16.855.The recovery rate is 34.670.The concentrate contains a total of 21.33Cu and the recovery rate is 74.29.
【學(xué)位授予單位】:武漢科技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D952;TD9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豐裕軍 ,靳秀云;淺議如何提高氧化銅礦硫化浮選效果的幾個問題[J];山西冶金;2004年02期
2 鄭永興;文書明;劉健;鄧永帥;;難處理氧化銅礦強化浸出的研究概況[J];礦產(chǎn)綜合利用;2011年02期
3 邢春燕;賈瑞強;;氧化銅礦浮選中硫酸銨對S~(2-)消耗的影響試驗[J];現(xiàn)代礦業(yè);2012年04期
4 邢春燕;賈瑞強;霍明春;;氧化銅礦硫化浮選中硫化鈉大量消耗機理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2年02期
5 ;氧化銅礦一段離析法技術(shù)鑒定會[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1975年03期
6 冬青;;采用新試劑從氧化銅礦中提取銅[J];精細(xì)與專用化學(xué)品;1985年19期
7 李智;唐麗雅;沈正華;王吉華;;氧化銅礦制取硫酸銅生產(chǎn)工藝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91年02期
8 張大維;氧化銅礦粉的制粒及柱浸試驗初探[J];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1994年03期
9 ;東川礦難選氧化銅礦處理工藝獲重大突破[J];中國礦業(yè);1995年06期
10 趙祖喬,唐士科;氧化銅礦的浮選研究與應(yīng)用[J];云南冶金;200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鋒;張錦柱;師偉紅;李燕群;;氧化銅礦浮選研究現(xiàn)狀與前景[A];第五屆全國礦山采選技術(shù)進展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2 傅文章;;大礦量砂巖型氧化銅礦開發(fā)利用研究(選礦部分)[A];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九五”科技成果匯編[C];2001年
3 傅文章;;碳酸鹽型氧化銅礦資源利用工藝技術(shù)研究[A];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九五”科技成果匯編[C];2001年
4 鄭偉;;氧化銅礦選礦藥劑的工業(yè)應(yīng)用[A];2010'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董興國;;某難選氧化銅礦的選冶工藝研究[A];2010'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劉殿文;方建軍;文書明;張文彬;;難處理高鈣鎂氧化銅礦高效選冶新技術(shù)[A];復(fù)雜難處理礦石選礦技術(shù)——全國選礦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董興國;;低品位氧化銅礦堆浸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分析[A];復(fù)雜難處理礦石選礦技術(shù)——全國選礦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劉殿文;方建軍;庫建剛;張文彬;;云南東川湯丹氧化銅礦的選礦實踐與發(fā)展[A];西部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保護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2年
9 孫忠梅;巫鑾東;甘永剛;;西藏某含金氧化銅礦選礦綜合利用[A];2011年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姬云波;孫政元;訾建新;馬衛(wèi)紅;孟康;;某地難選氧化銅礦選礦試驗研究[A];科技創(chuàng)新與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第七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xué)學(xué)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冀云;大礦量砂巖型氧化銅礦開發(fā)利用研究通過驗收[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5年
2 任佑;難選氧化銅礦氯化浸出法[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3 小月;難處理高鈣鎂氧化銅礦高效選冶新技術(shù)通過鑒定[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8年
4 記者 吉兆寧;礦冶總院攪拌浸出技術(shù)在玉龍銅礦成功運用[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4年
5 拓釗;癡心不改百煉“金”[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劉殿文;孔雀石硫化機理探討與氧化銅礦石浮選新技術(shù)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07年
2 方建軍;湯丹難處理氧化銅礦高效利用新技術(shù)及產(chǎn)業(yè)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09年
3 劉志雄;氨性溶液中含銅礦物浸出動力學(xué)及氧化銅/鋅礦浸出工藝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12年
4 熊X;高泥赤銅礦型氧化銅礦浮選試驗及理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波;索拉溝難選氧化銅礦石選礦試驗研究[D];東北大學(xué);2014年
2 申培倫;孔雀石硫化浮選過程中磷酸乙二胺作用機理探討[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6年
3 戴柯進;高泥質(zhì)氧化銅礦浮選試驗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xué);2016年
4 戴艷萍;氧化銅礦的化學(xué)處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xué);2010年
5 張建文;低品位氧化銅礦的浮選及浸出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10年
6 王紅梅;云南某氧化銅礦硫化浮選及浸出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07年
7 紀(jì)翠翠;高堿性氧化銅礦石的氨浸[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09年
8 邢春燕;銨鹽—孔雀石—硫化鈉體系催化氧化機理探討[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2年
9 李明宇;阜新某氧化銅礦選礦試驗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xué);2012年
10 李江濤;云南元江氧化銅礦浮選工藝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03年
,本文編號:19172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91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