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響應面法的球磨機磨礦能耗分析
本文選題:球磨機 + 能耗。 參考:《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7年08期
【摘要】:基于離散元方法,分析了球磨機筒體內(nèi)鋼球與物料在拋落過程中的運動特性。利用離散元軟件EDEM及其二次開發(fā),以球磨機磨礦過程中的機械能耗為評價指標,將轉速率、物料填充率、料球比、球磨機內(nèi)襯板個數(shù)作為影響因子進行仿真實驗,通過響應曲面法(RSM)建立了球磨機磨礦能耗預測模型,并進行了實驗驗證。結果表明:能耗預測模型可靠,預測結果與實驗結果吻合;各因素對球磨機磨礦能耗的影響程度為:轉速率襯板個數(shù)物料填充率料球比;球磨機最佳工作參數(shù)為:轉速率0.96,襯板個數(shù)12,物料填充率0.45,料球比1.15。
[Abstract]: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ll and material in the ball mill are analyzed.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EDEM and its two development, the mechanic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rinding process of the ball mill is consider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The speed rate, the material filling rate, the ball ratio and the ball mill inner lining number are used as the influence factors to simulate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grin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ball mill was establish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of energy consumption prediction was reliable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each factor on grin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ball mill was as follows: the ratio of material filling rate to the speed rate liner and the optimum working parameters of the ball mill were the rotation of the ball mill. The speed is 0.96, the number of lining plates is 12, the material filling rate is 0.45, and the material ball ratio is 1.15.
【作者單位】: 江西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64017) 江西省高?萍悸涞赜媱濏椖(KJLD13045)
【分類號】:TD4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時元;最佳自磨磨礦[J];礦業(yè)快報;2001年04期
2 光家;一項先進的磨礦技術[J];中國鉬業(yè);2002年06期
3 A.A.Bradley;劉思國;;離心磨礦的進展[J];國外金屬礦選礦;1976年Z1期
4 林;;磨礦[J];國外金屬礦選礦;1979年06期
5 FredC.Bond;羅義昌;;破碎和磨礦計算(二)[J];國外金屬礦選礦;1979年06期
6 徐屰生;;周邊排礦磨礦機[J];有色礦山;1980年02期
7 ;離心磨礦機[J];國外金屬礦選礦;1982年12期
8 崔巍;;礫球磨礦按比例裝球的比較試驗[J];有色金屬;1957年08期
9 趙國良;離心磨礦機的研制及其優(yōu)點[J];黃金;1985年01期
10 許宏林;;提高磨礦效率的途徑之一——化學劑在濕式磨礦中的應用[J];唐山工程技術學院學報;198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宇斌;汪瀟;郭利波;楊留栓;王肖飛;張治元;;微階段化磨礦技術的必要性及應用研究[A];2010'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蘇家林;;梅山礦業(yè)選廠磨礦自動化實踐及效果[A];中國采選技術十年回顧與展望[C];2012年
3 耿強;王國強;;粒度分析儀在鋁土磨礦工藝中的應用[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孫羽生;趙貴軍;李偉杰;曹志剛;;磨礦控制系統(tǒng)的改造[A];魯冀晉瓊粵川遼七省金屬(冶金)學會第十九屆礦山學術交流會論文集(機械電氣卷)[C];2012年
5 張揚華;;塔式磨礦機的應用[A];第四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6 李明;丁安平;郝向東;;旋流器應用于拜爾法原礦漿制備磨礦回路的選擇[A];全國首屆旋流器分離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李貴斗;;一次磨礦應用FX710-GT-P旋流器試驗研究[A];中國采選技術十年回顧與展望[C];2012年
8 王德明;王靜;劉培坤;;水力旋流器在黃金礦山一段閉路磨礦的應用[A];全國首屆旋流器分離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關翔;;新疆某選廠磨礦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探索[A];2010'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汪興亮;陳之功;李維山;周麗華;趙衛(wèi)光;;磨礦自動化技術與選礦廠節(jié)能降耗[A];199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方雪萍;冶金礦山設備制造與應用應加快轉變發(fā)展方式[N];中國冶金報;2010年
2 鐘錦榮;新崗位上建新功[N];中國黃金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凌永發(fā);球磨機裝球率自動檢測系統(tǒng)[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江;球磨機磨礦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2 許廣游;磨礦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3 王文博;球磨機筒體仿真與磨礦參數(shù)優(yōu)化[D];吉林大學;2017年
4 葉彥斐;磨礦過程優(yōu)化控制及信息集成的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5 楊海龍;大孤山選礦廠磨礦工藝優(yōu)化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6 薛天利;錫石多金屬硫化礦選擇性磨礦行為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7 王少杰;面向磨礦過程仿真平臺的模型軟件研發(fā)[D];東北大學;2011年
8 付潤澤;微波輔助磨細惠民鐵礦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9 劉玉林;磨礦對黃鐵礦和黃銅礦浮選行為的影響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李寧;基于水煤漿濕法磨礦的球磨機磨腔流場分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392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83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