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東平地區(qū)碳酸錳礦床Ga含量高異常的發(fā)現(xiàn)及成因初探
本文選題:地球化學 + 北泗組 ; 參考:《礦床地質》2017年03期
【摘要】:Ga是一種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主要產于鋁土礦、閃鋅礦及煤礦之中。最近,在廣西東平地區(qū)下三疊統(tǒng)北泗組碳酸錳礦床中發(fā)現(xiàn)Ga高異常含量,w(Ga)介于5.16×10~(-6)~82.80×10~(-6)之間,平均為33.76×10~(-6),達到了Ga工業(yè)品位標準;錳礦層和圍巖中w(Ga)平均分別為46.40×10~(-6)、19.31×10~(-6),高于國內外已報道的大部分錳礦床。文中根據北泗組碳酸錳礦床地球化學特征,揭示了該錳礦床為熱水沉積;同時,結合現(xiàn)代大洋鐵錳沉積有關Ga的最新報道,提出北泗組碳酸錳礦床中Ga的賦存與含錳礦物密切相關,其來源與海底熱液活動有關。最后,文中還利用Mn/Fe-Ga、Co-Ga關系圖判別了古代鐵錳沉積的成因類型。
[Abstract]:Ga is a typical rare dispersed element, mainly occurring in bauxite, sphalerite and coal mines.Recently, in the lower Triassic Beisi formation manganese carbonate deposit in Dongping, Guangxi, it was found that the high Ga anomaly content was between 5.16 脳 10 ~ (-10) ~ (-6) and 82.80 脳 10 ~ (10) ~ (-6),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33.76 脳 10 ~ (10) ~ (-6), which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Ga industry grade.The average wanglunga in manganese layer and surrounding rock is 46.40 脳 10 ~ (-10) ~ (-6), 19.31 脳 10 ~ (10) ~ (-1) ~ (6),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ost of the manganese ore deposits reported at home and abroad.According to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si formation manganese carbonate deposit,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manganese deposit is hydrothermal deposit, and the latest report on Ga in the modern oceanic iron-manganese deposit is also given in this paper.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Ga in the Besi formation manganese carbonate depos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nganese bearing minerals, and its source is related to submarine hydrothermal activity.Finally, the genetic types of the ancient iron and manganese deposits a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mn / Fe-Ga Co-Ga relationship diagram.
【作者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油氣藏地質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題項目(編號:2011BAB04B10-2)資助
【分類號】:P618.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春林;日本層狀錳礦床[J];地質與勘探;1982年07期
2 邵潔漣;云南白顯錳礦床中發(fā)現(xiàn)鋇鎂錳礦[J];地質科技情報;1985年03期
3 吳蔚鈺;;陸地錳礦床在時間和空間分布規(guī)律的探討[J];中國錳業(yè);1985年02期
4 L.A.Frakes ,B.R.Bolton ,楊興裕;大型錳礦床的成因:海平面的變化及缺氧-氧化的歷史[J];地質地球化學;1986年02期
5 朱均瑞;;從國外錳礦床特征探索我國錳礦找礦新途徑[J];中國錳業(yè);1987年02期
6 盛桂濃;;日本層狀錳礦床成因的研究[J];中國錳業(yè);1988年01期
7 J. F. Machamer;柯榮;;錳礦床的野外工作分類[J];中國錳業(yè);1988年02期
8 郭金峰;我國錳礦床開采巖石力學研究成果及經驗[J];中國錳業(yè);2003年04期
9 韋遠;;淺談武宣縣錳礦床成礦成因、分析規(guī)律及找礦方向[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年30期
10 金銅標;周麗君;;南非某錳礦床地質勘查設計設想[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陳百友;李連舉;張映旭;陳偉;羅顯輝;王增潤;彭省臨;;云南瀾滄老廠紅土型銀錳礦床地質特征、成礦規(guī)律及成因[A];“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C];2000年
2 萬平益;侯立平;鄭輝;;重慶城口地區(qū)錳礦床地質特征及評價方法[A];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建局五十年紀念文集[C];2012年
3 常洪倫;孔繁輝;宋曉東;杜俊;趙晉;李建鋒;王聰穎;;南非Postmasburg地區(qū)錳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2境外礦產資源勘查研討會分會場[C];2013年
4 秦志平;;湘南地區(qū)成錳特征及優(yōu)質錳找礦方向[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2010年
5 趙立群;周尚國;董書云;伊海生;;桂西南晚泥盆世錳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大地構造意義[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04黑色金屬勘查技術及進展分會場[C];2013年
6 郭金峰;;我國錳礦床開采巖石力學研究成果及經驗[A];2005年全國金屬礦山采礦學術研討與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7 馬旭東;;豫西杜關錳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背景[A];河南省地質調查與研究通報2007年卷(上冊)[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韓旭淵;重慶修齊錳礦床成礦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2 陳佳;重慶城口高燕錳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3 程熙棚;甘孜—理塘構造帶南段錳礦床成礦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4 朱永剛;博茨瓦納莫能錳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D];中南大學;2013年
5 張自賢;重慶高燕錳礦床地質特征及外圍遠景預測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6 楊立志;湘西古丈爛泥田錳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7 楊東升;貴州松桃白石溪錳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規(guī)律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635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76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