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應力場的巷道圍巖破壞特征及工程穩(wěn)定性控制
本文選題:巷道圍巖 切入點:偏應力 出處:《煤炭學報》2017年06期
【摘要】:針對巷道圍巖破壞機理及穩(wěn)定性控制問題,采用巖石力學等相關理論推導了巷道圍巖偏應力場的解析解,分析了圓形巷道圍巖在不同情況下的分布情況,建立了偏應力場與塑性區(qū)分布的本構方程,表明塑性區(qū)半徑與極坐標的角度和偏應力是密切相關的,可呈不規(guī)則分布;結合工程實際,采用數(shù)值計算模擬分析了垂直應力大于水平應力時(側壓系數(shù)λ=0.4)和水平應力大于垂直應力時(側壓系數(shù)λ=1.6)不同應力狀態(tài)下的巷道圍巖偏應力和塑性區(qū)演化過程;根據(jù)現(xiàn)場調(diào)查及塑性區(qū)演化特征,提出在不同側壓系數(shù)下巷道圍巖可形成典型正對稱失穩(wěn)模式和典型角對稱失穩(wěn)模式,并分析了這兩種破壞模式的巷道圍巖支護誤區(qū),以及相應的控制原則與關鍵技術。結合木孔煤礦和高坑煤礦的工程實踐,應用了以"錨桿+錨索"支護為主,以提高兩幫穩(wěn)定性目標的"高強剛桁架"綜合支護技術;以及以"關鍵部位注漿",發(fā)揮內(nèi)、外耦合作用的"錨桿+U型鋼+錨索"綜合治理方案。工程實踐表明,所提出的支護方案分別能對正對稱失穩(wěn)巷道和角對稱失穩(wěn)巷道圍巖變形能起到較好的控制效果。
[Abstract]:Aiming at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deflection stress field is derived by using rock mechanics and other relevant theor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ircular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analyzed.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stress field and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are established. It is shown that the radius of plastic zon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gle and deflection stress of polar coordinates and can be irregularly distributed.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 deflection stress and plastic zone of roadway with vertical stress greater than horizontal stress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位 0. 4) and horizontal stress greater than vertical stress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位 1. 6) are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zon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typical normal symmetric instability mode and the typical angle symmetric instability mode can be formed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under different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s,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surrounding rock support of these two failure modes are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principles and key technologies.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Mukang coal mine and Gaokeng coal mine, the comprehensive support technology of "high strength rigid truss", which mainly uses "anchor bolt anchor cable" support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target of the two groups, and "grouting at the key position", is applied.External coupling action of "Anchorage U-shaped steel Anchorage cabl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cheme.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support scheme can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normal symmetric unstable roadway and the angular symmetric unstable roadway respectively.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安全工程學院;煤礦安全高效開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徽理工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煤礦安全開采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434006,51574122) 煤礦安全高效開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項目(JYBSYS2015201)
【分類號】:TD322;TD3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念杰;郭曉菲;趙希棟;李季;閆振雄;;煤與瓦斯共采鉆孔增透半徑理論分析與應用[J];煤炭學報;2016年01期
2 馬念杰;趙希棟;趙志強;李季;郭曉菲;;深部采動巷道頂板穩(wěn)定性分析與控制[J];煤炭學報;2015年10期
3 余偉健;馮濤;王衛(wèi)軍;王平;袁超;郭罡業(yè);杜少華;;南方復雜條件下的薄煤層開采巷道圍巖支護問題及對策[J];煤炭學報;2015年10期
4 馬念杰;李季;趙希棟;趙志強;劉洪濤;賈后省;;深部煤與瓦斯共采中的優(yōu)質(zhì)瓦斯通道及其構建方法[J];煤炭學報;2015年04期
5 馬念杰;李季;趙志強;;圓形巷道圍巖偏應力場及塑性區(qū)分布規(guī)律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6 許磊;魏海霞;肖禎雁;李博;;煤柱下底板偏應力區(qū)域特征及案例[J];巖土力學;2015年02期
7 何富連;許磊;吳煥凱;李通達;;大斷面切眼頂板偏應力運移及圍巖穩(wěn)定[J];巖土工程學報;2014年06期
8 李云禎;黃濤;戴本林;蔡臣;;考慮第三偏應力不變量的巖石局部化變形預測模型[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7期
9 溫日琨;王常晶;陳云敏;;交通荷載引起的靜偏應力對飽和軟粘土變形影響[J];巖土力學;2009年S2期
10 潘岳;王志強;吳敏應;;巷道開挖圍巖能量釋放與偏應力應變能生成的分析計算[J];巖土力學;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占金;楊美宏;孫文誠;郝家旺;;基于FLAC~(3D)的深部大規(guī)模開采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7年06期
2 曹金鐘;;塔山礦30501回風平巷布置優(yōu)化研究[J];現(xiàn)代礦業(yè);2017年06期
3 賈后省;李國盛;翁海龍;吉祥;;巷道蝶葉塑性區(qū)頂板冒落特征與層次支護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2017年06期
4 賈后省;張夢婕;張輝;;錨桿支護實踐教學實驗臺的設計與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年06期
5 劉洪濤;鎬振;吳祥業(yè);趙希棟;郭林峰;馬智勇;;塑性區(qū)瞬時惡性擴張誘發(fā)沖擊災害機理[J];煤炭學報;2017年06期
6 余偉健;吳根水;袁超;王平;杜少華;;基于偏應力場的巷道圍巖破壞特征及工程穩(wěn)定性控制[J];煤炭學報;2017年06期
7 劉洋;郭林峰;李波;;布爾臺煤礦22103回風巷頂板破壞特征及其控制技術[J];煤炭技術;2017年06期
8 馬海峰;程志恒;劉偉;;近距離煤層群疊加開采采動應力與覆巖位移場演化特征[J];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2017年05期
9 劉明智;;煤礦火區(qū)影響下極近距離煤層掘進防滅火技術[J];煤礦安全;2017年05期
10 劉心廣;彭楊皓;周桐;;深部高應力回采巷道支護技術研究[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念杰;李季;趙希棟;趙志強;劉洪濤;賈后省;;深部煤與瓦斯共采中的優(yōu)質(zhì)瓦斯通道及其構建方法[J];煤炭學報;2015年04期
2 閆發(fā)志;朱傳杰;郭暢;鄒全樂;喬時和;;割縫與壓裂協(xié)同增透技術參數(shù)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J];煤炭學報;2015年04期
3 馬念杰;李季;趙志強;;圓形巷道圍巖偏應力場及塑性區(qū)分布規(guī)律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4 謝和平;高峰;鞠楊;高明忠;張茹;高亞楠;劉建峰;謝凌志;;深部開采的定量界定與分析[J];煤炭學報;2015年01期
5 李飛;周澤;賴籠;車勇;;松軟破碎圍巖巷道注漿參數(shù)試驗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6 武劍;馮濤;余偉健;馬平原;李瑞豪;;軟巖巷道桁架錨索支護參數(shù)優(yōu)化[J];礦業(yè)工程研究;2014年03期
7 陳鑫源;朱永建;余偉健;;錨桿支護巷道頂板穩(wěn)定性動態(tài)可靠性分析[J];礦業(yè)工程研究;2014年03期
8 裴松;萬志軍;張源;朱成坦;;深部極軟弱圍巖長距離回采巷道支護技術研究[J];中國礦業(yè);2014年S1期
9 何富連;許磊;吳煥凱;李通達;;大斷面切眼頂板偏應力運移及圍巖穩(wěn)定[J];巖土工程學報;2014年06期
10 余偉健;馮濤;王衛(wèi)軍;劉海;馬平原;王平;李瑞豪;;軟弱半煤巖巷圍巖的變形機制及控制原理與技術[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興明,徐精彩,惠世恩;巷道煤體漏風規(guī)律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2 靖洪文;李元海;許國安;陳坤福;;深埋巷道破裂圍巖位移分析[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3 童宗圣;馬守龍;;雙注支護技術在返修巷道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8年02期
4 姜懷友;楊建國;;巷道修復技術研究與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09年01期
5 古全忠;周光華;楊德;張曉峰;郭艷飛;;瑞米支柱在軟頂巷道的支護應用[J];煤礦開采;2009年03期
6 姜晨光;方麗娟;宋林松;閆春茹;李增有;;不同斷面巷道的抗震性能研究[J];礦冶;2010年01期
7 徐聰;楊建偉;曹孟蒙;;“延伸截取法”巷道擴修實踐[J];中州煤炭;2010年05期
8 潘一山;呂祥鋒;李忠華;代樹紅;;高速沖擊載荷作用下巷道動態(tài)破壞過程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1年05期
9 鄭西貴;張農(nóng);韓昌良;;多斷面巷道表面收斂快速觀測方法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10 何征;孫卓磊;李柔學;;巷道冒頂?shù)囊蛩嘏c預防[J];山東煤炭科技;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靖洪文;;深埋巷道破裂圍巖位移分析及應用[A];盛世歲月——祝賀孫鈞院士八秩華誕論文選集[C];2006年
2 周坤;趙毅鑫;謝帥濤;劉迪;;模型邊界位置對巷道變形模擬結果的影響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18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3 王長江;劉夫曉;王黎明;;淺析礦山巷道變形的監(jiān)測[A];第二十屆“冀魯川遼晉瓊粵”七省礦業(y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4 田花永;;基于數(shù)值模擬技術的巷道毛硐尺寸設計[A];礦山地質(zhì)災害成災機理與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C];2009年
5 付躍升;楊萬斌;;多次破壞后巷道修復原理與方法[A];礦井建設與巖土工程技術新發(fā)展[C];1997年
6 張農(nóng);;巷道圍巖強化支護技術體系及實踐[A];煤炭開采新理論與新技術——中國煤炭學會開采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高靈志;;掘進巷道超前預審查是實現(xiàn)煤礦生產(chǎn)安全高效、科學經(jīng)濟的有效手段[A];全國煤礦千米深井開采技術[C];2013年
8 毛興武;;朱家灣礦井開拓準備巷道變形的原因分析及對策[A];中國煤炭學會煤礦安全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張琨;任建喜;;煤礦高應力巷道破壞機制及其返修技術研究[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李向征;倪新華;姚宏章;;差值法速算拱形巷道面積的研究與應用[A];創(chuàng)新推動新型煤炭工業(yè)體系建設和安全健康發(fā)展——2010年湘贛皖閩蘇等多。ㄊ校┟禾繉W會學術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沛潔;平煤四礦給修復巷道“貼標簽”[N];平頂山日報;2007年
2 潞安礦業(yè)(集團)公司審計處 王哲;巷道破壞分析和巷道維護技術[N];山西科技報;2005年
3 程占國;云駕嶺礦工藝創(chuàng)新打造平安巷道[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4 徐寧 梁祚山 楊殿棟;千米深處完美對接[N];中國能源報;2013年
5 張洪武 記者 王大偉;東海礦唱響質(zhì)量標準化“四重奏”[N];雞西日報;2008年
6 李偉;科技興煤讓企業(yè)嘗到甜頭[N];哈密報(漢);2007年
7 陳賢云;小修補改變大環(huán)境[N];中國礦業(yè)報;2013年
8 通訊員 孫傳報 王印河 本報記者 范寧;“兩化”生產(chǎn)區(qū)保障40年旺盛采掘[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9 陳景春;草原明珠放異彩 干群攜手鑄輝煌[N];遼源日報;2006年
10 記者 楊沛潔邋實習生 趙峰濤;科技“妙手”讓四礦煥發(fā)青春[N];平頂山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斗群;黃巖匯煤礦礦壓顯現(xiàn)多參量監(jiān)測及巷道支護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2 黃博;采空區(qū)下近距離動壓巷道礦壓特征及支護模擬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3 馬振乾;厚層軟弱頂板巷道災變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4 李季;深部窄煤柱巷道非均勻變形破壞機理及冒頂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5 薛華俊;大斷面軟弱煤幫巷道注漿體力學特性與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6 李國富;高溫巖層巷道主動降溫支護結構技術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7 萬世文;深部大跨度巷道失穩(wěn)機理與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8 樊克恭;巷道圍巖弱結構損傷破壞效應與非均稱控制機理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3年
9 吳海;深部傾斜巖層巷道非均稱變形演化規(guī)律及穩(wěn)定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10 徐劍坤;基于機器視覺的巷道變形實時監(jiān)測預警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玉萍;基于GIS井下避險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2 曲懋軒;傾斜薄層狀圍巖巷道失穩(wěn)機理及支護技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石高鵬;深埋煤巷圍巖流變參數(shù)反分析及支護優(yōu)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蔣作函;滲水泥化巷道失穩(wěn)機理與安全控制對策[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5 王俊峰;金川三礦采場分段巷道支護方式改進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6 鄧曉謙;基于相似模擬實驗的巷道變形特征及失穩(wěn)危險判別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7 陳紅;多次采動漸進誘發(fā)軟巖巷道非均稱變形及封閉承載結構再造[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8 祝金龍;動壓條件下深部礦井孤島體的支護穩(wěn)定性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何利輝;軟弱煤巖互層頂板巷道穩(wěn)定機理及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10 張志明;復用巷道錨注支護技術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023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702377.html